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育部于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還要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并針對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提出了“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外語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模式。[1]為此,各高校紛紛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自主學習已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成為英語教學改革的主流思想。學生能否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能否形成個性化學習方法是改革成功的關鍵。自主學習的概念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關于培養終身學習的討論。將自主學習概念引入外語教學的第一位學者是Holec,他認為學習者自主就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全權負責自己學習的一種能力”,并且指出自主學習能力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確立學習目標、確立內容和進度、選擇方法和技巧、監控習得過程和評估學習結果。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引導、鼓勵。需要通過系統的訓練、學習才能獲得。
1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
學習理論經歷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的三個主要發展階段。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在吸取了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等理論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學習理論。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Piaget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在其他人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意義的方式而獲得的。建構主義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認知和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個過程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學習者不是空著腦袋進入學習情境的,他們會基于以往的經驗,依靠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提出自己的假設。因此,教學不能無視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學習者填塞。“情境”對意義建構有著重要的作用,建構主義認為,學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的。學習者只有在真實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社會性交互作用,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才能積極有效地建構知識,重組原有知識結構,獲取新知識?!皡f作學習”對知識意義的建構的作用不容忽視。它強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作交流以及學生和教學內容與教學媒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習者提供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料,并鼓勵學習者主動探索完成意義建構,以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
2課堂和網絡自主學習的構建
舊教學模式造成了學生習慣老師的一人堂教學、布置作業、給效果評價的教學模式。我們大學英語多是以大班形式教學,教師的資源非常有限。有的教師把自主學習等同于自學,沒有發揮教師指導的作用,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這我們深刻的認識到,要想進行改革,首先要從教師轉變觀念開始。
2.1開展系列教學專題活動來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通過實地教學觀摩,邀請名師進行講座等方式學習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改變舊的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要明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學習、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方案,并組織學生實施。
2.2轉變傳統課堂授課模式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首先要考慮該項活動是否是以學生為主體,是否有助于學習的自主性。每個單元的學習可以結合主題,設計與學生真實生活經歷和背景文化相關的問題進行導入,教師可介紹相關的書籍、網站或視頻資源,將問題以作業的形式提前布置給學生進行準備,課堂上由學生進行陳述。對于課文的語言要點、篇章結構,寫作手法等通過學生分組的形式,采用任務教學法要求每個小組領取不同的任務進行討論并發言,充分創造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課堂活動設計要體現在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學生可結合主題討論進行演講、辯論、主題寫作、短劇創作、表演等協作交流。協作對學習資料的搜集與分析、學習成果的評價、意義的最終建構均有重要作用,每個學習者的智慧都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
2.3搭建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自主學習的平臺要提供課堂教學的教學大綱、教學日歷、電子教案、教學錄像、英語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等輔助課堂學習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構建專門提高學生閱讀、寫作、口語、聽力等語言技能的自主學習平臺,做為課外英語學習的必要支撐。大學英語在線學習平臺、冰果英語智能作文評閱系統、MyET口語學習平臺、藍鴿校園網語言學科平臺等。這些平臺能夠提供更加真實的學習語境,輔助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我調節學習進度,幫助學生完成自主性和個性化的英語學習。教師在學期初要向學生介紹網站鏈接、自主學習平臺的使用方法和網絡使用技術,并定時定量的布置作業,監控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記錄可以反映出學生在學習方法和自主學習策略方面的的問題,教師應幫助學生懂得及時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以實現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控和自我反饋。
2.4構建科學有效評價方式學習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很強的導向作用,采取科學有效評價方法,能促進學習者自覺調控學習活動。新的教學模式采用了多元評估手段,對自主學習過程實施自評,課堂學習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網上學習同伴評價的形式。結合形成性評估與終結評估,將網絡自主學習時間、學習進度、效果、納入課程總評。在新的評價系統中,學生不僅是評價的客體,會被老師和同學評價;還是評價的主體,評價自己和其他同學。這會使學生對評價的標準熟記于心,不斷的思索如何使評價更客觀公正,從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實踐。
3結語
課堂、語音室、自主學習中心為學生創造了多元學習環境,生生和師生互動合作與多元評估模式,提供了更多語言實踐與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課堂有教師的幫助的自主到課外的完全自主,使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有了自然地過度,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事實表明,絕大部分學生對與這種教學模式是認可的,自主學習平臺內容豐富、時效性強,尤其對強化聽力和口語技能很有幫助。學生的自信和學習成績均有提升。當然,我們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還是發現了諸多問題,如,協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體現,而課外自主學習中很容易被忽略;教師監控力度不夠;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資源與學生語言的水平不相符,學習資源不夠豐富等等。這些都需要外語教師多方位借鑒有益經驗,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多視角觀察發現問題,不斷嘗試途徑以解決問題。培養大學生英語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的復雜過程,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在其中發揮各自的積極作用,探索出滿足學校、院系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作者:王欣 史玉娟 單位:沈陽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