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強化工業統計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充分認識加強工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客觀全面的工業統計數據能夠反映工業發展的形勢;能夠揭示工業行業發展的深層次規律;能夠協助各級找到工業發展的比較優勢和不足;能夠檢驗工業階段性目標的實現水平。因此,做好工業統計工作,對于各級各有關部門及時分析工業經濟發展情況,掌握工作主動權,研究對策,推動工業經濟發展,進而促進整個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發展,經濟主體日趨多元化,統計調查對象數量不時增加,變化頻繁;局部企業尤其是局部招商引資企業統計法制意識淡薄,配合水平下降,瞞報、漏報、拒報統計資料的現象時有發生。工業統計面臨極為復雜的環境和困難,工業統計數據質量面臨嚴峻的挑戰。對此,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當前工業統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對工業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關心和重視工業統計基礎工作,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為開展工業統計提供必要的條件,帶頭遵守并督促檢查統計法律法規的執行,為工業統計工作發明良好的內外部環境。省正處在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當前。工業經濟已在國民經濟中處于主導地位,工業經濟的發展是省實現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重要保證。
(一)切實加強工業統計隊伍建設。各市、縣(區)統計局應配備與外地區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工業統計人員。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指導和督促轄區內工業企業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統計人員。配備專職統計人員;企業統計人員必需具備統計從業資格,持有統計從業資格證書。各級統計部門要加強基層統計人員業務培訓,建立企業統計人員備案制度。企業要堅持統計人員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確因需要變化統計人員工作的須報當地政府統計機構備案,并嚴格料理統計資料交接手續后方可調換。
(二)嚴格規范工業企業統計數據來源。企業上報的基層報表由企業統計員根據企業的原始記錄依照統計報表的要求據實填寫并簽名。單位蓋章,規定的時間內按規定順序上報給當地政府統計部門。各級統計部門必需以企業直接上報的原始統計報表為依據,堅決杜絕代填代報現象,凡由當地政府或經濟管理部門代填、代報的統計報表,一律視為無效報表。
(三)建立健全工業企業統計臺帳制度。原始記錄和統計臺帳是工業統計工作的基礎。建立健全工業企業原始記錄和統計臺帳,做到數出有據,使其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
(四)切實把好工業統計數據質量關。各級統計、財政、稅務、工商等部門要依法加強對基層工業企業特別是私營和改制企業統計、會計和業務核算的管理和監督。從多層面多角度加強工業統計數據質量控制。
(五)加快工業統計信息化建設。工業企業應根據統計工作的需要配備必要的計算機設備。統計人員熟悉計算機操作技術。督促企業落實好國家聯網直報工作的相關技術環境,積極推進聯網直報工作,為實現全面聯網直報做好準備。
(六)積極推進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統計方法制度是影響統計數據質量和統計工作效率的關鍵性因素。各級統計部門要嚴格依照國家統計局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統計制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方法制度改革的領導和協調,財政、發改、工信等部門在資金上要給予必要的支持。
(七)協同做好工業統計工作。各級工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監測。及時對應列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企業進行摸底、督促和檢查。國稅、地稅、工商等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依照工業統計工作的要求,及時、準確、全面地提供工業企業有關行政記錄資料。各部門制定涉及工業企業的統計調查項目,需報同級政府綜合統計部門審批;已納入政府統計范圍的統計調查指標,各部門不得重復布置調查,以減輕基層負擔,所需資料可由同級統計部門協助提供。
三、進一步加強對工業統計工作的監督檢查
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嚴禁授意、指使統計機構、統計人員甚至統計調查對象篡改統計資料,各地、各部門的負責人要帶頭學習《統計法》和《統計違法違紀行為獎勵規定》增強自身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假造統計數據。凡在統計數據上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要依法嚴肅處置。各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要嚴格失密制度和統計數據使用制度,對調查對象的個體資料和商業秘密嚴格失密。
開展多種形式的統計法律法規宣傳,各級統計部門要加強對基層企業貫徹統計制度、依法準確及時提供統計資料、設立統計機構、設置統計人員、建立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等情況的統計監督和執法檢查。提高企業負責人和統計人員學法、用法、守法的自覺性,從源頭上保證統計數據的質量。對虛報、瞞報、漏報、拒報統計資料的企業要嚴格依法查處。
四、進一步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與分析
密切配合,各級統計和工業經濟管理部門要加強協調?;ハ嗤▓笄闆r,著力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注意加強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縣市、重點園區運行情況分析,及時揭示工業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努力掌握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著力加強工業經濟統計分析,圍繞鄱陽湖經濟生態區建設、工業三年強攻規劃、工業園區產業聚集、過千億產業培育、工業和信息化融合、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等課題深入開展統計監測分析,為我省深入實施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加速農業大省向工業強省轉變提供優質統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