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區縣地質災害預防方案范文

區縣地質災害預防方案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縣地質災害預防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區縣地質災害預防方案

我縣是山區縣,屬中低山、高丘陵地貌類型,地勢較陡峻,地質環境條件較復雜,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多發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處置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預案的通知》(政辦〔〕54號)精神,扎實做好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下稱《防治方案》)。

一、地質災害分布情況

(一)年地質災害概況

年,我縣汛期雨季始于月,終于8月,個月累計總雨量為1010.5mm,其中7月出現最大降雨量達358.1mm。在汛期雨季及遭受臺風外圍暴雨影響之下,共發生9起小規模的滑坡、崩塌地質災害,主要集中在國強、霞寨、九峰等鄉鎮轄區內的山區,且為斜坡上民宅屋后的高陡邊坡。

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堅強領導下,全縣各鄉鎮各部門積極應對、密切配合,做到宣傳、預警、轉移“三到位”,使地質災害數量比往年減少、規??s小,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的目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是宣傳到位,結合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高陡邊坡調查,對廣大人民群眾普及宣傳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知識。二是預警到位,指導具體地質災害點監測和預警工作,建立169處地質災害危險點防災預案表,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三是轉移到位,在汛期雨季、臺風影響時,及時轉移地質災害危險點群眾,共轉移10526人次。

(二)2012年地質災害態勢預測

1、2012年降水預測

據縣氣象局2012年降雨趨勢分析,預計我縣全年降水量略少,各季降水量:冬季略少,春季略少,雨季正常略多,臺風季正常略多。影響我縣的臺風或熱帶風暴個數略多,約4~6個,其中有1~2個嚴重影響的臺風或熱帶風暴。

2、臺風預測

預計臺風季均氣溫偏高,其中7月、8月、9月均略偏高。預計7~9月總降水量大部地區略多,月份分布大致為:7月略多,8月偏多,9月略少。預計2012年登陸或影響我縣的臺風或熱帶風暴個數略多,約4~6個。其中7月前1個,7月1個,8月1~2個,9月1~2個。

3、2012年地質災害態勢預測

根據我縣2012年汛期雨季降雨和臺風影響趨勢分析,綜合考慮我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類工程項目建設較多、生產活動頻繁的實際,我縣地質環境的改造或破壞有加劇的趨勢。因此,預測本年度發生地質災害數量及范圍將比年略多、略廣。我縣境內地質災害危險點多發生于中性火山巖分布區,花崗巖分布區次之,以淺層殘坡積土層滑坡、崩塌為主,小規模(小于10000m3)滑坡、崩塌地質災害點多數分布于低山、丘陵山地斜坡上或坡腳帶上的村民房前屋后的人工高陡邊坡處,單點滑坡、崩塌體規模較小,影響范圍較小,但具有群發性、突發性強、危害性較大等特點。列入群測群防的地質災害168處危險點,本年度應重點防范。

地質災害發育地區與斜坡上工程建設、山地開發、種植結構改變、植被的破壞、村民建房開挖邊坡等有密切關系,開挖邊坡越高越陡,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越大,其規模、危害性也較大。霞寨、蘆溪、九峰、崎嶺、長樂、秀峰、大溪、國強、五寨、南勝等鄉鎮的地質災害危險點分布較多,本年度應重點防范;安厚、坂仔、小溪、山格、文峰等鄉鎮地質災害危險點分布較少,也應重視??傮w而言,我縣境內地質災害發生數量較多、規模較小的主要原因與其分布地層土體的工程力學性質相關。殘坡積層、強風化土層厚度大,該土體結構松散、粘聚力低、吸水性強,且吸水后力學強度(抗滑能力)驟降,加上斜坡地形較陡,房前屋后人工開挖、回填的高陡邊坡、植被破壞等因素,使斜坡上高陡邊坡穩定性降低,在強降雨或持續降雨條件下,極易產生小規?;录氨浪鹊刭|災害,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二、地質災害威脅對象、區域

根據歷年查明的地質災害危險點和地質災害趨勢預測,今年可能發生中型規模以上且不穩定的主要地質災害危險點有2~3處。受汛期雨季強降水、臺風暴雨的侵襲,斜坡地形較陡區域,工程建設、房前屋后人工開挖、回填的高陡邊坡的地區,可能引發新的地質災害。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對象,主要為較陡斜坡上或開挖、回填高陡邊坡下的村民區、廠區的村民。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區域,主要為較陡斜坡、開挖、回填的高陡邊坡及人類工程活動的區域,我縣的北部、中部、人類工程活動區應為重點防范區域。我縣地質災害防治區范圍請見縣地質災害防治分區范圍表。

各鄉鎮(場、區)及有關部門要根據本轄區實際情況,在認真調查、綜合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列出本轄區主要地質災害危險點,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對危害嚴重,需重點防范的地區,必須掛牌督辦,限期整治到位。

三、重點防范期

突發性的地質災害和地質災害隱患的發生多是強降雨及臺風暴雨引發的。汛期雨季、臺風季節,發生地質災害數占全年的90%以上。我縣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汛期5月上旬-9月下旬,各鄉鎮(場、區)及有關部門要提前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及時進入重點防范工作狀態,認真落實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工作制度,確保安全渡過防范期,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及造成的損失。

四、地質災害災情和險情分級

地質災害按照危險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I級)、大型(II級)、中型(III級)、小型(IV級)地質災害災情和地質災害險情四級。

(一)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和險情(I級)

因災死亡30(含)人以上或者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含)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受地質災害威脅,需轉移人數在1000人(含)以上,或者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含)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

(二)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和險情(II級)

因災死亡10~30人或者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1000萬元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受地質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1000人或者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1億元的地質災害險情為大型地質災害險情。

(三)中型地質災害災情和險情(III級)

因災死亡3~10人或者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500萬元的地質災害災情為中型地質災害災情。

因災造成轄區內省道公路中斷,河流被阻斷,嚴重威脅或者影響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地質災害災情為中型地質災害災情。

受地質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500人或者潛在經濟損失500~5000萬元的地質災害險情為中型地質災害險情。

(四)小型地質災害災情和險情(IV級)

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小型地質災害災情。

因災造成轄區內縣、鄉、村道中斷,河流被阻斷,威脅或者影響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小型地質災害災情。

受地質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下或者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小型地質災害險情。

五、地質災害監測、預防責任人

地質災害的發生有漸變或者突變的過程,通過預防監測,及時作出預報及防治,可以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防,原則上由受威脅的單位和個人承擔,直接危及公路、通訊、水利、生命線工程設施等和主要危及廠礦企業、事業單位等受災主體單一的地質災害,由其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監測與預防,同時為地質災害監測、預防責任人??h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落實監測、預防責任人。

六、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組織管理

為確保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進行,避免發生人員傷亡,把財產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縣成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地點設在縣國土資源局。

(二)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各鄉鎮(場、區)及其有關部門要以對國家和人民極端負責的精神,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建全以縣、鄉(鎮)人民政府行政主要領導負總責,有關部門領導分工負責的地質災害防治體制??h、鄉(鎮)國土資源、規劃建設、水利、交通運輸、教育等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有關規定,落實部門責任制,密切配合,及時將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發至防災責任單位、負責人和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手中,把監測和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對疏于管理、責任不落實、人員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和有關單位主要領導,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予以懲處。

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的知識宣傳和技術指導,增強公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以縣為單元的縣、鄉、村、災點為主的四級群測群防網絡(詳見附件一縣地質災害防治群測群防網絡聯系圖),加強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值班制度及災情和險情速報制度;與防汛、氣象等有關部門密切聯系,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在汛期特別是臺風暴雨、異常降雨時段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技術指導;每年汛期前要組織力量,會同規劃建設、水利、交通運輸、教育等部門對轄區內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現場調查,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對所轄行政區本年度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作出防治工作的總體部署,報縣政府批準后公布。同時要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數據庫。

縣城鄉規劃建設局:嚴格按規定實施建設工程、山地建房等的審批管理,指導住宅、校舍等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工程建設,制止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削坡建房和從事不合理的工程活動。編制城市、村莊、集鎮和工程建設規劃應當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作為其組成部分。在汛期前編制所轄范圍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縣水利局:及時向國土資源部門通報暴雨、洪水等有關防汛信息,做好水庫等水利設施地質災害的巡查、防治、搶險等。在汛期前編制所轄范圍的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縣交通運輸局、公路分局:做好公路沿線地質災害危險點(段)的防治、巡查與防護,負責公路沿線地質災害勘察、設計、治理,保障交通干線運輸線的暢通。

縣教育局:做好學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實校區地質災害監測與防范,及時組織師生員工防災避險轉移。

縣氣象局:及時通報各地氣象監測資料和降雨時空分布等信息,會同國土資源部門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

縣新聞中心: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及時播報縣人民政府的防災部署、災害性氣象消息及地質災害氣象預報等。

縣旅游局:做好各旅游景點的地質災害的巡查、防治、搶險等,確實做好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工業園區管委會及農(林)場、行政村(居委會、社區,作業區):為轄區災害防治具體責任單位,在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內,應根據縣政府公布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加強地質災害發生的前兆特征的巡回檢查。對可能發生險情的,應當及時動員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可以強制組織避災疏散,同時向縣政府及國土資源局報告。

其他部門應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三)加強汛期地質災害巡查

縣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城鄉規劃建設、水利、交通運輸、教育等有關部門,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點進行汛前檢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發現險情和隱患,要責成責任單位、責任人落實整改措施,并將檢查情況、存在問題和處理意見及時以書面形式上報縣政府。

1、汛前檢查的主要任務:檢查《防治方案》落實情況,各鄉鎮(場、區)及有關部門防災責任組織機構、危險點監測責任人是否明確,群測點布置、觀測方法、記錄、匯總整理是否合理、完善,防災預報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網絡是否通暢,危險區群眾的應急轉移方案及措施是否可行等;檢查地質災害危險點,認真做好排查,劃定警戒區域,并設立警示標志牌;在強降雨作用下,可能釀成新的危險點,應加強監測;發現有明顯異常的危險點,當地人民政府應及時組織調查,采取必要的防范及避險措施。

2、汛中巡查的主要任務:進入汛期,應按照地質災害防治的有關規定運行,各有關部門、鄉鎮(場、區)及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要按照《防治方案》的要求,加強對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防范;對具有災害發生前兆特征(地裂聲、泉水變渾、泉水干涸、裂縫擴張、醉漢林出現等)、可能出現險情的,應及時采取防治及避險措施(如疏散人員、轉移財產、或采取臨時支護處理措施等),并向縣政府及國土資源局報告,同時要及時組織調查,掌握地質災害危險體的變形發展趨勢,提出處理意見。

3、汛后復查的主要任務:汛期過后,縣國土資源部門應組織檢查各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對發生的地質災害進行調查,提出監測、搬遷、治理的建議,并通知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四)災情預報

縣國土資源部門應結合地質災害點監測或調查的結果,會同氣象部門及時作出災情預報,由縣政府以文件和電視臺播報等形式。對因逐級上報可能延誤搶險避險時機的緊急情況下的臨災預報,可由國土資源部門、基層組織先行預報,同時上報縣政府。

鼓勵單位和個人提供地質災害前兆信息,對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損失的有功人員或單位,將依據《省地質災害臨災預報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五)監測與處置

1、對已作出中期預報的地質災害點,要進行監測。遇有臺風或暴雨來臨時,應加強監測。國土資源部門要做好監測的技術指導??h政府統一組織、部署地質災害點避險準備和實施工作。

2、對已發出短期預報的地質災害危險點,要加強監測。當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等級達3~4級時,要加強對危險點和房前屋后、建設中形成的高陡邊坡、公路沿線高陡邊坡、水利設施、旅游景點等地質災害易發地段的監測、巡查。當地人民政府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做好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員、財產等的避險轉移準備,視險情做好群眾及財產轉移工作。

3、對已發出臨災預報的地質災害危險點,要加強監測。當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等級在5級時,要實行24小時監測,加強對房前屋后、公路高陡邊坡、水利設施等地質災害易發地段的監測、巡查。當地人民政府要迅速做好受威脅人員的撤離、財產轉移和重要設施的保護工作;緊急情況時,可以強行組織避災疏散。

4、縣、鄉鎮人民政府,安厚農場,工業園區管委會要成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隊伍,備足必要的防救物資,制定防救方案,特別是臨災前的人員轉移方案,要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處置及時、轉移有序。

(六)搶險救災

災情發生后,各級人民政府應立即啟動《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年編制),組織、指揮搶險救災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迅速查明災害類型、范圍、規模、發展趨勢,圈定危險地段,加強監測,做好搶險救災的技術指導工作。搶險救災隊伍要迅速進入現場,搶救受災人員與財產。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分工及時做好搶險救災的相關工作。必要時可請求當地駐軍給予支援;可根據需要在搶險救災區域范圍內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搶險救災工作要切實做到防范有效、轉移迅速、救治及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七)完善地質災害報告制度

各級各單位應完善地質災害報告制度,做到信息暢通、及時、準確,為防災救災的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1、地質災害報告的時間要求

(1)發生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縣國土資源局接到災情險情報告后,應立即向縣政府報告,由縣政府立即向市政府和市國土資源局報告,同時速報省政府和省國土資源廳。在處置過程中,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直到應急處置工作結束。

(2)發生中型、小型地質災害,縣國土資源部門應立即向縣政府報告,由縣政府立即向市政府和市國土資源局報告,同時向省政府和國土資源廳報告。在處置過程中,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直到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并按照有關規定將調查處置情況上報省國土資源廳。

2、地質災害報告的內容要求

(1)速報報告:負責報告的單位應當根據掌握的災情信息,詳細說明地質災害發生的地點、時間、傷亡和失蹤人數、地質災害類型、災害體的規模、地質災害成因和發展趨勢等,同時向主管部門提出采取的對策和措施。

(2)應急調查報告: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結束后,應當及時提交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報告。報告內容包括:

①搶險救災工作

②基本災情和險情

③地質災害類型和規模

④地質災害成災原因,包括地質條件和引發因素(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

⑤地質災害發展趨勢

⑥已經采取的防范措施及效果

⑦今后防治工作的建議

(八)《防治方案》的實施

1、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

建立單位行政主要負責人對本轄區、本系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制。成立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具體領導和協調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立和完善群專結合的監測體系和以縣為單元的縣、鄉鎮(場、區)、村(居)、災點的群測群防網絡,形成縣、鄉(鎮)、村、災點地質災害防治預警系統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聯系網絡。

2、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度

(1)地質災害年度防災方案制度

(2)地質災害巡查制度

(3)地質災害監測制度

(4)地質災害預報制度

(5)地質災害報告制度

(6)地質災害防治值班制度

3、加強監督,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執法力度

各鄉鎮(場、區)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地質環境的管理,嚴格建設項目的審核審批,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杜絕人為工程活動加劇引發地質災害的行為。因違反規定而發生地質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追究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責任。

4、地質災害防治經費

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治理費用,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承擔。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的防治經費,在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權的基礎上,分別列入中央和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預算。危及受災主體較單一的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由受災主體單位承擔。

5、加強宣傳,提高干部群眾的防災意識

各鄉鎮(場、區)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和培訓,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宣傳教育,組織縣、鄉(鎮)、村有關人員進行培訓,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提高各級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和公眾的防災減災的意識與能力。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激情综合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 | 免费色在线 | 一木道一二三区精品 | 日日人人 | 伊人五月婷婷 |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 激情a| 欧美视频第一页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 |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 新男人天堂 | 四虎影库网址 | com激情影院 | 中文字幕无线精品乱码一区 | 羞羞网站在线看 | 欧美性色生活片 | 激情伊人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 | avtt一区| 欧美成人伊人久久综合网 | 在线视频福利 | 自拍视频区 |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 欧美日批视频 | 麻豆传煤入口麻豆公司传媒 | 成人在线日韩 | 免费免费啪视频在线观播放 | 伊人久久婷婷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 性视频网址 | 亚洲国产99 |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 | 自拍偷拍第一页 | 羞羞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