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公有制經濟統計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明確非公有制經濟統計的部門分工
非公有制經濟涵蓋的范圍廣泛,統計工作量大面寬,而目前尚無系統規范的統計制度和專業統計部門。為了適應我市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需要,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統計、工商、稅務、中小企業、非公經濟局等相關部門要明確分工、靠實責任,密切配合,努力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工作。按照現行統計制度和部門職責劃分,由統計局負責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的統計,工商局負責注冊非公有制經濟基本情況的統計,中小企業局負責非公有制工業基本情況的統計,國稅、地稅局負責非公有制經濟稅收的統計,非公經濟局負責未注冊非公有制經濟基本情況的摸底統計。各相關部門按時將非公經濟統計報表(見附表)中有關本部門的數據抄送非公經濟局,由非公經濟局匯總上報。
二、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制度
各縣(區)及相關部門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工作,盡快建立由非公經濟局、統計局、中小企業局、工商局、國稅局和地稅局六個部門對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報表進行聯合審查的制度。每半年由縣(區)非公有制經濟協調領導小組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研究協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有關問題,并對報表數據進行聯合審查。同時,為了確保非公有制經濟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科學性,按照統計部門有關規定建立抽樣調查制度,每年由非公經濟管理等部門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進行一次統計調查,核實重要統計指標數據。
三、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分析工作
為了確保統計報表和經濟運行分析的時效和質量,以便及時有效地提供利用,各縣(區)要堅持以下三項原則:一是及時性原則。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定期上報各類報表,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上報的要事先說明原因;二是準確性原則。報表中的各項指標應來源于企業原始記錄、統計臺帳、以及基層和相關部門的統計報表,對統計數據要認真核對;三是完整性原則。報表內容必須齊全完整,不能漏項和缺項,相關指標數據要符合企業生產經營的邏輯關系。具體要求如下:
1、報表報送時間。市、縣(區)各相關部門要在每個季度末次月3日前、年度日前、次年元月底前,分別將有關非公經濟季報、年末預報和年報報表數據抄送非公經濟管理部門。各縣(區)報表匯總上報市非公經濟局的具體時間和方式要求是:
(1)季報和半年報于本季度和半年次月6日前上報,上報方式為先電傳后郵寄。
(2)年末預報于每年12月25日前上報,上報方式為郵寄和傳真。
(3)年報于次年2月15日前上報,上報方式為郵寄。
各縣(區)上報和各部門抄送市非公經濟局的報表,必須有分管領導和報表填制人員的簽名或簽章。
2、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各縣要在正確判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勢的前提下,在半年和年末上報非公有制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及時反映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重視分析各產業、各行業的發展特點和趨勢,重點分析骨干企業、龍頭企業、支柱產業和新興行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綜合平時調研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提出發展建議,力求真實準確、有理有據。上報時間隨同半年報和年末預報同時上報。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市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工作事關大局,責任重大。各縣(區)一定要切實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工作的領導,把此項工作擺上位,抓上手。政府主管領導要親自過問和把關,及時協調解決好統計工作中的問題和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確保統計數據準確及時,工作信息互通互用。要重視鄉鎮統計機構建設,加強縣鄉統計人員的培訓,做到機構健全、人員落實、制度完善、責任明確,確保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工作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