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牧業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災后恢復重建的各項部署,做好災區畜牧業生產恢復工作,最大限度地將畜牧業損失降到最低,加大對受災養殖戶補欄、商品畜圈舍、種豬供精網點和受災草地飼料的重建、修復支持力度,強化畜禽防疫工作,確保大災之年無大疫。
二、恢復重建項目及重建資金安排情況
我縣的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包括:災后疫病防控與監測,種豬恢復生產建設,受災養殖戶畜禽補欄生產恢復,加固修復家畜圈舍,牛、羊添磚補飼及受災草地飼料的供應補種重建五個項目,重建恢復資金共計63.5萬元(其中:上級補助60萬元,縣級配套3.5萬元)。
(一)災后疫病防控與監測項目
主要以受災嚴重的邊遠貧困重災村寨為主,并輻射養殖大戶、規模養殖場和所有受災村寨。同時,強化對疫情的監測。該項目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各鄉(鎮)負責組織實施。主要是以開展“W”病、“D”病、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狂犬病、牛出敗、炭疽等防疫注射工作為主,確保防疫注射密度達100%。該項目計劃安排救災恢復資金15萬元,經費主要用于受災農戶的防疫注射補助及防疫注射工作所需的物資準備等。
(二)種豬恢復生產建設項目
主要用于因低溫雨雪冰凍災損失較嚴重的村寨恢復種豬人工受精網點建設。該項目由縣畜牧獸醫局負責組織實施,計劃新建10個人工受精網點,每個點引進兩頭優良種公豬,每頭5000元,安排救災恢復資金10萬元。
(三)受災養殖戶畜禽補欄生產恢復項目
主要用于受災農戶盡快恢復畜禽養殖生產,對因低溫雨雪冰凍災造成畜禽死亡損失嚴重的養殖戶,給予一定的畜禽補欄補助。該項目由縣畜牧獸醫局和各鄉(鎮)負責組織實施。計劃扶持生豬補欄4087頭,每頭補助20元,合計8.174萬元;補欄牛200頭,每頭補助150元,合計3萬元;補欄羊786只,每只補助30元,合計2.358萬元;補欄雞12340只,每只補助2元,合計2.468萬元。共計畜禽補欄生產恢復資金16萬元。
(四)加固修復家畜圈舍。
主要用于扶持因災損失嚴重的家畜圈舍進行修復重建。該項目由縣畜牧獸醫局和各鄉(鎮)負責組織實施。計劃在11個鄉(鎮)500戶養殖戶中加固修復家畜圈舍1.25萬平方米,每平方米補助10元,合計12.5萬元。
(五)牛、羊添磚補飼及受災草地飼料的供應補種重建。
一是對受災的農戶進行牛、羊添磚補飼及受災草地飼料的供應補種重建。計劃對每戶養牛農戶按每頭牛供應2塊添磚,每5只羊供應1塊添磚,計劃補飼牛3000頭、羊20000只,共提供添磚1萬塊,每塊5元,合計5萬元;二是對受災而缺乏牧草的農戶及種植3畝以上的農戶及時免費提供優質牧草種子,計劃補植補種牧草2500畝,每畝種植補助供應按20元優質牧草種子計,合計5萬元。以上兩項共需補助資金10萬元。該項目由縣畜牧獸醫局負責組織實施。
三、恢復重建的實施步驟及時間安排
此次重建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08年3月10日至2008年3月15日)。及時召開全縣災后恢復畜牧業生產工作會議,安排布署恢復重建工作,講授恢復重建的有關技術方案,利用各種宣傳手段積極動員廣大養殖戶樹立生產信心,不等不靠,迅速行動,組織生產自救。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2008年3月16日至2008年5月30日)。組織人員深入養殖戶(場)、兌現受災養殖戶畜禽補欄生產恢復資金補助;幫助倒塌圈舍的養殖戶重建畜舍,大力動員受災養殖戶興建標準化圈舍;組織科技人員深入養殖戶開展防疫、檢疫和防病治病工作,確保大災后無大的疫情發生;統籌協調,積極幫助養殖戶調運優質畜禽種苗,優質牧草、飼料等生產物質,加大技術服務力度,確保畜禽穩步健康發展。
第三階段:檢查驗收階段(2008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6日)。由縣畜牧業災后恢復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深入各鄉鎮、各養殖戶(場)、小區,對養殖戶的畜舍重建、種畜的生產能力、商品畜(禽)的填槽補欄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驗收。
四、保障措施
(一)抓住重點,提高認識
各鄉(鎮)場、各部門要把當前恢復農業生產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深入基層,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全力以赴抓好恢復重建工作。
(二)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為切實抓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縣人民政府決定成立硯山縣畜牧業災后恢復生產及重建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畜牧獸醫局局長、財政局局長任副組長,各鄉(鎮)分管畜牧獸醫工作的副鄉(鎮)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縣畜牧獸醫局,由畜牧獸醫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災后恢復生產方案及資金物資使用方案的制定,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災后恢復生產工作的領導,確保救災物資及時兌現到農戶手中。
(三)加強管理,認真督查
一是縣畜牧獸醫局、各鄉(鎮)、場要制定合理的救災資金物資分配辦法,加強救災物資資金管理,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好救災物資分配工作;二是縣畜牧獸醫局要統籌協調,積極幫助養殖戶調運優質畜禽種苗,優質牧草、飼料等生產物質,保證災區所需疫苗、飼料等物資供應;三是縣畜牧獸醫局要加大技術服務力度,針對不同畜禽飼養品種、不同飼養模式,確定重點推廣技術,進行分類指導。并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送科技下鄉,幫助受災養殖戶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困難。
五、相關要求
(一)縣財政局要加強對恢復生產及重建資金的監管,加強資金使用目標、重點和效益的跟蹤督查,確保資金全部用于農業和恢復生產方面,不得用于非農項目、不得用于行政事務開支、不得擠占、挪用、截留、虛報、冒領。
(二)各鄉(鎮)、場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再接再厲,迅速行動,全面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災后恢復重建的各項部署,掀起畜牧業業災后恢復重建熱潮。一是由各鄉(鎮)在3月底以前組織各鄉(鎮)畜牧獸醫站及村室獸醫員集中開展畜禽防疫突擊注射;二是在5月底以前完成引進種豬,并安排落實到位,盡快恢復良種仔豬供應能力;三是在3月底以前完成受災養殖戶畜禽補欄生產恢復資金兌現工作;四是在4月底以前對各鄉(鎮)受災圈舍進行加固修復;五是在4月底完成牛、羊添磚補飼及受災草地飼料的供應補種重建工作,將受災農戶所需的添磚和草種及時兌現到養殖戶手中。
(三)上報程序:由受災農戶提出申請→上報村民小組審核簽章→報鄉(鎮)畜牧獸醫站調查核實→報縣畜牧獸醫局和鄉(鎮)人民政府→由縣畜牧獸醫局災后恢復畜牧業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把關后兌現受災補欄補貼資金。于2008年4月15日前將簽字蓋章后的物資分配登記表上報縣災后恢復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 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