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奶源基地扶持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通過優惠政策推動、支農項目促動、政府資金帶動、社會資金聯動,轉變奶牛養殖方式等手段,推進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養殖,促進奶業健康穩步發展,確保牛奶等副食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2011年全市計劃每年新(擴、改)建荷斯坦奶源基地10個。
二、扶持原則
堅持突出重點、擇優扶強、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原則。
三、扶持政策
扶持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已初具規模的奶源基地、扶持優質奶牛繁育基地建設、扶持發展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建立和壯大奶源示范基地。
(一)補助條件
1.養殖場(小區)建設:養殖場(小區)必須按照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標準(附件)進行設計建設。
2.引種:從市外新引進1~2周歲,一個泌乳期產奶量5噸以上,符合《動物檢疫管理辦法》以及動物引種、調運等相關規定的荷斯坦高產奶牛。
3.養殖場(小區)規模:新建優質荷斯坦能繁母牛存欄200頭以上。
4.品種改良與防疫:采用人工授精等現代繁育技術,嚴格按《動物防疫法》等有關規定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防控。
5.對擴、改建項目按新增建設內容繼續扶持。
6.奶牛引種補助只補助年內新增頭數,其數量以年底驗收和統計報表為準。
7.對往年已經扶持過、但未按要求完成項目建設內容的奶源基地不予扶持;對當年先建但沒通過驗收的的奶源基地不予扶持。
(二)補助標準
1.為切實提升奶牛品質、提高奶牛良種化程度,對列入奶源基地建設的奶牛養殖示范場(小區),年1月1日起新增引進優質高產奶牛且符合引種補助條件的,按每頭新增引進荷斯坦奶牛補助1300元執行。年擬計劃引進2800頭優質高產奶牛。
2.對新(擴、改)建優質荷斯坦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補助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農牧局等部門關于市年奶源示范基地扶持方案的通知》(寧政辦[]73號)文件執行。
3.對列入奶源基地建設的奶牛養殖示范場(小區),每個按照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及改良經費3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以上每個奶源基地總補助額最高不超過50萬。
(三)補助程序
1.先由符合補助條件的基地提出項目建設方案(含規劃布局圖)和補助申請,經所在區縣畜(農)牧局初審查驗、提出意見,上報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市財政局。
2.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會同市財政局組成聯合評審組對上報的奶源基地建設項目進行審核、現場查驗、綜合評審、擇優篩選確定后予以扶持,并與其簽訂《市奶源基地建設目標責任書》。
3.嚴格實行財政縣級報賬制,確保項目資金專款專用,發揮政府引導資金的最大效益。
4.切實做好項目管理、資料歸類、數字統計等工作,有條件的基地實行微機管理。
四、以上規定由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為了加快奶牛養殖方式改變,提高奶牛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以“生產高效、資源節約、質量安全、環境友好”為基本目標,按照相對統一、兼顧地區差異的原則,特制定本標準。
一、選址適宜、布局合理
(一)養殖場(小區)選址距離生活飲用水源地、動物屠宰加工場所、動物和動物產品集貿市場、其他動物飼養場(小區)500米以上,距離動物診療場所200米以上,距離動物隔離場所、無害化處理場所3000米以上,距離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區域及公路、鐵路等主要交通干線500米以上;且背風向陽,通風良好,給排水相對方便。
(二)養殖場(小區)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由市、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審核辦理)。交通方便,有穩定水、電供應。
(三)在總體布局上做到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開,凈道和污道分開。
二、設施完善,設備配套
(一)牛舍坐北朝南,并布置成橫向成排、縱向成列;標準化牛舍面積達2000平方米以上;牛舍為磚混結構,采光使用陽光板或玻璃(不使用塑料),牛舍內地面硬化;兩棟牛舍間距不低于5米,并有牛均10平方米以上的運動場區。
(二)奶牛養殖場(小區)應有擠奶廳、飼草料加工或貯存間、檔案資料室、青貯窖等生產及管理配套設施;有擠奶設備、牛奶貯存及運輸設備、青粗飼料加工調制設備、牛舍通風設備、獸醫診療器械等必要的設備。
(三)奶牛養殖場(小區)應有病畜隔離圈,獸醫室,污水排放、糞便堆放及無害化處理設施等獸醫防疫設施。
(四)大門口應有車輛消毒池,進入生產區必須有人員消毒室并安裝紫外線消毒燈,其消毒通道長度不低于7米,并配備膠鞋、大褂、口罩等防護用品。
(五)優質青飼草基地100畝以上。
三、防疫嚴格,管理規范
(一)奶牛養殖場(小區)有集中統一的生產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和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規范。
(二)建立規范的檔案和生產記錄,內容包括奶牛配種、系譜、分娩、牛只變動、飼料、獸醫防疫及用藥、產奶量、牛奶質量、無害化處理等,記錄資料應保存2年以上。
(三)養殖場(小區)內有足夠數量的管理及技術服務人員,所有人員應符合從業健康及技能要求。
(四)奶牛消毒、擠奶設備清洗消毒、擠奶過程管理、牛奶冷卻與儲存程序應科學合理,符合衛生要求。
(五)小區內部應推行標準化養殖模式。
(六)犢牛、淘汰育肥牛銷售出場時有動檢部門出具的檢疫證明,病死牛能夠使用鍋爐焚燒或深埋處理。
四、廢污利用,排放達標
奶牛養殖場(小區)污水和糞便實行沼氣發酵、化糞池等無害化集中處理,處理工藝應因地制宜選擇達標排放技術模式或綜合利用技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