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郵政業發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進一步加快郵政服務網點建設
郵政網點是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為進一步完善城鄉服務功能,加強郵政通信設施建設,各地、各部門要將郵政服務網點建設納入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統籌安排、統一建設。要根據郵政業發展的需要,重點解決好繁華城區、開發區、住宅小區、大中專院校、街道等郵政服務網點少、生產用房緊張、郵政無自有營業場所等突出問題。
(一)郵政設施建設用地,由政府依法劃撥,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二)允許郵政部門在市、縣城區的繁華地段、街道沿線、重點小區、中心廣場建設便民郵亭、郵筒和其他郵政服務公益設施,并免繳城市道路占用費。
(三)郵政已建網點因建設單位需要拆遷時,由建設單位在適當的地段等面積還建。
(四)銀監部門積極支持城鄉郵政金融網點建設,優化金融服務渠道和網絡,擴大郵政金融服務覆蓋面。
二、進一步完善郵政信報箱建設和管理
郵政信報箱是單位、居民利用郵政通信與外界聯絡的必備基礎設施,為保障公民的基本通信權利,各地、各部門要將郵政信報箱建設列為新建居住區配套設施的內容。做到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一)建設單位在委托項目設計時,必須同時委托信報箱設計。設計單位應將信報箱作為市政配套設施納入設計范圍,依據有關規范進行信報箱設計,并納入施工圖審查內容。
(二)在審查規劃設計方案和審批新建居住區建設工程時,規劃部門要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的要求,把完善信報箱等郵政設施作為一項重要審查內容。
(三)在新建居住區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將建設信報箱納入驗收范圍。
(四)對已建成的居住區沒有信報箱等通郵設施的,由建設單位、產權單位進行補裝。
(五)產權人或其委托的物業管理單位負責郵政通信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三、進一步擴大郵政服務文化市場的范圍
郵政是報刊發行主渠道,承擔著黨報黨刊和6000多種報刊的發行任務;郵票作為國家名片,是宣傳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為美化城市街景,豐富市民精神生活,加強地方文化宣傳,各地、各部門要積極支持郵政服務地方文化市場。
(一)新聞出版部門要積極支持郵政部門參與中小學教材發行競標工作,并給予郵政部門相關的政策指導和幫助。
(二)提倡和支持各地、各部門通過郵票、明信片、個性化郵品宣傳、推廣十堰的風土人情、地方文化。
(三)對郵政企業從事文化經營活動免征文化市場管理費。
四、進一步推進郵政服務新農村建設
郵政投遞服務是廣大農村,尤其是邊遠山區農民對外聯系的重要渠道,各地、各部門要將郵政服務納入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推廣"政府推動、郵政運作、村支配合"的綠卡村、三農站和現代物流模式,充分利用郵政部門服務新農村建設的網絡優勢,解決好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相關困難和問題。
(一)商務部門要將郵政服務納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內容,支持郵政部門參與到推進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中來,充分發揮郵政的品牌及網絡優勢,支持郵政配送企業成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主要力量,為偏遠山區等配送成本較高地區的農家店配送商品。
(二)建設既符合商務部制定的農家店建設標準又具有郵政服務特色的連鎖農家店,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質優價廉的產品,對達到"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標準的郵政"三農"服務站按國家標準給予相應補貼和扶持政策。
(三)加大對郵政"三農"服務站建設、管理的指導。農業、工商、安監部門要簡化郵政農資產品、日用品流通經營許可證審批辦理程序,在相關費用上給予優惠。
(四)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在加快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擴大農村郵政服務范圍等方面,向郵政提供技術指導,開展相關合作。
(五)利用郵政網絡開展"送農產品進城"活動,將我市的地方名優特產品推向國內、國際市場。
(六)充分發揮郵政綠卡全國跨行聯網的優勢,按照人民銀行統一部署,把郵政綠卡作為"農民工銀行卡"工程進行推廣和普及。
五、進一步支持郵政服務中小企業
郵政部門具有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網絡優勢,是助推現代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合作伙伴。各地、各部門要將郵政服務納入協助中小企業發展管理的重要內容來規劃和安排。
(一)在市縣經委的指導下,中小企業發展局要與郵政部門共同成立直復營銷推廣小組,定期組織營銷峰會、直復營銷論壇等活動,大力推介直復營銷理念,將郵政直復營銷中心打造為中小企業的宣傳推廣基地。
(二)各級政府要引導中小企業發揮郵政商函直復營銷點對點、人對人的特點,利用郵政強大的物流配送網絡資源優勢,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將地方的名優特產品推向全國各地,指導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三)中小企業要將郵政物流作為地方物流的重要渠道和承運商,充分利用郵政的實物、信息、資金、信譽優勢,整合包裝企業產品,形成現代化的產業銷售鏈條,建設外向型、現代化企業。
(四)各級政府要將郵政金融服務納入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范疇,扶持中小企業使用郵政小額貸款業務,加快郵政金融資金回流地方。
六、進一步加大郵政普遍服務扶持
我市郵政普遍服務面積2.4萬平方公里、郵路長度2.9萬公里、郵路540條,在山多路險的十堰地區,郵政部門每年為保障山區人民通信權利、履行普遍服務義務虧損嚴重。為維持郵政普遍服務正常履行,各地、各部門一方面要積極支持郵政自我發展,形成自我積累;一方面要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減少因履行普遍服務義務而形成的虧損壓力。
(一)落實郵運車輛優惠政策。交通部門對帶有"中國郵政"標志及在冊車輛牌照號的郵運專用車輛免辦公路運輸營運證,通過我市收費公路收費站時,減半征收車輛通行費,優先予以通行。郵政業投遞車輛在執行投遞服務時,公安、交通部門對投遞車輛臨時停靠提供方便。市內固定班次客運車輛要積極代辦郵政運輸,合理收費、支持郵政通信事業發展。
(二)對郵政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業務(具體為函件、包裹、匯票、機要通信、黨報黨刊發行)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稅務部門要按照政策規定,對郵政企業服務"三農"給予政策性優惠。
(三)市財政每年適當安排郵政部門基礎建設專項資金,郵政部門從上級部門爭取等值資金,專款用于網點建設,提高郵政服務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四)積極支持郵政部門財政口各項資金。
七、進一步提升郵政服務質量和水平
在新的歷史時期,郵政部門要進一步與時俱進、加快發展,承擔起更加重要的歷史任務。要充分發揮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獨特優勢,不斷改善通信服務質量,全面拓展服務產品和內容,統籌規劃城鄉網點建設,持續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起功能更強大、覆蓋更廣泛、產品更豐富的現代化郵政服務體系。要主動切入十堰地方經濟發展,積極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服務地方、服務民生、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十堰市盡快完成"三大歷史任務",推進"六個戰略重點",實現建設"五城"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八、進一步加強郵政通信發展的組織領導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郵政通信事業發展的領導,統一部署,統籌規劃,協調解決郵政通信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一)建立由政府分管市長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經委、市商務局、市建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物價局、市農業局、市地稅局、市工商局、市文體局、市信息產業局、市扶貧辦、市人行、市銀監局、市郵政局等有關職能部門參加的部門協調配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專題研究和落實郵政事業發展問題。
(二)各縣、市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形成相應的實施細則,認真落實省、市政府文件精神。市郵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委、市商務局、市建委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和檢查,落實推進郵政通信事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措施。
(三)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郵政用工、社會治安等方面給予扶持,為郵政部門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四)將本意見納入政府督辦工作內容,確保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