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水稻育秧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區糧食生產工作會議精神,部署2014年全鎮水稻集中育秧及水稻高產創建工作,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推進“單改雙”、控制水稻直播、遏制耕地拋荒和提升生產水平為主要目的,以種糧大戶、育插秧專業戶(公司)、專業合作社、村組為育秧主體,集約土地、技術、勞力及資金等生產要素,建立完善“行政推動、市場帶動、補貼促動”運行機制和“全統”及“統分結合”組織形式,更廣泛更深入地開展以拋秧、機插秧為主的集中育秧示范,著力推進雙季稻生產,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二、目標任務
2014年水稻集中育秧將在全鎮范圍內推廣,全年完成水稻集中育秧面積3.24萬畝,力爭早稻全部完成任務。根據各村的糧食生產實際情況,將集中育秧任務分配到各村(具體任務見附表)。
三、實施內容
(一)統一品種
全鎮早稻選用抗性和適應性好的高產品種湘早秈45號,湖區晚稻選用中熟品種湘晚秈12號,山區晚稻岳優9113、五優308等中熟雜交稻品種,采用一個或多個集中育秧點集中采購一個品種,實行一片一種,引導集中育秧主體,統一采購質量有保證的種子,并預留種子樣品封存備查。
(二)強化服務
各村要組織集中育秧主體與農戶商定好集中育秧事宜,落實好集中育秧品種與面積,落實好集中育秧所需的竹弓、地膜、軟硬盤等物資,落實好“管理”制度,建立臺帳。各村要建立集中育秧主體面積臺帳,督促育秧主體建立集中育秧到戶面積臺帳,水稻集中育秧點要以“方便群眾、規避風險”為原則,一組或多組聯合設立集中育秧點,單個拋秧集中育秧點秧田面積以3-20畝為宜,單個機插秧集中育秧點秧田面積以1-10畝為宜,以便秧苗運輸和規避生產風險。各村要指導集中育秧主體與農戶的合同簽定工作。督促育秧主體建立生產檔案,農技站根據全鎮的集中育秧情況建立詳細臺帳。要指導育秧主體做好秧苗管護工作,防止秧苗損傷,組織搞好育秧農資的回收再利用,降低來年水稻育秧成本。
四、資金投入與補貼標準
全鎮完成3.24萬畝水稻集中育秧,對其中2.8萬畝進行補貼,補貼標準為每畝秧田700元。
五、主要措施
(一)強化宣傳培訓
組織召開村組干部、種糧大戶會議,廣泛宣傳發動。通過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印發傳單、借助電視、報刊、網絡、廣播等形式開展宣傳,使示范點的農戶充分認識到水稻集中育秧工作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協助集中育秧工作。開展集中育秧技術骨干培訓,確保集中育秧技術要求上有保障。
(二)強化檢查驗收
育秧面積要求:由區對2.8萬畝的補貼面積進行驗收,各村力爭早稻一季完成全年集中育秧任務,因特殊情況未完成的要求晚稻完成。單個拋秧集中點秧田面積要求在3畝以上,單個機插秧集中育秧點秧田面積要求在1畝以上。
育秧面積核定辦法:經區農業局集中育秧面積核定領導小組,丈量核實集中育秧面積。經檢查驗收,按實際面積計算補貼資金,到集中育秧主體,并按每畝秧田50元的標準獎勵給各村作為工作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