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出口水果安全區建立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做好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進一步提高全縣蘋果質量安全,擴大出口創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省政府制定的《關于加快以蘋果為主的果業產業化建設決定》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出口水果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為基礎,以轉變果品產業發展方式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突出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通過示范帶動、技術推廣,逐步建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管理科學、產業化經營水平高、優勢突出的現代果品產業發展體系,實現蘋果生產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產品優質化、經營產業化、銷售品牌化的發展思路,確保鮮食蘋果及果產品出口穩步增長、果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二、基本條件要求
(一)符合省出口水果示范園建設標準。
(二)出口水果加工企業和種植基地規模要求。
1.出口水果原料種植基地較為集中,特色突出,并形成一定規模;
2.擁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可對創建工作發揮帶動作用;
3.出口水果加工企業質量安全自檢自控能力具備一定水平,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健全且運行良好,具有一定的出口規模。
(三)建立農業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允許使用、禁用或限用農業投入品目錄。
(四)建立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制,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專營或相關制度,杜絕我國和輸入國或地區禁止的農藥、化肥等在示范區內使用。
(五)對農業投入品依法進行質量安全檢查,對違法經營、經營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的依法予以懲處。
(六)示范區內應統一配備足夠數量的專職植保員,負責技術標準、規程的落實。
(七)制定實施教育培訓計劃,加強對示范區內企業技術、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保證人員素質。
(八)示范區內種植基地應按照GB/T20014《良好農業規范》標準的要求,制定相應的良好農業規范操作指南等技術規范,內容應包括:
1.環境控制要求;
2.種苗管理控制要求;
3.農藥、化肥管理控制程序;
4.種植管理控制要求;
5.疫情疫病控制規范;
6.出口水果原料生產管理技術規范;
7.殘留監控計劃;
8.員工安全監控要求;
9.異常情況應急措施。
(九)適時對示范區進行環境監測評估,保證示范區基地周圍無污染源。
(十)示范區內實驗室或借助外部資源能夠滿足出口水果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的檢測監控要求。
(十一)示范區內所有水果加工企業必須建立全面的質量追溯制度,實現從消費者到基地相關信息的追溯查詢。
(十二)建立示范區內所有水果加工企業和種植基地的質量檔案。
(十三)對發生問題的基地或水果加工企業,能夠及時預警,啟動緊急處置方案,進行風險評估,采取糾偏措施。
三、建設工作目標
(一)出口蘋果加工企業的原料100%來自經檢驗檢疫局注冊登記的出口蘋果種植備案基地,出口蘋果100%來自經檢驗檢疫局注冊登記的出口水果注冊加工企業。
(二)出口蘋果種植基地的農殘監控、水質檢測、疫情監測達到100%覆蓋。
(三)出口蘋果種植和加工實現標準化生產;基地推行良好農業規范(GAP)標準和認證,加工企業積極實施食品安全管理體系(HACCP)或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標準和認證。
(四)出口加工企業對敏感國家和地區出口,重點農殘項目快速檢測能力達到100%。
(五)出口蘋果種植備案基地100%設立標識。
(六)出口蘋果100%可溯源。
(七)出口蘋果國外通報率為0,退貨率為0。
四、工作任務
1.加快建設優質蘋果生產和加工基地
發揮果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在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以創建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為契機,加大投入,統籌規劃,實施龍頭帶動,積極推進蘋果有機認證、良好農業規范(GAP)、良好生產規范(GM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等標準化體系認證,引進先進生產技術,不斷提升蘋果生產基地建設和果品加工基地建設進程,努力打造一批競爭力強的鮮食果品銷售企業(合作社),提高蘋果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2.建立疫情疫病監測制度
根據《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管理規范(試行)》、《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要求,示范區建立疫情疫病監測制度及疫情阻截制度,制定疫情疫病監測計劃和防控措施,配備專職植保員進行疫情疫病監測和綜合防治指導,建立疫情疫病預警應急制度,對重大疫情疫病及時預警通報,啟動應急處置預案。
3.建立健全果園化學投入品控制制度
建立果園化學投入品記錄制度,詳細記錄果園投入品的名稱、類別、使用方法等內容;建立果園化學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允許使用、禁用或限用的果園化學品投入目錄;建立果園化學投入品監督檢查制度,組織開展果園化學投入品使用的監督檢查,杜絕使用禁用農藥行為,凈化農資供應環境,逐步建立果園化學投入品“產、供、銷、用、檢”全過程管理機制,為示范區建設創造良好的果園化學投入品用藥環境。
4.建立健全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生產管理、果品銷售等環節質量安全信息進行收集整理,逐步建立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的全過程可追溯制度。以果品出口企業為主體,在產地環境、種植、果園化學投入品采購使用、病蟲害防治與疫病控制、收獲、儲藏、運輸、加工、包裝、出口各環節建立可追溯制度。以農業化學投入品經營企業為主體,在果園化學投入品的采購、儲運、銷售環節建立可追溯制度。
5.建立健全果產品檢驗檢測制度
對現有檢測資源實施優化整合,針對示范區建設特點,建立蘋果、果產品檢驗檢測網絡,對出口蘋果和果產品的生產、加工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過程、無縫隙檢驗檢測,確保出口產品質量安全。
6.積極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社
積極發展果業合作社、果業協會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制定章程,規范運作方式,充分發揮農村經濟合作社上聯企業和市場、下聯農戶的紐帶作用。由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與果品加工出口龍頭企業簽訂生產、銷售合同,按照合同要求,統一為農民提供物資和技術,提高果實品質,促進我縣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7.建立健全企業誠信制度
廣泛開展道德、法律教育,進一步提高企業誠信意識、法律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建立示范區出口企業誠信檔案和產品質量信用記錄,定期評價、企業質量安全誠信信息,制定失信行為舉報、誠信信息甄別、被懲戒者申訴及復核、守信企業鼓勵和失信企業懲戒等制度,強化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逐步完善示范區企業質量安全誠信制度。
8.建立健全監控評估預警控制制度
農業、果業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制定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疫情疫病監控方案。配合省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做好出口食品農產品的監控檢測。其它各監管部門要根據監控檢測結果和質量安全狀況,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對農藥殘留等重大質量安全隱患及時預警通報,提出整改措施。各級鄉鎮、社區、街道辦要建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有效防止事件的蔓延和影響。
五、保障措施
1.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為確保創建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工作的順利實施,縣政府成立由主管副縣長任組長,縣政府辦主任、財政局局長、農業局局長任副組長,縣公安局、商務局、質監局、工商局、環保局、果業局、植保站等部門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果業局,由果業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示范區建設日常工作。各鄉鎮、社區、相關部門單位要成立相應工作組織,加強領導,細化責任,推動我縣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創建工作順利實施。
2.明確工作職責,強化協調配合
實施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參與。各鄉鎮、社區、相關部門單位要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形成創建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工作的強大合力。縣果業局要積極搞好基地的規劃工作,進一步擴大基地規模;同時要負責監管出口果品種植環節質量安全,定期調查分析創建國家蘋果質量安全狀況,指導出口果品生產基地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縣農業局負責管理、指導農業化學投入品使用,控制農藥殘留,組織普查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縣環保局負責監控果品產地環境監測;縣工商局、質監局負責建立健全流通環節商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依法管理農業化學投入品市場,打擊假冒偽劣商品,整頓規范蘋果包裝銷售市場,督促果品生產企業建立完善果品生產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制度,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快制定特色果品生產、加工標準,建立企業質量誠信檔案,完善質量信用與信息制度;縣公安局負責示范區建設區域的治安環境保障、行政執法等工作;縣財政局負責指導農業專項資金向示范區建設傾斜;縣植保站負責對果品疫情等檢查檢測、執法等工作,確保果品質量安全。
3.加強督查,嚴格獎懲
建立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獎懲制度,每年年底對各鄉鎮、社區示范區創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通報,對示范區建設工作開展有力、標準化基地規模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的鄉鎮、社區、村組和企業(合作社),特別是獲得“出口名牌產品”稱號或通過國外認證的企業(合作社)要給予獎勵;對工作不力、創建工作進展緩慢的要予以通報批評;對發生農殘超標預警事件,影響全縣果品、果汁出口,給我縣帶來負面影響的企業或組織,要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