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體育教學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21世紀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應對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技校基于自身的特點,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主要是通過體育教學來實現。本文從技校體育教學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現狀出發,探析了技校體育教學中實施職業素質教育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并針對各院校現狀,提出了職業素養教學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技術院校;體育教學;職業素質培
養素質教育在教育論壇上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實施素質教育之前,我們首先得深入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是一個綜合的概念,與應試教育相對,包括了人格、道德、生存能力、知識技能、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因素。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過程就是素質教育的培育過程。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部明確指出未來的學校體育教學,必須抓住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機遇。素質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弘揚學生主體性的教育理念。體育成為現代教育中素質教育的良好載體,而技校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出具有一定專業技術和工作能力的,敢于創新的社會人才,所以在技校的體育教學中滲透職業素質培養,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大有裨益。如何在技校體育教學中貫徹職業素質教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1技校體育教學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現狀
由于近幾年國家對技校的重視,在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絕大多數都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切合,但仍有部分存在與之不符的一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很難完全脫離“應試教育”的傳統思想,大部分技校對于體育教學重視不夠,體育教學的地位甚至受到排擠,更有甚者,一些體育教師把技校學生的體育學習看作是獲得學分的工具,而并不是從中有什么收獲。體育教師沒有真正認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方面的重要性,這增加了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難度。(2)教學內容單一化,體育教師在教學內容上陳陳相因,毫無創新,對學生只是重復一樣的訓練,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學內容的乏味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的厭煩。(3)體育教學只有“輸入”沒有“輸出”。學生上體育課只是為了不缺勤,教師授課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大多數技校教師包括學生都認為,只有體育系的學生才需要對體育進行系統的學習,因此,上體育課就變成了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注入式”的學習方式遏止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體育課后學生極少會進行體育活動。
2技校體育教學中實施職業素質教學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1)培養學生為人處世的能力。首先,教師應該系統的掌握體育教學大綱,然后從中挖掘出素質教育要點。這樣,教師才能抓住體育教學和素質教育之間的連接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素質教育。比如,體育中的“太極”,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中華文化遺產之一。在學習“太極拳”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滲透這一點,激起大家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在奧運會中,中國女排時隔10年之后再次奪冠,這是團隊合作的結果,可以讓大家明白團隊的重要性。在體育活動中,很多都是需要伙伴一起才能完成的,在一起做活動的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2)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靈活性。體育活動可以強身健體,室外體育活動更是可以開闊人的心胸。體育教學不應該是傳統的學習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讓學生樂于學習,積極學習,發揮學生“自我教育”的學風,養成持之以恒、刻苦鍛煉的習慣,通過體育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靈活性。(3)培養勇于創新的精神。獨立創新是職業素養之一,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實現這一目的。所謂“創”就是打破常規,產生新的思想。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充分挖掘他們的創新潛力,進行創新活動。
3在技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對策
3.1提高教師的素質和修養
職業素質培養對學校體育教育的要求,實際就是對體育老師的要求。技校體育教師的平均素養代表著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水平,無論是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都體現了一個體育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作為體育教師,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其次,端正教學態度,以培養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還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堂應變能力,充分地把素質教育落實在體育工作和教學中,啟迪學生的身心需求,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校素質教育的整體效果。
3.2尊崇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指導思想
技校要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首先就要根除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在教育對象上,確定是要面向全體同學,在教育目標上,確定是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教學內容上,確定是以學生為主體,并且由組織形式向滿足個體需求轉化。從教學觀念上,推廣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指導思想。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學生的終身體育觀,而不是下了體育課就沒有體育。同時,要注重健康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僅學會健體,還要學會求知,學會做人,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和目標,培育出高職業素養人才。
3.3優化體育課堂教學過程
要使體育教學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出21世紀身心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為主,以教為輔。實施素質教育不能只以老師授課內容為主,更應該注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技能,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俗話說得好“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采用其他學科的方法,只要最后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比如,在體育課堂教學時,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提問、討論、互動的時間,開放學生的自由度。而且只有這樣才能實行學生的主體化教學,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
3.4培養心理素質教育
體育不僅是一項身體素質教育,還是一項心理素質教育。面對體育比賽時的失敗,是否能重振旗鼓,決定著一個人是否敢于接受挑戰,面對挫折。能在體育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就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方面保持積極的態度,這一心理素質的形成,為今后的發展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職業素養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品質。
4結語
總之,職業素質教育有其自身的靈活性,我們應該適時的將其融入體育教學中,使其在體育活動中得到具體體現。素質教育是當代教育的終極目標,貫穿于各學科教學中,然而在我國技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力度還是不夠,筆者建議為培養學生職業素質,需先促進技校體育學科建設,重視發展體育文化,達到課內外統一,培養學生為人處世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明英.我國休閑體育的發展前景[J].湖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3):64-67.
[2]張永科,王寧,楊蘭生.現階段我國休閑體育發展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4):23-26.
[3]許浩.體育教學模式新說[J].教育與職業,2006(24):172-173.
[4]陳廣智.要重視體育在青少年發育時期的重要作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2(9):136.
作者:周盡忠 何祉源 單位: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