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關于十二五三農新變化新亮點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十二五”是我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從實際來看,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重點難點在“三農”發展和欠發達地區的發展。那么,“十二五”規劃中,我省“三農”工作有哪些新變化和新亮點?
“十二五”規劃提出的三農發展新目標任務有哪些亮點重點
主要有四大亮點重點:
一是首次明確提出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9%)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的目標,凸顯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和把農民增收放到首要位置的新考量。
二是把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構建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放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突出位置,凸顯了新時期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的新態度。
三是提出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聯動推進,以全面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為抓手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加快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凸顯了在城鄉發展一體化上走在全國前列的新謀略。
四是全面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把促進欠發達地區跟上全省發展的步伐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凸顯了走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路子的新導向。
“十二五”規劃提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新突破的總體要求,為實現這一新要求,在戰略上有什么創新之舉
根據我省工業化城市化加速提升的新階段,規劃提出了把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聯動推進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方略。具體來說,
一是要以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到城鎮就業創業和農民工市民化的機制,為農業規模化現代化創造基礎條件。
二是要形成城市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向農村延伸覆蓋的機制,努力縮小城鄉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的差距。
三是要形成公共財政進一步向農業投入和農村民生傾斜的機制,提高公共財政和土地出讓金用于三農的比重。
四是要形成城鄉資源要素優化配置的機制,促進城鄉土地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產業的集約發展、集群發展。
五是要形成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的機制,使綠色城鎮與美麗鄉村相得益彰。
“十二五”規劃對現代農業建設,提出了什么樣的新思路新任務新舉措
“十二五”現代農業建設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關鍵是要解決好現代農業在哪里發展、由誰來發展和如何發展的問題,綱要提出了以糧食功能區域和現代農業園區為主要建設載體,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為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以打造農業產業集群為農業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以整體推進農業體制創新、科技創造、文化創意、能人創業和生態創優為戰略舉措,構建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新思路。這里的一個核心問題是要把“農業兩區”建設與構建以集約化家庭經營和產業化合作經營相結合的新型農業雙層經營體制相匹配,以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和做強做優特色精品農業為導向,使“農業兩區”成為農業主導產業的集群發展區和現代農業發展的示范區,探索出一條具中國特色、特點的新型農業現代化路子。
“十二五”規劃為美麗鄉村建設描繪了什么樣的前景,提出了什么樣的新要求
“十二五”規劃把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加以統籌規劃是一大創新亮點。規劃把實施美麗鄉村行動計劃作為全面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的主抓手,按照“規劃科學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心靈美、社會和諧服務美”的美麗鄉村建設新要求,把中心村為重點的農村新社區建設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讓廣大人民群眾在農村也能共享幸福民生。為此,規劃提出了增強農民創業增收能力,深入推進村莊整治建設,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的建設任務與工作舉措,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十二五”規劃對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做出了哪些重大的戰略舉措
“十二五”規劃把欠發達地區跟上全省發展的步伐作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目標,提出了把實施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聯動推進戰略和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緊密結合起來,把發展藍色海洋經濟和綠色山區經濟緊密結合起來,把轉變欠發達地區發展方式、增強內生發展功能與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緊密結合起來的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的新思路,這是確保“十二五”欠發達地區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重大戰略保障。規劃在大力發展以生態經濟為主導的山區優勢產業,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實施“山海協作”和結對幫扶工程等方面提出了眾多改革思路新、支持力度大、可操作性強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