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農民培訓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居、社區):
2014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深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之年,更是我鎮加快轉型發展、統籌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之年。扎實做好農民培訓和轉移工作,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增強和提高農民創業創新意識和能力,培育新型農民,對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農村新社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本鎮轉型發展、統籌發展、和諧發展要求,以提升農民素質為目的,拓寬培訓項目,突出培訓重點,提高培訓質量;以促進就業為目標,深化和創新服務,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二、組織領導
為做好今年的農民培訓工作,鎮黨委政府同意成立農民培訓工作領導小組。
三、工作要點
(一)制訂計劃,提高培訓質量
1、制定切實可行的農培工作計劃。各村(居、社區)要從“二個轉變”的要求,即從適應性向戰略性、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查,制訂切實、有效的培訓計劃。鎮成校要根據鎮農培計劃方案的要求,切實抓好方案的指導和落實工作,并協助全鎮各村(居、社區)做好農民培訓工作。
2、提高培訓質量。堅持把獲證率作為衡量培訓質量的重要指標,要求培訓獲證率達到80%以上。證書包括職業資格證書、上崗證書、操作證書、合格證書等由鎮及鎮級以上鑒定管理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
(二)突出重點,增強培訓成效
1、把創業培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要著力推進農民創業培訓。要充分發揮現代化家庭工業發展靈活性的特點,做好現代家庭工業業主的培訓,促進現代家庭工業健康發展、蓬勃發展。要以農村青年為重點,加強創業技能培訓。以項目發展為龍頭,帶動低收入農戶、以農村大齡勞動力、留守婦女、殘疾人員等特殊群體,開展相應的技能培訓。積極開展種養大戶、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經營人員、農家樂經營者、專業合作社創辦領辦者、行業協會帶頭人、農產品經紀人的培訓,促進農業產業化健康快速發展。
2、繼續抓好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堅持“符合實際、具有實效、可以實用”的原則,圍繞我鎮區域經濟發展特點,以市場用工需求為導向,以促進農民穩定就業目標,增強就業競爭力為追求,切實有效地開展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結合當前企業轉型升級、農民工返鄉的實際,重視下崗返鄉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促進農民轉崗就業。
3、積極探索與新社區建設相對接的各類培訓。加強與有關職能部門聯系協作,突出文化、體育、社區服務等項目,把農民培訓融合滲透到新社區建設的各項工作中。以村兩委會班子成員、農村實用人才、村信息員和青年農民為重點,啟動實用信息技術培訓活動。
4、組織開展農民“雙證制”教育培訓。探索利用電大、農廣校、成校等途徑,著重對村干部、青年農民培訓開展“雙證制”培訓,使受訓農民既獲得專業技能資格證書,又取得成人學歷證書。引導參加農村預備勞動力培訓人員參加成人學歷教育。
(三)深化服務,提升工作水平
1、加強宣傳。充分利用多種宣傳工具、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加強對農民培訓和轉移工作的政策意見和典型事例的宣傳,擴大培訓影響,促進學習技能熱情。各村(居、社區)對農民培訓和轉移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要及時總結宣傳推廣。
2、促進農民培訓和轉移就業的對接。根據縣農培辦的統一部署,建設完善農民培訓信息管理系統,探索建立網上培訓就業供需對接平臺,開展培訓跟蹤服務。圍繞提高農民、轉移農民、致富農民,加強與用工企業的聯系,促進培訓轉移對接。充分發揮各類人力資源市場和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
3、加強調查研究,創新服務。各村(居、社區)要結合實際,加強調查研究,通過設計載體、搭建平臺,從服務方式、培訓模式、管理方式、體制機制等方面探索創新農民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不斷提高農民培訓和轉移工作水平。
四、培訓計劃
根據全縣2014年農民培訓工作會議的精神,我鎮2014年農民培訓計劃指標已經確定。全鎮全年計劃培訓農民總數為1956人,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200人,“雙證制”培訓48人,農村勞動力培訓600人,社區教育培訓1060人。現將全鎮農培指標經分解后落實到全鎮各村(居、社區),詳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