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土地項目安置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項目區概況
該項目區位于縣中北部鄉鎮--------朱巷鎮境內,項目區建設總規模36.2007公頃,該項目分別位于朱巷鎮的羊荒村、東許村、七里村、油坊村、陳莊村、前黃村境內。項目實施后,新增耕地面積35.0899公頃。
二、項目規劃方案及建設內容
1、規劃原則:
1)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
2)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
3)堅持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原則;
4)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5)堅持工程技術可行又合理的原則;
6)統一規劃、統一整理、統一布置,政府決策與公眾參與要結合的原則;
7)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要求的原則;
8)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2、規劃依據:
1)《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2)《縣朱巷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3)《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試行)》;
4)水利水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
5)《市級投資土地整理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3、項目規劃設計:
1)田塊布置
內容包括:田塊的方向、長度、寬度、規模等;田塊的長邊方向依照實際狀況設置,基本與農溝和道路方向一致。田塊的寬度需滿足灌溉排水和機械作業等要求。
2)農田水利布置
結合地形、地貌的條件布設,并充分利用現有灌溉溝渠,同時灌溉渠系的布設與耕作田塊的規劃設計要互相協調。
3)、田間道及生產路的布置
項目區田間道從有利于田間生產和勞動管理的角度,結合現有的道路布置,既考慮人畜作業的要求,為機械化作業創造條件:設計道路力求短直,并與田、林、路、溝等結合起來。
生產路是聯系田塊,通往田間的道路,基本沿農溝布設按照一定的間距,方便下地生產和田間管理。
4)農田林網布置
本規劃方案結合農田水利與田間道路的建設布置防護林工程,綜合考慮布設在田間道和生產路兩側,主要為龍柏。
5)村莊規劃
在項目區內的房屋全部需要拆遷,統一實行貨幣等方式進行補償。
6)土地平整工程
①確定田塊面積;
②確定田塊設計面積;
③計算各田塊的土方。
經過計算確定土地平整總土方量,其中分為挖方和填方及運方等,將計算所得的田塊土方進行調配,將挖方田塊的土方就近送到需要填土的地塊。
7)過路涵及生產路下地涵的布置
排水溝與渠道和道路相交處規劃過路涵;為方便機械下地生產作業,規劃在田間道、生產路與耕地之間的農溝布設生產路下地涵。
三、項目預算
該項目經過規劃設計,總預算如下幾個方面:
1)工程施工費;
2)設備購置費;
3)其他費用;
4)不可預見費。
上述費用具體見《朱巷鎮土地置換掛鉤項目預算書》。
四、土地權屬調整方案
土地平整后,保證復墾后盡可能使土地相對集中;復墾整理后新增耕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發包給項目所在村的村民承包使用。土地權屬仍就為原村集體所有。
五、項目的組織實施
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朱巷鎮成立了土地置換掛鉤項目實施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領導組成員: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成員:
項目建設實行項目法人制、公告制、工程招投標制、合同制、工程監理制。項目建設資金實行專戶管理,獨立核算,一支筆審核撥款,統一實行縣級報賬制。
六、項目的實施時間
1)2010年4月1日-------4月30日為宣傳發動階段;
2)2010年5月1日-------10月30日為項目實施階段,包括土地平整,農房拆遷、安置、生產路、田間道、農溝的實施等。
3)2010年11月1日-----11月31日為項目區內田塊、道路等的修整、配套建設階段及項目區內的界樁、界牌等的埋設等階段。
4)2010年12月1日-----12月30日為項目區的報驗資料編制、上報驗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