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文化站整合建設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不斷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近年來,我區鎮和亭江鎮綜合文化站在條件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堅持經常性開展電影放映、法制宣傳、科技講座、文藝匯演、圖書下鄉等文化娛樂活動,在廣大農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鎮綜合文化站設施等條件缺乏,不能適應新形式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指導思想
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發展觀,著眼于增強黨在農村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基礎,著眼于維護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著眼于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農民文明程度。以完善服務條件和提高服務能力為重點,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增強服務,通過不懈努力促使鎮文化站設施得到明顯改善,活力得到明顯增強,文化服務水平得到較大的提高,文化服務網絡逐步健全完善,為滿足農民群眾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保障,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建設規模
根據鎮綜合文化站的性質、功能、工作任務,新建和擴建鎮綜合文化站(不宜建設在鎮政府辦公場所內),建設規模應不低于300平方米,并設有多功能活動廳、圖書閱覽室(藏書量達到5千冊以上)、游藝娛樂室、培訓輔導室、計算機室,室外有籃球場、健身路徑等活動場地、宣傳欄或黑板報等。可以利用現有的文化站、圖書室或老年活動室等進行整治、改善、拓展,形成多功能綜合文化站,成為資源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
綜合文化站功能
根據中辦,《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鎮綜合文化站室集圖書閱讀、廣播影視、宣傳教育、文藝演出、科技推廣、科普培訓、體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動于一體,服務于當地農村群眾的綜合性公共文化機構。具體職能:
a)對廣大群眾進行時政宣傳和政策法制教育;
b)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組織電影、電視、錄像放映活動;
c)利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舉辦各類文化藝術培訓班、科普講座、農計知識講座、輔導和培養文藝骨干;
d)開辦圖書館,組織群眾開展讀書活動;
e)收集、整理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促進鄉村特色文化發展;
f)指導和輔導村文化室、俱樂部和農民文化戶開展各種業務活動;
g)做好文物的宣傳保護工作;
h)受上級文化主管部門委托協助管理當地文化市場。
隊伍建設
文化站隊伍建設,要創新用人機制,化解基層文化隊伍人才短缺矛盾,不斷提高高基文化隊伍素質,不拘一格用人,不斷育人,有了政治素質強、業務水平高、梯次合理的文化干部隊伍,群眾文化才能正常開展。
1、文化站一般配備專職干部一至三名。實行職業資格制度,文化站新進人員要實行公開招聘的辦法,規范進入程序,吸收政治思想好、文化水平高的大中專畢業到文化站工作;
2、嚴格按照文化站性質、任務、特點,設置工作崗位,對工作人員實行崗位管理,做到“按需設崗、按崗聘用、競爭上崗、擇優聘用、嚴格考核”;
3、加強崗位培訓,建立和完善崗位規范,運用獎勵表彰等措施,完善現有人才隊伍的培養機制;
4、文化站專職人員在調離、辭退及借故他用時,要事前征得區文化主管部門同意。
管理運行
鎮綜合文化站受鎮政府領導,受區文體局檢查和指導,業務上受區文化館、圖書館的指導和輔導。隨著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的開展,區文體局、區文化館、區圖書館要圍繞新要求,集中人力,深入基層調研、實踐,探索新的輔導方法,培養骨干,促進農村群眾文化工作有新的突破。同時鎮綜合文化站要指導和輔導村文化建設和開展工作。
資金來源
我區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已列入區政府2008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經費要列入當地財政專項預算,并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逐步遞增。為補充撥款不足,確保鎮綜合文化站有適量的工作經費,要與發揮國家、集體、個人各種途徑加以解決,應鼓勵單位和個人在自愿原則下捐贈或資助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
建設進度
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