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質監局文化科技衛生活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傳播和諧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根據縣委宣傳部的統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結合企業實際,特制訂2012年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三貼近”,緊緊圍繞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把工作落實到幫助農民轉變觀念、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上,落實到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上,落實到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上,拓寬服務渠道,注重基礎建設,增強實際效果,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二、活動內容及實施舉措
2012年,質監局“三下鄉”活動的思路是:要在廣泛開展下鄉為民服務、做好面上工作的基礎上,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部門聯動,形成合力,以點帶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開展,主要活動是:
(一)“兩節”期間的集中活動
1、以科室為組別分成7個小組,由分管領導帶隊,深入全縣18個鄉鎮百家企業征詢服務意見,解決企業生產中存在的技術難題。(全局各科室負責)
2、組織開展到前兩年結隊幫扶村塔山鎮徐康邑村進行標準化種養殖技術指導;(標計科、辦公室負責)
3、組織有關人員到“聯創共建”單位勝利街社區開展送溫暖活動;(局黨組、辦公室負責)
4、在縣影劇院廣場或時代步行街開展質量宣傳咨詢活動,現場組織執法人員及技術人員進行假冒偽劣商品鑒別,現場發放宣傳資料,接受政策、法規咨詢。(局各科室負責)
5、組織計量服務人員深入集貿市場對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免費檢定,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標計科、計測所負責)
6、組織開展義務獻血活動及志愿者服務活動;(全局職工)
(二)集中下鄉活動
1、計劃在春節后、夏種及秋收之時組織開展三次規模較大的“打假進鄉村,檢測服務到田頭”活動。(時間分別為3月、6月、10月。)充分發揮質監部門的職能作用與技術優勢,扎實開展農資執法打假、質檢服務、法律宣傳“三下鄉”等系列行動,進一步規范我縣農資市場秩序,加速普及農業標準化,增強廣大群眾維權意識,建立健全長效監管與服務機制,切實維護好農民利益,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稽查大隊、質檢所、計測所)
2、一是開展各種季節性、應節性商品檢查。檢查對象為①農資類:農藥、化肥、種子;②食品類:飲料、桶裝水、雪糕、腐竹等;③玩具類:兒童玩具。檢查內容為①標識,②相關證件,③內在質量。二是開展各種專項執法檢查。主要檢查:生產許可證產品檢查。建筑材料主要檢查:建筑用鋼材、塑鋼門窗、涂料等。食品檢查。強制性認證產品主要檢查:電視機、開關、涂料、電線、電纜、玩具等。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檢查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的生產許可證及其產品質量。服裝。農資打假專項行動。檢查內容為檢查相關證件及內在質量。
(稽查大隊、質檢所、計測所)
3、開展計量專項執法檢查。主要檢查①瓶裝煤氣。②定量包裝商品(電線、電纜)。③計量器具(臺秤)。④電能表。⑤集貿市場。檢查內容為偽造數據、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
(稽查大隊、計測所負責)
4、于2012年3月14日或15日上午,組織有關職能處室的工作人員,部分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機構的技術人員和專家,以及名優產品生產企業在縣影劇院廣場舉辦現場宣傳、咨詢服務和受理投訴舉報等活動。(質檢所、計測所、稽查大隊負責)
5、于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組織開展“質量月”活動。一是強化多方位宣傳,營造“關注質量”良好氛圍。二是舉辦現場宣傳咨詢服務活動。三是開展質量服務系列活動,促進企業質量提升。四是深入農戶新居,免費開展“清新居室”活動。(局各科室)
(三)深入農村,深入基層,實施“八送”舉措。
一是通過送文明,助農。實施城鄉共建活動,局專人派駐結對村進行技術指導幫扶,以聯感情、引路子、上項目、教技術、傳本領為重點,努力增強農民群眾文明發展意識和能力,認真開展送文明活動,引導幫助農民走文明發展之路。并協調、加強和活躍派出單位與基層黨組織之間的聯系交流互動。
二是送服務,扶農。充分發揮職能優勢,著力從質量技術監督方面為農村中小企業提供真心、真情、真需、真實服務,扶持農村企業發展。一找準需求。對全縣農村企業進行分類排隊,主動走訪,掌握企業服務需求。對規模企業以指導性為主,對中小企業以幫助性為主,對非故意違法企業以幫助整改為主。對新辦企業,項目一開始就緊跟上去,免費幫助指導完善有關手續,申辦相關證照,促進盡快達產達效。二免費服務。計量方面,開展“關注民生、計量惠民”活動,組織計量人員走進農村市場、醫院、社區鄉鎮和眼鏡店,確保直接關系到老百姓購物、就醫等方面的計量器具準確,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三延伸服務領域。結合自身職能和技術優勢,積極主動,耐心熱情地為農村中小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加強質量管理的業務培訓、工作指導、資料整理、信息跟蹤、申報辦理等方面的服務,指導企業做好采標、認證等企業發展的基礎工作。
三是送安全,保農。認真抓好食品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兩個安全”,保證人民身體健康。
四是送標準,惠農。加強實施“標準惠農”工程,不斷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業標準化,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按照“建立標準體系,培育產業龍頭,創立市場品牌,帶動產業發展,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農業標準化工作機制,增強工作合力。加大示范基地建設力度,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今年著重在推進墩尚泥鰍高效養殖及沙河“豬-沼-菜”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上面做好文章,不斷放大示范區效應。并通過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全縣范圍內采用集中授課、現場會、大戶示范、田頭指導等形式,層層開展培訓指導,確保收到良好效果。
五是送法制,護農。依法加強質量監管,積極維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保證農民切身利益不受損害。組織執法人員向村民宣傳產品質量法、計量法、標準化法等專業法律知識,以及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真假辨別常識,米面油鹽等計量的C標志和質量安全的QS標志識別等知識。同時,堅持開展小化肥、地條鋼的長效監管及對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的重點產品專項檢查工作,并繼續建立完善省際區域聯合打假協作制度。嚴厲打擊生產和銷售假農資、假化肥等違法行為,重點涉農案件的打假力度,進一步整頓和規范了城鄉市場經濟秩序。
六是送技術,興農。充分發揮各方面專家作用,開展經常性的技術服務咨詢工作,振興農村經濟。一為農業生產送技術。通過扎實開展各類技術宣傳咨詢服務工作。重點對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真假辨別常識,米面油鹽等計量的C標志和質量安全的QS標志識別等知識進行講解說明,做到耐心交流,熱心服務。二為農村外出打工人員送技術。強化質監系統服務功能,全面提升對農村發展的技術服務能力。不定期舉辦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電焊工、鍋爐使用、叉車駕駛、產品檢驗等實用專業技術培訓班,讓經過培訓取證的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取得相應資質,提高打工技能。支持鼓勵農村富余人員外出打工或者在外地創辦企業,發揮自己專長,為家庭和社會帶來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為農村企業送技術。充分發揮質檢系統人才、技術和信息優勢,加強技術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積極面向企業開展技術支持、認證認可、信息服務、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等服務,督促、引導企業從源頭上抓產品質量。幫助企業加強產品質量檢驗人員學習培訓工作,幫助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和專業人員培訓,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七是送“名片”,富農。緊密結合資源優勢,做好兩張名片,一張是“地理標志”名片,一張是“名牌產品”名片。從發展農村縣域經濟的角度來看,地理標志產品將質量象征和文化精品同商品一起推向市場,是一張可迅速提升地方知名度的響當當的“地區名片”。我們要在去年成功申報梭子蟹國家地理標志的基礎上,乘熱打鐵,深入調研,推進其他特色產品的地理標志保護申報工作,以地理標志這種知識產權為紐帶,以一個或者多個企業為龍頭,運用“地理標志+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專營店”等方式,將分散的農戶聚集起來,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的產業化、規模化。
三、活動要求
一要精心組織,科學安排。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實際,細化任務,明確職責,使活動有計劃、按步驟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
二要因地制宜,統籌兼顧。要把“三下鄉”活動列入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做到集中下鄉與經常性下鄉相結合,面上的服務與點的扶持相結合,下鄉服務與宣傳貫徹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相結合;下鄉服務為群眾辦實事相結合、與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結合、與業務工作相結合,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開展工作,努力創新“三下鄉”活動方法和途徑,使“三下鄉”活動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
三要講求質量,注重效果。“三下鄉”要在樹典型、出成果、搞示范上下功夫;要在幫助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引導和支持發展經濟上下功夫;要在解決群眾生產和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上下功夫。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推動各項工作健康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