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氣象局內部控制規劃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推動我局開展內部控制規劃工作,加強工作溝通與信息共享,提高單位管理水平,現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健全機制
內部控制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非常緊迫的工作任務。為切實加強對我局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抓好《內控規范》的貫徹實施工作,我局成立內部控制規劃領導小組。本局內部控制規劃領導小組由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副局長、紀檢組長任副組長,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局辦公室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本局內部控制規劃工作的組織實施及政策指導、培訓學習、信息報送和咨詢服務,實行定期例會和重大事項臨時會議制度,幫助解決內控制度規劃和執行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統籌規劃,全面實施
內控規劃是源頭治腐的重要抓手、履職能力的重要體現和管財理財的重要基礎。通過單位內部控制規劃的貫徹實施,夯實我局各項基礎工作,增強政治規矩意識,保持頭腦清醒,充分認識內控規劃的深刻意義;強化工作推進舉措,加強領導,精心部署,按規定動作完成內控規劃各項任務;嚴格執行財經制度,依法依規理財,確保內控規劃各項措施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我局內部管理水平。
各部門、單位要從七個方面把握內控規劃與實施的具體要求:“一個時限”即確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實施工作;“兩個層面”即重點加強對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三個目標”即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合理保證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算腐敗,“四項原則”即全面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制衡性原則、適應性原則;“五大業務”即在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業務、資產業務、規劃項目業務等5個方面實現全面控制;“六個步驟”即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七種方法”即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內部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資產保護控制、會計控制、單據控制、信息內部公開。
三、明確任務,按時完成
召開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實施動員布置暨培訓大會,組織學習財政部、省財政廳和市、區財政局有關文件精神,系統培訓內部控制工作內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各部門、單位以現有職責范圍內的經濟業務活動為基礎,根據現有工作制度和業務內容進行全面梳理,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要求,進一步完善經濟業務流程,形成規范的經濟業務流程目錄。同時,在流程梳理的基礎上,按照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指標體系,結合管理現狀,開展經濟活動的風險評估工作,識別潛藏的經濟活動風險點,形成符合各部門、單位實際情況的風險清單和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自評報告。
四、加強評估,強化監督
開展自我評價和績效評估,加強內部控制監督檢查,是內部控制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
1.建立內部監督和評價機制。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和自我評價制度,及時發現問題、漏洞并加以解決、控制,將內部監督、自我評價與干部考核相結合,采用適當方式予以內部公開。
2.納入年度績效評估與考核。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將作為各部門、單位年終考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進一步推動本局內部控制規劃。
3.強化外部監督。各部門、單位要加強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形成監督合力,既對內部控制實行專項檢查,又結合日常工作開展檢查,充分利用各部門、單位出具的自我評價報告,提高財務管理和審計的效率和效果,接受監督,并將監督檢查結果、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情況作為安排財政預算、實施預算績效評價與財務規劃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