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特色農業項目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按照縣《關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實施特色農業雙20萬畝工程的指導意見》文件文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特色農業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鎮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人多地少,地形起伏較大,部分地區缺水易旱,傳統農業效益低,農民收入增幅較小,制約了農業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其他地區相比,我鎮特色農業整體發展不平衡、優勢不明顯,產業化程度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同時,我鎮的區位和氣候條件,特別適宜馬鈴薯和南(冬)瓜種植,有特殊的上市時期。馬鈴薯、南瓜既是蔬菜又是糧食,旱作節水,在江淮分水嶺缺水易旱地區大面積推廣種植,為糧食增產開辟了新途徑,也為農村中老年農民就業創收創造了機會。同時通過發展特色農業,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為秸稈禁燒源頭控制提供了重要保證。通過實施特色農業工程,做大做強原有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新的特色產業,建設一批規模化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帶動加工、儲藏、運輸等相關產業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把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
二、實施特色農業的發展思路、目標和布局
(一)發展思路
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中連片、規模經營”的總體要求。鞏固草莓老區,培育發展草莓新區,抓好馬鈴薯、南(冬)瓜示范片,引導群眾發展特色農業。
(二)目標任務
1、優質草莓產業。以草莓脫毒種苗繁育推廣、新品種引進示范、品質提升為重點,鞏固提升梁圩村、龐孤堆村、前黃村草莓老區,爭取在2011年在梁圩村梁大圩沿路、龐孤堆村土地整理項目區建兩個100畝以上集中示范片,這兩個村村民,有豐富的種植草莓經驗,而且水利條件較好,在路邊群眾容易看得見,有很好輻射帶動作用,引導培育鎮北村、羊荒村、柘塘村草莓發展新區,力爭2011年草莓發展達到3000畝,逐步形成產業集聚群,加快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2、優質馬鈴薯、南(冬)瓜產業。以提質增效為核心,大力推廣優良馬鈴薯、南(冬)瓜和“馬鈴薯接茬南瓜”“馬鈴薯接茬南瓜接茬馬鈴薯”高效栽培模式,改造傳統種植模式和習慣,促進產業升級,發展壯大規模。2011年力爭在油坊村建設500畝以上集中連片馬鈴薯示范片,帶動周邊群眾發展馬鈴薯產業,力爭用3-5年時間形成萬畝高效馬鈴薯南(冬)瓜示范基地。
(三)產業布局
在梁圩村、龐孤堆村、前黃村、柘塘等村重點發展草莓產業,在油坊村、梁山村等村發展馬鈴薯南(冬)瓜產業,通過示范引導,逐步發展壯大特色產業。
三、實施特色農業工程的扶持政策和推進措施。
(一)項目支持。積極向上爭取農業項目,扶持特色農業發展,特別是加大扶貧互助資金、扶貧項目、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項目爭取力度,扶持特色農業示范片建設,哪一個村特色農業示范片先建立起來,幫扶項目就落到那個村,通過項目扶持,解決示范片建設過程中的許多難題。
(二)鼓勵農業招商。對外招商信息,號召全鎮廣大干群進行農業招商,對新引進草莓、馬鈴薯、南(冬)瓜種植大戶種植集中連片面積達到100畝以上,獎勵引進人5000元,種植面積達到200畝以上的獎勵10000元,毎增加100畝加獎5000元,以此類推。
(三)加大對村級獎勵措施。對通過招商或者組織群眾集中連片種植草莓、馬鈴薯、南(冬)瓜達到100畝以上的,獎勵村集體10000元,(其中5000元用于獎勵個人,5000元用于土地流轉等費用),達到200畝以上的獎勵20000元,每增加100畝嘉獎10000元,以此類推。
(四)對集中連片達到50畝以上的馬鈴薯種植戶,每畝補助200元種苗款,(與上級不重復獎勵)。
本實施意見自發文之日起執行,由鎮農綜站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