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治生態脫貧攻堅監測評估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確保高質量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根據省市關于開展政治生態監測評估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縣脫貧攻堅工作實際,決定在各鄉鎮(街道)開展政治生態脫貧攻堅監測評估工作,并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監測評估指標
(一)任務完成指標
1.低收入人口脫貧鞏固率。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年增長20%以上,脫貧鞏固率達100%,“兩不愁三保障”落實到位,家庭生活質量明顯改善。開展脫貧質量動態監測預警,所有新增致貧(含新納入低保、五保)全部脫貧,高質量全面小康路上“一人不少、一戶不落”。
2.集體收入達標鞏固率。所有村集體收入全部超過30萬元,年增幅達10%以上;其中“十三五”省定經濟薄弱村集體平均收入達45萬元;基礎設施配套與公共服務水平均穩定達到省定標準。
(二)幫扶舉措指標
3.扶貧項目建成率。建立并完善扶貧項目庫,各類扶貧項目立項、設計、招標、建設、驗收、撥款、運營、收益、分配等環節規范,并按照方案進度實施完成,無滯留、擠占、挪用扶貧資金等問題。所有項目和資金均在國扶辦與陽光扶貧等監管平臺如實反映。
4.扶貧資產管理到位率。全面盤點各級各類扶貧資金投入建設形成的扶貧資產,完成清產核資,產權明確到村,逐個項目開展確權登記頒證,并納入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范圍。利用股份經濟合作社,強化扶貧資產管理運營,實現扶貧資產保值增值。
5.項目資金績效達標率。全面落實扶貧資金資產績效與分紅,保障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收益。強化扶貧項目特別是產業增收項目與低收入農戶的利益聯結,不斷探索以就業創業為主的直接帶動方式。低收入農戶直接參與產業扶貧項目并收益到位率達100%。
(三)政策落實指標
6.教育扶貧達標率。全面落實扶貧助學政策,實現教育資助“六個全覆蓋”;強化控輟保學工作,義務教育階段無因貧輟學失學情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7.健康扶貧達標率。全面落實“三免兩減”、家庭醫生簽約、住院“先診療后付費”等健康扶貧政策,落實農村低收入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財政代繳政策,開展7-64周歲低收入人口免費健康體檢。
8.住房安全保障率。全力推進農房改善工作,實現所有低收入農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無新發生危房戶。
9.飲水安全保障率。加大區域供水管網質量改造提升力度,實現所有低收入農戶飲水安全有保障,區域供水入戶率達100%。
10.民政政策落實率。將農村低保標準提高至610元/人/月,強化扶貧低保兩項制度銜接,對符合條件的“應保盡保”,全面落實養老扶貧、殘疾人兩項費用補貼、殘疾人托養補貼等政策。
11.金融扶貧完成率。強化宣傳引導,落實貼息政策,全面完成扶貧小額信貸發放任務。
12.補貼政策落實率。全面落實低收入人口主要種植業政策性農業保險個人繳費部分財政全額代繳,基本生活用水、用電等費用予以補貼等政策。
(四)改革創新指標
13.試驗項目完成率。全面完成貧困申報制、低收入農戶激勵計劃等扶貧改革試驗清單項目,低收入農戶與經濟薄弱村居持續增收能力不斷增強,基本建立起解決相對貧困的體制機制。
14.創新舉措達效率。加大自主創新力度,鼓勵以鄉鎮、村居為單位,圍繞產業發展的方法路徑、結對幫扶的工作機制、精準政策的落地見效等方面進行探索,針對農戶脫貧、經濟薄弱村增收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創新舉措并及時總結經驗。
二、監測評估方式
政治生態脫貧攻堅監測采用年度評估的方式開展,由鄉鎮(街道)自評、縣直部門復評和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考評三個階段組成。同時,為全面掌握政治生態扶貧工作指標動態發展情況,由縣政府扶貧辦負責,在前三季度的每季度末組織開展季度預評估工作,預評估結果將作為年度評估工作的重要參考。
1.鄉鎮(街道)自評。11月20日前,各鄉鎮(街道)逐條對照評估指標,按照評估方法,遵循評估依據,科學采集數據,客觀公正進行自評,形成自評報告并附證明材料報縣政府扶貧工作辦公室備案。
2.縣直部門復評。12月1日前,評估指標涉及的行業主管部門充分利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陽光扶貧”監管系統、行業部門數據、平時調研督查掌握數據等資料,采取查看資料和現場考核的等方式,對鄉鎮(街道)自評結果進行復核確認后,由縣政府扶貧辦進行統計匯總。
3.領導小組考評。12月10日前,縣政府扶貧工作辦公室認真做好相關指標數據分析、整理工作,形成全縣政治生態扶貧工作綜合考評情況。相關考評情況報經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后,形成年度評估結果報省市扶貧辦。
三、相關工作要求
1.壓緊壓實責任。開展政治生態脫貧攻堅監測評估工作,是落實省市縣黨委政府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的重要抓手,是一項極其嚴肅而重要的工作。各鄉鎮(街道)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評估質量,縣各行業主管部門要主動配合,科學采集數據,促進信息共享,共同推動監測評估工作順利開展。縣政府扶貧辦要充分發揮牽頭作用,明確責任科室與責任人員,部署開展監測評估,抓好業務指導,及時解疑答惑。
2.強化過程督查。縣政府扶貧辦要會同紀檢監察與財政等相關部門,定期對數據采集、審核、管理等環節組織監督檢查,強化域內協調,確保評估結果客觀公正,如實反映各單位扶貧工作開展情況。發現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擠占挪用滯留扶貧資金等問題的要嚴肅問責,堅決杜絕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發生。
3.加強結果運用。政治生態脫貧攻堅監測評估是對鄉鎮(街道)扶貧工作的綜合評價,是對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的再明確,也是鄉鎮(街道)脫貧攻堅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客觀反映。考評結果將作為鄉鎮(街道)年度綜合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鄉科級以上領導干部“考扶”和其他黨員干部“述扶”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干部提拔任用時,政治生態脫貧攻堅實績將作為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