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資打假活動管治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規范我縣農資市場經營秩序,決定從年月上旬起至6月30日止,在全縣范圍內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為確保專項治理行動取得實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八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和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這一主線,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促進農民增收這一重大任務,從健全履職盡責的工作機制入手,深化拓展保安全促增收的打假措施,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不斷規范農資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努力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工作目標
通過農資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按照“為農業執法、促農民增收”的行動主題,深入開展農資市場執法巡查、質量抽檢和檢打聯動工作,力促農資打假重大案件執法查處率達到100%,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基本形成,農資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農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農資市場監管,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
縣農業、工商、質監、供銷、物價等部門在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中,要管好源頭、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切實抓好種子、農藥、肥料、獸藥等農資市場的整頓,切實加強對國家禁用農業投入品的監管,保護農業生產安全和保障社會公共安全。
1、種子:以水稻、蔬菜種子為重點,突出種子質量抽查,嚴格品種審定,切實清理種子市場品種多、亂、雜的現象,杜絕轉基因水稻種子在本地銷售,嚴厲打擊假劣種子坑農害農違法行為。
2、農藥:以殺蟲劑、殺鼠劑、殺菌劑為重點,加強農藥質量和標簽的監督檢查。繼續開展禁用限用農藥專項整治,打擊非法經營禁用甲胺磷等5種高毒劇毒農藥,以及制售假劣農藥的違法行為。對檢查中發現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的甲胺磷等5種高劇毒農藥,要堅決沒收,依法查處,徹底清除甲胺磷等5種高劇毒農藥的安全隱患。
3、肥料:以復混肥料、葉面肥料為重點,開展肥料質量抽查,加強對肥料產品的登記證、包裝標識、宣傳內容的檢查,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肥料的違法行為。
4、獸藥:重點查處獸藥含量不足、標簽說明書不規范、非法生產獸用生物制品及違法制售假劣獸藥等違法行為,加大禽流感疫苗等重大動物疫病用疫苗質量監管和打假力度,嚴格執行獸藥經營者不得經營人用藥,對獸用藥品必須加蓋“獸用”標志,嚴厲打擊生產、經營、使用禁用獸藥違法活動。
(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相關規定,組織各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依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嚴格市場準入,加強生產、流通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1、加強對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與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密切相關的大宗食用農產品的例行監測和專項抽檢工作。以縣城區各農貿市場、超市、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為重點,組織對豬肉中瘦肉精、蛋品中蘇丹紅、蔬菜中農藥殘留和水產品中孔雀石綠等進行專項監督抽檢。
2、檢測項目(參數)主要是農產品中禁用藥物及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根據監督抽查結果,依法處理并及時有關信息。對違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種植業重點檢查蔬菜、茶葉、水果中使用禁限用農藥等行為;畜牧業重點查處飼料、養殖環節非法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禁用獸藥和蘇丹紅等化合物的行為。
3、對于抽檢結果不合格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堅決打擊違法經營和使用禁用獸藥、農藥、飼料添加劑和有毒化學品者。
(三)加強農資經營主體監管,開展農資經營主體資質審查
依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嚴格農資產品生產、經營資格的審查,對不具備生產、經營條件的,不得發放(換發)生產、經營許可證;對超范圍、超有效期生產、經營行為的,要堅決予以糾正。
(四)加強農資流通環節監管,規范農資經營行為
狠抓農資流通環節的管理,特別要加強農資專業市場和農資產品集散地進行清查,督促農資經營單位建章立制,嚴格執行農資經營的有關規定。種子、農藥、肥料、獸藥等農資產品,進出要建立臺帳,做到流向清楚、責任明確;售前有檢驗、售后有留樣備查。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各種審定、產品登記和批文制度,凡未經審定、登記、批準使用的農資產品一律不準在市場上銷售,不得進入農業生產領域。
四、時間安排
整治工作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第一階段:宣傳發動(年月上旬)
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召開全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會議,進行全面動員部署。營造整治氛圍,縣新聞中心要在縣有線電視上滾動播出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動態,各鄉鎮(場、區)要利用宣傳車、張貼標語等形式開展宣傳,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開展咨詢活動,縣農業、質監、工商、供銷等相關部門要深入各鄉鎮(場、區)開展農資現場免費檢測抽樣、展示真假農資產品實物和圖片、設立農資咨詢點等,提高群眾識假辨假能力。暢通投訴渠道,公布舉報電話、設立舉報信箱,確保消費者和執法單位之間的溝通順暢,以便及時有力查處各種坑農、害農的農資案件。
(二)第二階段:排查摸底(年月下旬至月上旬)
各成員單位要結合部門職能,對全縣所有農資經銷商進行排查摸底,重點排查群眾反映強烈、投訴較多的以及有違法違規記錄的農資經營點。對證照齊全的合法農資經營點進行登記造冊,對有問題的經營點進行分類、匯總,確定整治對象。各鄉鎮(場、區)要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提供違法違規線索,為下階段全面開展整治工作奠定基礎。
(三)第三階段:集中治理階段(年月中旬至月)
各成員單位要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采取聯合執法與分頭治理相結合方式,對違規違法情節輕微的案件,由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進行查處。對案情復雜、重大、影響惡劣的案件,應在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組織精干力量進行聯合執法。為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整治期間,農業、工商、質監等執法部門要在縣有線電視臺、報紙等相關媒體上曝光一批農資重大違法案件,形成強大的震懾和警示作用,提高監管效率和執法權威。
(四)第四階段:總結提高階段(年6月)
各成員單位要對前三階段工作中發現的農資市場存在問題進行逐一整改,并針對當前農資市場監管的難點、重點和熱點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提高我縣農資市場監管水,提高放心農資覆蓋面和市場占有率。活動結束后,縣農資協會要根據農資市場主體資質、守法程度、消費者投訴、公眾評價等相關信息,結合農資市場整治結果,評選一批“農資消費放心店”,并建立監管對象誠信檔案,對失信經營戶予以警示或限期整改,對違法次數多、性質嚴重的農資經營單位列入“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
農業、工商、質監、物價、安監等相關部門在6月底前,要對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形成書面材料報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整理后再報縣人大常委會。
五、工作要求
1、切實加強領導。為加強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決定成立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全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人員組成如下:
2、狠抓案件查處。縣農業、工商、質監、供銷、物價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農資監督管理職責,進一步健全完善投訴舉報制度、案件查處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和監督檢查制度等,建立農資大要案協同查處工作機制,嚴格農資質量抽檢制度,建立打假扶優并舉工作機制。
3、加強法規宣傳。通過電視、廣播、標語、板報等多種形式,加強涉農法律法規宣傳,普及農資識假辨假和科學使用知識,加大依法推介優質放心農資產品的力度,對典型的違法案件予以曝光,以達到教育、警示和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