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農田水利構建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全市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搞好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結合今冬明春水利建設任務,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為動力,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十二五”規劃為依托,以發展民生水利為主線,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為重點,全面修復水毀工程和重點堤防應急加固工程,為實現全市經濟社會趕超發展,爭得水利應有地位作出新貢獻。
二、目標任務
1.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57座(其中小一型81座,小二型176座);
2.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253454人(其中農村居民214362人,農村中小學師生39092人);
3.維修改造渠道2309.39公里,襯砌渠道1223.53公里,新建和改造渠系建筑物3886座,更新改造排灌泵站25座;
4.新增蓄水能力6000萬立方米,節水5400萬立方米;
5.新增有效灌溉面積8萬畝,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6萬畝,新增旱澇保收面積1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9萬畝,新增除澇面積5萬畝;
6.治理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5條;
7.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0平方公里;
8.修復水毀工程1356座(處)。
三、工作重點
堅持興利除害相結合,標本兼治相統一,人水自然相和諧,以重點工程建設為龍頭,著力抓好以下8項工作:
1.加速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進展。今冬明春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57座。去年11月份開工的24座今年9月底完成驗收。上半年已開工的29座小(一)型水庫,12月底完工并驗收;下半年開工的28座小(一)型和176座小(二)型水庫,2012年3月底必須全面完成除險加固任務。
2.認真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民生工程。今年,全市農村飲水安全目標任務25.34萬人(其中農村居民21.45萬人,農村中小學師生3.09萬人),建設項目38個,其中新建19座,改擴建4座,管網延伸15座。各地必須嚴格按照已批準的實施方案,堅持高起點、高標準、上規模,強化建設管理,加快工程進展,確保當年計劃當年完成。
3.扎實推進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在繼續實施修水、都昌、湖口、永修、德安、星子第一、二批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的同時,抓好武寧、彭澤、瑞昌、共青城4個縣(市)第三批小農水重點縣和、廬山區、廬山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小農水專項工程的實施。認真執行財政部、水利部聯合頒發的小農水專項建設管理規定,按照批準的實施計劃,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力爭年12月底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和2012年月下旬全面竣工,接受省財政廳、水利廳績效考評。
4.加快中小河流綜合治理步伐。在完成修水大橋鎮、湖口文橋鎮、彭澤浩山鄉、共青江益鎮防洪工程掃尾的同時,抓緊對德安豐林鎮、武寧橫路鄉、都昌徐埠鎮、縣馬回嶺鎮、瑞昌桂林街道辦等已列入規劃的項目建設,對先行實施的修水白嶺鎮防洪工程建設以及修水自籌資金的蘆塘河防洪工程建設也要抓緊實施,確保2012年月底全面完工和度汛安全。
5.盡快完成八賽排灌總站更新改造工程。在抓緊官湖新站,港口分站異址重建工程掃尾的基礎上,加快八里湖分站、官湖分站、江邊站的更新改造進展,確保2012年月底完成更新改造、投入使用驗收和汛期正常運行。
6.加強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采取預防治理相結合、封山育林相結合,認真實施修水、星子、武寧等縣的農發水保項目,堅持以小流域為單位,以發展流域經濟為目標,以改善和修復生態環境為宗旨,通過工程措施和防治結合,完成農發項目小流域治理4條,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萬畝。著重加強工業園區、城區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治理,全面推進兩區生態環境建設。
7.抓緊長江、鄱陽湖、內湖堤防加固工程建設。凡列入計劃實施的鄱陽湖二期六單項等工程項目,所在地政府必須積極配合項目法人單位做好相關協調工作,確保工程進展順利。沒有列入計劃投資的內湖堤防,尤其是單退圩堤,各地必須按照防洪設計標準,對險段進行加固,確保在標準洪水位以內堤防安全。
8.切實搞好水毀工程修復。今年汛期,修水、武寧等局部地區遭受了暴雨山洪襲擊,水毀損失較為嚴重。全市累計損毀水利工程設施1356座(處),其中涵閘26座,泵站37座,灌渠329座(處),水庫97座,山塘260座,其它小型工程298座(處)。各地在今冬明春開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要重點抓好水毀工程修復,保證明年春灌需要和防汛安全。
四、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
第一階段:年9月10日—年10月20日
組織動員及前期工作:(1)完成投資項目招投標工作;(2)出臺實施方案(計劃),將任務具體劃分到鄉鎮,落實在每項工程上;(3)結合抗旱開展水毀工程修復;(4)召開會議組織動員,部署工作,分解任務,強化責任;(5)完成人飲安全項目管材設備的政府采購。
第二階段:年10月20日—年12月底
(1)投資計劃工程全面開工,病險水庫、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按省廳時間節點要求完成任務,小農水重點縣、鄉鎮防洪工程完成任務80%以上,水土保持、水毀修復工程任務全面完成;(2)每月進行一次督查并通報全市重點水利工程進展情況;(3)擇機在水利建設較好的縣(市、區)召開現場會,總結工作,交流經驗,推動工作。(4)12月下旬督查結果納入市政府對各縣(市、區)經濟發展綜合考評。
第三階段:2012年月—2012年月底
(1)抓緊做好各類工程施工掃尾和驗收資料準備工作;(2)組織各類投資項目竣工驗收;(3)開展水利建設掃尾與防汛準備工作檢查;(4)完成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總結;(5)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綜合考評、單項排名及總結表彰。(6)做好省級綜合績效考評等資料準備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加強水利改革發展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及時充實調整領導小組成員和日常辦事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責任體系。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四套班子領導要象抓防汛工作一樣包鄉鎮、包重點工程,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2.統籌規劃,突出重點。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多、投入大,各地要認真按照時間節點要求抓好投資項目實施進展,同時抓好水毀工程修復和農民要求最為迫切的、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水利工程建設,統籌兼顧、全面推進。
3.兌現政策,加大投入。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意見》以及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年高出一倍。一是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增加財政專項預算資金,每個縣不得少于300萬元;二是建立水利建設基金,從各項規費中按規定比例收取,并用于水利工程維修和養護;三是全面落實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四是加大各項涉水項目資金整合;五是廣泛吸收社會資金投入水利建設。
4.深化改革,創新機制。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推進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推行“受益戶共有制”,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加強小型水利基礎建設管理。繼續采取“民辦公助、以獎代補”激勵政策,發揮政府引導和資金撬動作用,積極發展民營水利,鼓勵承包、租賃、股份合作,拍賣等多種形式創新小型水利工程設施建設經營管理機制。
5.強化管理,確保質量。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明確項目法人,嚴格實行“四制”。加強質量監督和施工監理,確保每道工序符合規范,確保資金安全、工程安全、干部安全。嚴格執行工程驗收制度,各類工程必須按時間節點要求加快施工進程,不達標不驗收,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出現嚴重質量問題要追究相關人員和項目法人的責任。
6.加強督查,嚴格考核。從年開始,市政府已將各地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考評內容列入對各縣(市、區)政府社會經濟發展考評體系,今年將提高分值,并強化督查指導,實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把平時督查和年終考評有機結合再進行總評,對先進單位和縣(市、區)實行“以獎代補”,對后進單位和項目限期整改并通報批評。
7.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各種宣傳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必要性、緊迫性和重要性,把全市上下廣大干部的思想認識統一到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省市《實施意見》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要求上來,把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到群眾中去,把政府的號召變為群眾的行動。開辟各種專欄、快訊和簡報,及時報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動態和先進事跡,營造重視水利、大辦水利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