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線路上造林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縣旅游景點分布較多,旅游線路四通八達,但各線路普遍存在綠化標準不高、檔次較低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全縣的旅游與開放形象。為將旅游線路打造成林景相襯、林路相伴的生態綠色走廊和旅游黃金通道,縣政府決定在今明兩年下大力氣,實施好旅游線路綠化工程,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我縣旅游線路綠化涉及四條線路,總里程108公里,可綠化長度77.4公里,植樹15.6萬株。涉及古陶、中都、南政、洪善、襄垣、朱坑、岳壁、段村、卜宜、東泉、孟山11個鄉鎮45個村。具體為:
1、雙林寺線。長度4公里,可綠化里程3.496公里,起點為西外環立交橋,經東夏線到雙林寺。占地32畝,涉及古陶、中都2個鄉鎮3個村。
2、白云寺線。長度21公里,可綠化里程17.204公里,起點為西外環路道虎壁菜市場口,經平泰路、常東線、順汾屯路到白云寺。占地119畝,涉及中都、段村、卜宜3個鄉鎮12個村。
3、旅游路。長度40公里,可綠化里程38.485公里,起點為南政出村口,經王洪路、順108國道接旅游路、先后路經鎮國寺、慈相寺,接平南線北汪湛段延至金喜線南端。占地490畝,涉及南政、洪善、襄垣、朱坑、岳壁5個鄉鎮21個村。
4、平孟線。長度43公里,可綠化里程18.154公里,起點為十九街村后南外環路口,經平孟線到孟山鄉政府(超山自然保護區)。占地196畝,涉及古陶、岳壁、東泉、孟山4個鄉鎮13個村。
二、工程標準
按省定綠化標準,道路每側植樹5行,第1行垂柳或國槐(株距6米)、第2至5行楊樹(株行距4×2米),單側林帶寬度要達到10米,需栽植垂柳、楊樹等苗木15.6萬株,總用工量6萬個工日,林帶占地837畝。其中:
1、縣城至雙林寺線。主要栽植國槐、垂柳、楊樹、檜柏等,需苗量0.87萬株。
2、縣城至白云寺線。主要栽植國槐、垂柳、楊樹、丁香等,需苗量4.03萬株。
3、縣城至喜村線。主要栽植國槐、垂柳、楊樹、丁香等,需苗量7.75萬株。
4、縣城至孟山線。主要栽植國槐、垂柳、楊樹、丁香等,需苗量2.95萬株。
三、運作機制
為保證綠化效果,旅游線路綠化采取“縣出資、鄉組織、村配合、專業隊施工、林業局把關”的運行機制。以縣成立平遙縣汾河通道及村莊綠化工程指揮部,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根元任政委、政府副縣長雷新平任總指揮,林業局局長范登亮任常務副總指揮,發改局局長段兆義和政府辦副主任侯廣林任副總指揮,宣傳、監察、財政、審計、林業、水利、三壩等部門分管領導及14個鄉鎮鄉鎮長為指揮部成員,全面負責綠化工程的組織實施。各單位的職責分工為:
1、縣林業局負責規劃設計、制定技術標準、劃分標段測算標額、審核造林單位施工資質、質量監理把關、檢查驗收、林帶占地測丈,并協助財政部門做好資金兌現工作。
2、由縣財政局負責縣級配套資金籌措、落實、兌現。
3、各鄉鎮在監察、林業等部門的配合下組成工程招標組,公開對外議標發包,并要在解決林帶占地、施工組織、主動協調解決實施中遇到的矛盾糾紛等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4、各村委要為工隊提供占地、水源、勞力、機具等各種便利條件,并在鄉鎮的統一安排下妥善解決好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協助工隊搞好林帶管護工作。
5、各工隊要嚴格按合同要求和技術規程,在兩年內組織實施好整地、栽植、澆水、補植、除草、涂白等撫育、管護工作,確保2年后林帶成活保存率達到合同規定要求,并在兩年后將合格的林木交給土地所有或使用者繼續管護受益。
四、兌現辦法
綠化投資包括工程直接費用和占用耕地補償費用兩部分。其中,工程直接費按栽植管護二年測算,工程實施將跨越三個年度(即今年秋冬、2009年和2010年),直接費兌現依據驗收結果相應分三次進行,即第一次到2008年底按總額的30%兌現,2009年底和2010年底分別按30%和40%兌現。占地費分五年補助(每年每畝200元)。
五、時間要求
各鄉鎮要在11月20日前對可綠化區段進行公開發包,確定工隊、設計放線、完成征地、整地挖坑、落實資金苗木等一系列基礎準備工作,明春全面完成栽植等各項建設任務。
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在以縣成立平遙縣汾河通道及村莊綠化工程指揮部的基礎上,各鄉鎮也要成立由書記任政委、鄉鎮長任總指揮的相應指揮機構。縣指揮部將采取指揮部成員包路段、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鄉鎮干部包標段,林業局領導和技術員包路段、包工隊的形式,對工程建設實行有力的行政督促推動、有效的技術指導把關。各級要針對工隊中在實施中諸如秋收、征地、整地、運輸、栽植、澆水等遇到的客觀困難、人為阻撓等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絕不能出現因人為原因而導致的工程建設遲緩或停滯現象。同時縣委、縣政府將對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實行嚴格的責任考核。
2、規范工程管理。嚴格實行“招投(議)標制”、“合同制”、“質量監理制”和“驗收報帳制”等規范管理制度。要嚴把造林綠化準入關,在嚴格審核各造林單位施工資質和其近年造林綠化業績、履約信譽的基礎上,實行公開、公正、公平發包,嚴禁暗箱操作;要依法規定甲乙雙方責任義務,中標單位要與各鄉鎮簽定規范的綠化合同,在合同履行期內雙方嚴格按合同條款行事;要加強質量監管,在工程實施中,林業局要采取專人專路,實行定期不定期的技術檢查,保證工程建設標準質量;要嚴把資金兌現關,實行分年度、分階段驗收兌現,對不合格工段不予兌現,并督促其按合同要求進行工程整改。
3、搞好技術服務。縣鄉林業部門要派出包線路領導和技術人員,跟班作業、跟蹤服務,協助、指導、督促各造林工隊,嚴格按造林技術規程操作,嚴格把好各道工序、各個環節的標準質量關口,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進入下一工序。從苗木抓起,提倡就近調苗,對所用苗木嚴格質量檢驗和病蟲害產地、調運檢疫,杜絕病蟲苗等外苗用于工程,并采取截桿、截枝傷口涂抹藥劑保護措施;把好起苗、運苗、浸根、假植、覆蓋等技術關口;采用大坑、大水、壯苗、局部換土等措施,確保造林綠化標準。
4、強化撫育管護。工程栽植后2年內由工隊負責每年的撫育管護工作,每年必須保證澆水3次以上、松土除草2-3次、涂白2次,工隊要確定專人看管。在嚴格管護的基礎上,要采取工隊和所在村委相結合的雙層管護辦法,確保林木栽得上、能成活、保得住、生長好、可見效。栽植管護二年后,所植樹木采取“樹隨地走”或“大戶承包”等形式,移交土地承包者或所在行政村所有,并要將林權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