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主學習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作用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學習;寫作;教學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發揮主觀的能動性,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寫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增強語文寫作的興趣
傳統的語文寫作教學,教師僅僅為學生提供寫作相關的素材,讓學生自己進行作文寫作。這種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作為高中語文教師,進行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寫作方法,幫助學生提供良好的寫作氛圍,使學生能夠充分地發揮寫作的潛能,從而自主地發揮想象進行作文創作。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明確寫作應該是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并非為了提高成績而寫一些缺乏真情實感的作文。作文應該是學生對于身邊事物變化所產生的感悟,表達的是對生活的熱愛、理解和向往。因此,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寫作的主動意識,做好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例如,教師在進行表達人生感悟寫作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圍繞“我的四季”寫作話題,進行自主的寫作練習。傳統的寫作思想中四季指的是春夏秋冬,如果每一位同學都這樣進行寫作,缺乏新意。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新,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將四季比作人生,進行深層次的創作,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教師應該重視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社會認知能力,基于學生處于不同的生長環境,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作文的自主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高中的學生由于存在不同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學生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難處于同一水平,教師進行語文作文的指導時,應該保持一種積極、樂觀、平和的心態,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對待。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真正意義上地理解寫作內涵,作文所表達的是精神層面的,并且是作者內心思想的真實表達。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寫作,避免按照老師給的思路進行表達,才能自主地進行語文能力的提升和探索,將獨特的思想感受表達出來。比如,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學生個性的差異,從而能夠順利地在課堂教學中因材施教。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安排課后隨筆練習,將生活中的感悟、理解、看法等通過隨筆的形式記錄下來。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重視對學生隨筆作文的評價,鼓勵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建立相互溝通交流的平臺,使學生之間能夠將內心的感悟相互分享,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由于隨筆是學生對生活中感悟的表達,因此教師應該避免嚴格規定作文提交的時間,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寫作實踐的探究。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仿寫優秀作文的任務,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思路,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完成寫作的任務。
三、結合課內學習內容,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體系
高中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開始重視人性化的寫作教學,教師需要將人性化逐漸地滲透到自主作文實踐的過程中。因此,學生僅僅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還不夠,還需要積累一定量的課外知識,才能在寫作中做到文思泉涌,落筆有神。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儲備課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地進行課外閱讀的積累,引導學生將優秀讀物精彩的語句抄寫下來,適當運用到作文當中,增添作文的閱讀價值。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和閱讀中國的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等,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開拓文學視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紅樓夢》的時候,可以重點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幫助學生對人物進行分析和點評,從而幫助學生積累刻畫人物描寫的方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積累的時候,可以有機地將課內外的知識進行融合。比如,課堂上學習了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之后,可以找來魯迅的小說集《吶喊》《彷徨》進行閱讀,充分感受和體會魯迅時期文人的情懷,并將積累的課外內容,運用到作文中作為不可多得的素材。
作者:張正濤 單位:天祝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