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策性種植業保險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省財政廳關于2014年農業保險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州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方案》和3月7日全州政策性農業保險對接會會議精神,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國務院及省政府關于開展農業保險的相關文件精神,以保護受災農戶合法利益為目的,開展青稞、玉米、馬鈴薯、水稻和油菜5大農作物保險,積極探索特色農業保險,逐步建立規范有序、覆蓋全部農作物的農業保險長效機制。
二、工作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基本原則,完善創新機制,推進科學管理,提高農業保險強農惠農富農整體效能。
三、工作方案
(一)保險品種
根據中央及省有關政策規定,種植業為青稞、玉米、馬鈴薯、水稻和油菜等5大作物。
(二)保險金額和費率
水稻、玉米保險單位保額由300元/畝提高到400元/畝,保險費率降為5.25%,單位保費每畝21元的標準不變;油菜保險單位保額由280元/畝提高到300元/畝,費率由5.5%降低為4%,單位保費由每畝15.4元下調到12元;馬鈴薯單位保額350元/畝,保險費率6%,單位保費每畝21元;青稞單位保額200元/畝,保險費率6%,單位保費每畝12元;
(三)保費補貼政策
種植業保費補貼政策為:中央財政補貼40%,省財政補貼18%,州財政補貼8.5%,縣財政補貼8.5%,農戶自繳費25%。
(四)財政保費補貼資金撥付和管理
各縣財政部門應根據補貼險種的承保面積、保險費率和補貼比例,測算中央、省級、州、縣各自應承擔的保費補貼數額,編制保費補貼年度計劃,將財政保費補貼資金納入當年年度財政預算,當年補貼資金如有結余,結轉下年度使用,并相應抵減下年度預算安排,財政部門對保險經營機構撥付的補貼資金實行“按實補貼、一年一結”多退少補,據實結算,保費補貼資金實行財政直接支付,中央和省級財政承擔的保費補貼資金,由省財政直接將補貼資金預撥到保險經營機構開設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財政補貼資金專戶”,地方財政配套的保費補貼資金由州、縣財政直接劃撥保險經營機構。
各縣財政部門要加強對保費補貼資金的監管,確保補貼資金專款專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要建立定期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對補貼資金的監管力度,確保保費補貼資金的專款專用,對補貼資金的運行情況和使用效果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作為調整下年度保費補貼額度的基本依據,堅決杜絕弄虛作假,提供虛假材料騙取保費補貼資金的現象發生。
(五)保險區域劃分
根據中央惠農政策的要求和2014年3月7日全州政策性農業保險對接會議精神,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力爭全州實現農業保險全覆蓋。各保險承辦機構按照以下區域組織開展保險業務: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州分公司負責與瀘定縣、丹巴縣、九龍縣、爐霍縣等4個縣簽訂保險協議,預計承保239817畝農作物,其中:青稞48695畝、玉米108957畝、馬鈴薯50495畝、油菜25283畝、水稻6387畝;中華聯合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州中心支公司負責與道孚縣、縣、色達縣、石渠縣、新龍縣、白玉縣、德格縣等7個縣簽訂保險協議,預計承保374620畝農作物,其中:青稞291556畝、馬鈴薯56551畝、油菜26513畝;中航安盟財產保險有限公司負責與康定縣、雅江縣、理塘縣、巴塘縣、鄉城縣、稻城縣、得榮縣等7個縣簽訂保險協議,預計承保310510畝農作物,其中:青稞163087畝、玉米66816畝、馬鈴薯59942畝、油菜20665畝。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推進農業保險工作是一項事業農業長足發展和農民切實利益的大事,各縣要在全州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政府分管負責人為組長,財政、農業、金融部門和保險公司負責人為成員的縣級農業保險聯合推進領導小組,統一制定各縣具體的實施方案,切實做到措施到位、責任到人,確保全州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順利推進。
(二)加大宣傳力度
政策性農業保險是黨的一項惠民工程。各級各部門、各相關保險機構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群眾工作全覆蓋,針對農業保險特點和農民群眾的需求,廣泛宣傳農業保險政策,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保險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以及開辟專欄、張貼標語、上門入戶等多種形式,講解保險形式、賠償標準、責任范圍等相關政策,讓廣大農牧民真正感受到農業保險的意義和作用,使農業保險深入人心,從而提高農民群眾自愿參保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