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德育課程的革新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對于家庭、同學關系等存在諸多不能解決的困擾,自信心缺乏,各種心理問題較多。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式下,學生的價值取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總體是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是務實的。現在的學生具有鮮明的自我利益意識、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強烈的個人表現欲望、個人主見等。其優點是主體性增強,富于創造性,其不足之處在于如引導不善,易形成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行為意識。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心理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品德發展及身心健康。中職學生大部分是在初中時期沒有得到老師的關注,學習成績不理想而被高中淘汰的學生。他們的自尊心積極脆弱,自信心極度缺乏,他們需要來自老師的更多呵護和關愛。作為中職學校的德育老師,我更是深刻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在課堂中盡量關注到每一個孩子。新課改也明確地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由以前的單方向的傳輸知識到學生主動發現和掌握知識。因此,我們教師在德育課堂上應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和鼓勵,這不單單表現在積極鼓勵的評價話語和多樣的形式上,更應該表現為對每一個孩子的關注和關愛。只有用心才會塑造出更為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師生互動有效,民主平等合作,有效積極探究學習的課堂。
充分開發教材,在教學中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改改革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符合了學生學習的規律,能夠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同時也對教師的課堂授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地符合新課改要求的課堂應該是學生活躍,師生互動良好,上課效果佳的課堂。因此,教師要充分開發利用教材,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教科書只是書本知識,而學生對生活中的知識和來自親身體會得到的經驗更為記憶深刻。課堂就是旨在讓學生更為深刻、更為主動地了解教科書的意圖,掌握書本知識。在德育課堂中將學生的現實生活的新聞與教材相靈活地結合處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吸引學生注意力,同學們都積極地參與其中。另外,我在課中實行分組討論,改變過去沉悶的課堂,我欣賞并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討論,自主學習知識。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我的新課程實驗課堂,也表明如果學生親自動手搜集整理資料,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性會大大提高。同學們熱情高昂地在課堂上展示著他們自己從搜集的資料中所學到的知識,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自信心得到提升。
運用多種新課改的教學方法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動力,在心理學上來說,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一個人去認識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種重要動機,是一個人學習和生活中最活躍的因素。在新課程目標和素質教育改革下,教師已不是一個知識的灌輸者,而變成了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的激發家。中職學生的喜好受感性控制居多,興趣就成為了他們是否能學習好某一科目的關鍵。因此教師要運用講授法、演示法、實驗法、發現法、探究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各種多媒體教學手段關注中職學生的興趣,并積極激發、誘導、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才會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德育課程有時不得不說是略顯乏味的,然而任何乏味的食材經過加工都可以變為美食。而這個加工的廚師是教師,加工的過程就來源于課堂。在每一節課堂中,我都秉承這一原則,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肢體動作以及有趣的故事來誘導、培養學生對這一科目的興趣。
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在課堂中我曾跟學生說過一本哲學書上的一句話:世上沒有一片完全一樣的葉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可能所有人都擁有一顆金腦袋,也不可能所有人的未來發展道路都完全一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新課改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智育培養為先的做法,從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于精英主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于狹窄的課程定位,要求關注“全人”的發展。課堂能適宜地培養個性和德行,在課堂中我不斷用座右銘激勵學生努力發掘自身的閃光點,要學會做人做事。我相信這同時也大多數中職學生家長所希望中職教師教授他們的。因為很多中職學生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踏上社會,而各種知識與為人處世的經驗也是必不可少的。對這些學生來說,情商有時比智商來得更為重要。有個公司的座右銘是:有才無德之人,用之以慎,養之以德。無德無才之人,杜絕。可見,當今社會對學生的“全人”也是相當重視。
中職教師要在德育課堂中切實落實新課改的措施,塑造一個活潑生動、學生積極主動、師生關系民主平等的優良課堂。更要借新課改的東風,在課堂在生活中多多關注學生,讓學生找到自我定位,挖掘自身優點,改善自我缺點,努力向著社會主義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方向發展。(本文作者:梁文單位:福建第二輕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