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加強林業碳匯項目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發展碳匯林業,利用森林的碳匯功能減排,操作成本低,容易實施,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有效最經濟的減排途徑。碳匯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具有前瞻性、國際視野的朝陽產業和公益事業,是林業發展面臨的新的歷史機遇。為順利推進我市碳匯林業的發展,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碳匯林業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生態”的總體思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以增強森林碳匯功能、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積極發展碳匯林業,提高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固碳能力,充分發揮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功能和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實施原則
1、堅持政府推動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指導、協調作用,積極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碳匯造林,為碳匯林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2、堅持擴大森林面積與提高林分質量相結合。通過林業碳匯項目,在進行碳匯造林增加森林面積的同時,也通過加強森林經營管理和開展低產低效林改造,有效提高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3、堅持積極爭取國際、國內資金為主,自籌資金為輔的原則,多方籌集資金發展林業碳匯事業。
4、堅持引進項目層次先簡單后復雜、項目實施先易后難的原則,確保項目申報一個實施一個、實施一個成功一個。
三、工作內容
1、培訓人員,學習考察
碳匯林業對我市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為了盡快掌握碳匯林業的有關知識,應加強碳匯林業知識培訓。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培訓碳匯林業相關人員。一是邀請上級專家進行碳匯林業知識講座;二是派出相關人員到外地參觀考察學習;三是舉辦各種碳匯林業培訓班。
2、啟動碳匯造林試點
通過碳匯造林試點,探索與國際接軌,并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森林碳匯計量監測方法,為測算不同區域、不同模式、不同樹種的營造林碳匯提供技術支撐和科學依據,探索社會資金參與公益造林的林業投融資機制改革,為全面推進碳匯造林積累經驗。
3、廣泛宣傳,提高公眾參與碳匯林業的意識和能力
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大力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及林業碳匯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企業及社會公眾關注林業碳匯、參與碳補償、消除碳足跡的社會責任感與熱情。樹立低碳理念,倡導低碳生活,打造低碳市場。提高公眾造林固碳意識,促進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積極參與以積累碳匯為目的的造林和森林經營活動。動員全市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帶頭捐款,用于營造碳匯林。動員高排碳企業在通過技術手段節能減排的同時,捐資造林增匯,抵消企業碳排放,樹立企業形象,體現企業社會責任。鼓勵和支持市民參與溫室氣體減排的志愿行動,倡議捐資造林,固碳釋氧,造福人類。大力開展碳匯林認養、營造各種類型的碳匯紀念林等活動。將義務植樹基地與林業碳匯項目結合,充分利用每年的義務植樹節大力宣傳碳匯。倡議通過植樹建設低碳家庭、低碳社區、低碳學校、低碳公司、低碳企業、低碳城市等,開展“少開一天車,多種一棵樹”等活動。
4、大力開展碳匯造林,積極爭取國際、國內林業碳匯項目
各鄉(鎮、街道)要在二類資源調查的基礎上,篩選出適合碳匯造林和森林經營的土地資源,匯總后,向上級申報項目,以爭取國際、國內林業碳匯項目。
5、建立林業碳匯監測體系
應對氣候變化的林業碳匯活動,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與專業性。特別是清潔發展機制下的林業碳匯項目,從造林地選擇、施工方法、計量、核證等都有嚴格的程序和規定。為了保障林業碳匯項目的順利實施,一是建立一支林業碳匯計量和監測隊伍;二是建立林業碳匯監測體系。
6、編制全市碳匯林業發展規劃
編制全市碳匯林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建設規模、建設內容、進度安排、資金籌措、政策保障等,以指導全市林業碳匯工作的開展。
7、建立碳匯交易平臺
通過市場交易,為有意林業碳匯交易的企業、個人以及森林經營者建立一個交易平臺。企業為了完成減排指標,可以通過自身的技術改造實現節能減排,也可以通過碳匯交易市場購買碳排放指標,還可以通過碳匯交易市場購買碳匯額度,用于列抵企業的減排額度。森林經營者經營的森林,通過相關部門的計算、核證,其碳匯量也可以在碳匯市場上出售,以實現其效益。
四、實施步驟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并結合我市的特點,我市的碳匯林業建設分以下幾步實施:
1、準備工作階段(2011年6月—2011年12月)
成立管理機構、制定工作方案、考察學習、舉辦培訓班、廣泛宣傳、項目策劃、項目申報。發動木材加工企業捐資用于營造碳匯林。
2、試驗示范階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爭取國內外林業碳匯項目,通過項目實施積累經驗并作示范。啟動碳匯造林項目。
3、全面推進階段(2013年1月起)
積極申報林業碳匯項目,廣泛宣傳林業碳匯,全面發動全社會參與碳匯活動。建立林業碳匯監測體系,建立碳匯交易市場。
五、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
為了加強對林業碳匯工作的領導,成立林業碳匯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財政、林業、環保、國土、水利、交通運輸、礦管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林業局。
領導小組對有關林業碳匯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著重解決林業碳匯政策的制定和落實、碳匯項目的申報、碳匯資金的籌措、人員的培訓、宣傳發動等。
2、政策保障
制定相應的碳匯政策和規定。鼓勵企業捐資造林增匯,志愿減排。企業通過捐資綠色碳匯基金用于碳匯造林,可以獲得碳信用,抵消其相應的排放,并可以在其產品上加注標記,以展示綠色企業形象。鼓勵企業除通過自身技術手段減排外,也可以通過碳匯市場購買碳匯或捐資碳匯基金用于列抵部分減排指標。對木材加工企業,可以規定每年必須在利潤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營造工業原料性質的碳匯林,或捐資綠色碳匯基金,或在碳匯市場中購買碳匯。對于社會大眾,鼓勵捐資綠色碳匯基金,參與碳補償,消除碳足跡。單位與個人擁有汽車的,鼓勵捐資碳匯基金,以消除汽車碳足跡,當捐資達到一定量時,可以發給汽車車貼,以展示其綠色行車理念。企業用于捐資或購買碳匯的資金可以免交企業所得稅,個人捐資部分可以免交個人收入調節稅。參加綠色碳匯基金的企業和個人,政府將頒發相關證書、出具捐資憑證并給予宣傳表彰。
3、資金保障
在積極爭取國際國內林業碳匯項目資金的同時,多渠道籌集林業碳匯發展基金。通過廣泛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踴躍捐資,同時在政策上、制度上保障資金的來源。重點鼓勵高耗能、高排碳企業捐資造林,如礦山、交通、物流、木材加工企業等。
加強對碳匯林業項目資金的管理。堅持公開、透明原則。規范資金使用,加強監管,建立碳匯資金專戶、實行專款專用。
4、技術保障
由于林業碳匯活動技術要求高,程序復雜,要求嚴格,需要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1)加強林業碳匯的培訓,培養一批懂政策、懂技術、懂管理的林業碳匯專業技術隊伍。
(2)建立林業碳匯監測體系。
(3)加強研究,跟蹤國際國內林業碳匯政策及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