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鎮勞動力培訓補貼實施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完善我區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機制,增強培訓實效性,提高參訓積極性,促進各類勞動力充分就業,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實施意見》、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補貼對象
勞動年齡段內的:
(一)具有本區戶籍的城鄉各類勞動力;
(二)在本區各類用人單位就業的外地農村勞動力。
二、補貼類型和標準
(一)證書培訓補貼
1.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市職業技術培訓證書》的,補貼300元/人;
2.取得初級《職業資格證書》的,補貼500元/人;
3.取得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的,補貼800元人;
4.取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補貼1200元/人;
5.取得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補貼1500元/人;
如參加培訓的工種屬本區緊缺工種,取得初級《職業資格證書》的,補貼標準最高上浮50%。對特別緊缺工種,培訓費給予全額補貼,但最高不超過3000元/人。
緊缺工種、特別緊缺工種,每年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情況適時公布。
(二)創業培訓補貼
本區勞動力參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的創業培訓,并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培訓費全額補助。
(三)困難群體培訓補貼
本區失業人員、被征地人員和享受低保待遇等人員,參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的職業指導、公益性崗位培訓,培訓費全額補助。
(四)培訓生活補貼
本區戶籍的農村勞動力參加證書培訓,在給予培訓費補助的同時,給予一次性生活費補貼。標準為: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300元;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市職業技術培訓證書》的150元。
(五)職業技能鑒定費補貼
參加就業準入工種首次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給予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費補貼。
三、課時要求
(一)《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市職業技術培訓證書》培訓時間不少于24課時;
(二)《職業資格證書》培訓時間不少于48課時。
(三)不同工種、不同類型培訓的具體課時,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課程難易程度每年確定一次,向各培訓學校公布。
四、培訓的組織實施
(一)建立規范有序的培訓機構資格準入制度。對承擔政府補貼培訓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要進行資格認定,每年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布具有資格的培訓機構,嚴格管理,規范操作。
(二)建立公開公平的招標培訓制度。所有的培訓業務都通過招標形式開展,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年度的培訓計劃,在具有資格的培訓機構(企業培訓基地)中招標確定,落實培訓任務。
(三)建立形式多種的自主培訓制度。
1.勞動者自主選擇培訓。列入培訓補貼范圍的各類勞動者,可到所在鎮鄉、街道接受培訓指導和資格審核,并在全區范圍內選擇定點培訓機構,參加相關課目的培訓。在考核合格、獲得相關證書后,按相關標準給予培訓補貼。
2.企業自主培訓。
有條件的規模以上企業,可申報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利用企業的師資、設備、場地等資源,組織本企業職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培訓。無條件自行組織培訓的企業,可委托有資格的培訓機構進行“校企合作”,培訓人數占該培訓機構當年的中標數。
企業培訓基地開展補貼范圍內培訓,每年初須向區人力社保部門報批全年的培訓計劃,具體培訓人數通過競標確定。培訓合格人員(包括通過“校企合作”形式培訓的職工)僅享受證書類培訓補貼,不享受生活補貼。
(四)建立嚴格規范的技能鑒定制度。證書類培訓的鑒定考核由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組織實施,每年制訂出考試計劃,一般實行全區統考。鑒定合格后核發《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市職業技術培訓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作為享受培訓補貼的前置條件。
(五)建立規范的補貼支付制度。
參加證書培訓的勞動者,報名時須向定點培訓機構預付一定數額的培訓費,預付額不能少于培訓補貼額的50%(失業人員、被征地人員、低保人員不少于補貼額的25%)。考試合格、取得證書后,由區人力社保部門按培訓補貼額的50%(失業人員、被征地人員、低保人員按培訓補貼額的25%)以及生活費補貼直接補給參訓者,將其余的培訓補貼額核撥給培訓機構。本區勞動力創業培訓,以及失業人員、被征地人員、低保人員參加職業指導、公益性崗位培訓的,參訓者不需先期支付培訓費,培訓補貼全額核撥給培訓機構。
企業培訓基地培訓、“校企合作”培訓,所涉補貼由區人力社保部門按標準核撥給企業。
定點培訓機構或企業培訓基地如在今后區人力社保局培訓質量監管考核中,發現培訓不到位、操作不規范、考核不達標的,將視情節輕重扣減支付給培訓機構的補貼。
城鄉勞動者一年內只能享受一次培訓補貼。外地農村勞動力培訓、鑒定費補貼先由中央就業專項資金按外來務工人員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列支,不足部分由區就業專項資金補足。其余各類對象的各項培訓補貼全額由區就業專項資金支付。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政策宣傳,營造培訓促就業的良好氛圍。各鎮鄉(街道)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重視,貫徹落實好政府的補貼政策,把這項工作放在促進就業、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高度來抓緊抓好。要采取多種形式、做好培訓補貼政策的宣傳,引導廣大勞動者積極參加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倡導廣大用人單位主動參與技能培訓,增加用工儲備。
(二)加強監督管理,切實提高技能培訓的實效性。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做好職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管理工作,加強對培訓質量的監管,對定點學校的認定、培訓工作的管理、補貼經費的撥付等都要制訂相應的配套政策和實施辦法,確保技能培訓的實效性。區財政部門要確保政府的各項培訓補貼及時到位,并對補貼績效進行評估。各鎮鄉、街道政府要落實專門工作力量,做好培訓對象的資格審核(含村、社區)和培訓過程的監督檢查工作,共同把握好培訓質量關。
(三)加強審核把關,確保補貼資金合理使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加強就業專項資金的管理,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就業專項資金用于培訓補貼的有關規定,規范培訓補貼資金的審核撥付,強化財務管理和資金監管。區審計部門要定期對培訓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確保補貼資金安全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