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交運所干部幫扶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宣化縣委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結合崞村鎮石分村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石分村基本情況
石分村村位于鎮政府駐地西北7.5公里處,石分村全村總人口863人,322戶,耕地總面積4610畝,其中退耕還林3238.4畝,村兩委干部由4人組成,相互兼職,村支部共有黨員49名,其中女黨員9名。2011年全村人均純收入1850元,以種植業及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村參加合作醫療692人,參合率92.35%。該村主導產業以農業為主,主要以種植玉米等旱地作物為主。經濟基礎薄弱。
項目現狀
(一)飲水安全。全村家家戶戶通上自來水,但是人畜飲水相對短缺,飲水困難。
(二)村街道路硬化。村主街道已硬化,部分次街道需要硬化。
(三)村衛生室建設。已建村衛生室,醫療設備還不健全,需要對村衛生室進一步建設。
(四)垃圾處理。村內建有5個垃圾池。
(五)安全穩定用電。全村用電安全穩定。
(六)文化資源共享工程。村委有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和創建活動室,修建了文化活動廣場,配備了多種健身器材。
(八)農家書屋建設。尚不健全。
(九)制定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村莊建設規劃。目前制定了村內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村莊建設規劃有待開展。
(十)發展一村一品致富產業。石分村擁有豐富的杏扁資源,擁有以杏扁為主營產品的龍頭企業,成立了宣化縣啟源杏扁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共同致富。
工作目標
通過幫扶,使村兩委班子進一步團結協作,真正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兩委干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村內矛盾糾紛得到逐步化解,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徹底摘除后進村帽子力爭進入先進村行列。10月底前完成:1、給村里新打一眼吃水井。2、幫助爭跑建設資金修建石分村至寨山坡村村村通道路;硬化村內街道3000米,完成村街道兩側綠化工作。3、幫助修建村內敬老院,幸福院,建立完善村內衛生室配套設施。4、幫助村內完成產業化升級,強化杏扁種植面積,積極吸引農戶加入合作社,實施“一村一品”戰略,擴大杏系列產品生產能力,擴建開口杏核生產線一條,杏扁仁加工生產線一條,果脯生產線一條,重點對仁用杏從果肉、果仁進行系列化深度開發利用;擴大養殖規模,建立萬頭生豬生態養殖園區,擴大養羊小區100畝,發展柴雞養殖5000只。5、初步建立石分村生態旅游區。
具體措施
(一)抓關鍵,查底數,全面掌握基本情況。
通過召開黨員、干部、群眾會議,座談討論、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征求黨員、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記好民情日志,全面了解該村存在矛盾和突出問題,認真分析原因,找準工作的突破口。
(二)抓基礎,強班子,切實提高村兩委班子戰斗力。
根據調查了解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織兩委班子成員學習新農村建設的相關精神,學習《黨章》和相關政策法規,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素質,為該村建設奠定思想基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進一步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明確職責任務,明確努力方向,進一步強化兩委干部的責任。
(三)抓建設,促發展,進一步完基礎實施建設。
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確保完成石分村至寨山坡村村村通通路工程以及石分村街道硬化工作;完成打井工程,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積極籌措資金幫助石分村打造優質杏扁基地,擴大養殖規模,促使石分村產業化升級;綠化街道,改善生活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建立村內敬老院,幸福院,健全村內衛生室;逐步打造石分村生態旅游區。
方法步驟
治理整頓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摸底調查(2012年2月14日——3月15日)
通過召開黨員、干部、群眾會議,座談討論、入戶走訪等形式,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真正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對村存在的影響和諧穩定的矛盾和突出問題有所掌控。梳理出群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
第二階段:治理整頓(2012年3月15日——10月15日)
3月1日——8月1日完成村內街道硬化以及美化工作,建立粗內敬老院和幸福院,健全村內衛生室醫療配套等工作。
10月15日前完成打水井、石分村至寨山坡村通路工程、村內產業化升級,增加杏扁生產線,養殖規模得到擴大,初步完成生態旅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