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發展環境整治行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縣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為期1個月的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專項行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開展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集中整治行動,以規范執法、提高效率、優化服務、促進發展為目標,著力解決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等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長效監督管理機制,全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創業環境,增強經濟發展環境的對內凝聚力和對外吸引力。
二、工作重點
專項行動以解決5個方面問題為重點,著力開展好7項活動。
(一)重點解決5個方面問題:
1.企業“三亂”方面。著力解決行政執法不規范問題。嚴格執行進企準許制度、企業安靜生產經營日制度、聯合檢查制度、重大強制措施報告制度,規范涉企執法行為,重點整治行政執法中的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行為。
2.政策執行方面。著力解決政令不暢、執行不力的問題。堅決整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以及對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扶持重點產業、優化發展環境等決策部署執行不徹底、不到位的問題;堅決整治重招商輕服務,對優惠政策和服務措施落實不到位,甚至欺商、害商、坑商的行為。
3.行政效能方面。著力解決效率不高、服務不優的問題。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優化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限,提高辦事效率。
4.工作作風方面。著力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重點整治不守紀律、自由散漫、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不良作風,認真解決“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以及吃拿卡要等問題。
5.企業周邊環境方面。著力解決干擾企業生產經營的違法問題。嚴厲打擊村霸、地霸、市霸等惡霸勢力和強裝強卸,強買強賣,強攬工程,強行參工參運,妨礙生產經營的行為;嚴禁不事先告知,隨意停水、停電、停網絡等行為,最大限度滿足企業建設、生產生活的需求,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二)著力開展7項活動:
1.治理企業“三亂”活動。實行“四個一律”,凡是進企檢查一律到縣優化辦備案報批;對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進行全面清理,能夠取消的一律取消;凡是有裁量空間的一律按最低收費標準執行;對部門多頭向企業收費的項目,一律改為由財政部門向企業定期、定額一口收費;執法部門作出2000元以上罰款、扣押沒收財物等強制措施,應經主管縣領導同意后,及時向縣紀委優化辦備案;嚴肅查處向企業強拉贊助、強迫訂購書刊、強迫指定服務以及參展、參評等行為。責任單位:縣監察局、縣財政局。
2.服務企業提升活動。縣直各單位要嚴格上下班、請銷假制度,重點崗位、窗口科室實行AB崗工作制度,全縣所有涉企職能部門要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優質服務,幫助落實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對企業需要辦理的事項,凡符合政策規定的,只能說可以辦、怎么辦、馬上辦,不能說不能辦。責任單位:各涉企職能部門。
3.“雙減雙提”活動。圍繞7月2日省政府取消、下放的107項行政審批事項,做好對應取消和銜接工作,堅決查處搞前清后立、變相審批、數字游戲等行為。按照省《關于優化多層級審批流程和部門內部審批流程的工作方案》,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進行流程再造,優化流程、簡化環節、縮短時限,一律按照“受理、審查、批準”三個環節完成審批。規范部門內部審批環節,建立兩崗審核終結制度,同一內容最多由兩個崗位審核把關。對部門內部多科室聯合審批、會簽的事項明確牽頭科室,實行一口對外、內部抄報、并聯審批。對規范后的審批程序,編制項目審批“流程圖”,并進行公示。責任單位:縣政府法制辦、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各行政審批部門。
4.開展企業周邊環境凈化整治活動。公安機關要結合打惡除霸、平安創建等活動,安排警力對村霸、地霸、市霸等惡霸勢力進行排查,暢通舉報電話,提高出警速度,快速嚴厲打擊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不法行為。責任單位: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
5.開展外商聯誼活動。定期組織外商聯誼活動,營造親商、安商的人文環境,打造外地客商精神家園,使外商愿意留在、融入,安心發展、奉獻。責任單位:縣開放辦、縣發改局。
6.搞好“創優評差”活動。組織各重點企業、工程項目、超市、商戶等法人代表,對37個涉企職能部門及基層站所、執法人員檢查收費、服務態度、辦事效率等方面進行問卷測評,測評結果在全縣大會上通報。對企業反映強烈、問題集中且一年內連續兩次排在后2名的單位,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行風評議工作“一票否決”,并對該單位存在問題進行重點解剖。責任單位:縣監察局。
7.搞好優化發展環境績效評估活動。把提高服務水平,優化發展環境工作納入政府績效管理考核評估之中,并適當增加分值。充分運用好考評結果,對優化發展環境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存在問題較多、整改不力,尤其是發生企業“三亂”問題的單位和部門要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責任單位:縣監察局。
三、實施步驟
專項行動分四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結束時,要及時做好本階段總結和下階段啟動工作。
1.自查自糾階段(9月13日—9月23日)。各單位要對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創建最優發展環境的若干意見》和本方案要求,深入開展自查自糾。要重點開展“四查四看”:一查思想,看是否存在與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不適應的問題,執行政策規定是否徹底、到位;二查作風,看是否存在飄、浮、懶、散、亂等問題;三查行為,看是否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行為;四查紀律,看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報和違紀違規問題。自查自糾期間,各行政執法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要就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等內容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各職能部門要對涉及的行政審批、收費文件進行一次自我清理,取消過時或者阻礙經濟發展的文件;對保留的審批、收費項目,要編制統一目錄。自查自糾結束后要形成書面自查報告,報縣委、縣政府和縣優化辦。
2.重點檢查階段(9月24日—10月4日)。縣監察局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綜合指導、督辦檢查作用,及時了解各單位的工作進展情況。采取集中檢查、明查暗訪、現場督辦等形式,深入檢查各執法部門優化發展環境的具體舉措,及時予以通報和反饋。要對活動組織開展得好、成效顯著的給予表彰;對重視不夠、組織不力、進展緩慢的進行通報批評;對問題嚴重、責任重大的下達整改意見書,限時整改,專人負責督辦。
3.整改提高階段(10月5日—10月15日)。各單位要針對自查自糾、縣監察局督導發現及企業、群眾反映的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完善有關制度,堵塞漏洞,形成規范、科學的長效監管機制,切實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
4.專項總結階段(10月16日—10月20日)。各單位要將整改情況在本單位本系統進行通報,接受群眾評議,形成專題綜合報告,于10月18日前報縣監察局。縣監察局要對專項行動匯總分析,提出下步工作思路和重點,向縣委、縣政府報告。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專項行動由縣政府統一領導、組織實施。各單位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次活動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安排部署、督促檢查、抓好落實;要按照專項行動的要求,明確工作任務,分解落實責任,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暢通舉報渠道。縣監察局要在工業園區、棉紡園區、鑄造園區、文化廣場分別設立公開舉報信箱,優化辦每天安排專人進行收集,第一時間呈送領導閱批;公開優化發展環境舉報熱線,24小時安排專人接聽,及時受理企業、群眾舉報的有關部門和黨員干部辦事效率低下、冷橫硬推、吃拿卡要報等違規違紀問題。
(三)狠抓反面典型。在專項行動期間,縣監察局要主動摸排干擾破壞發展環境案件線索,并結合企業、群眾投訴舉報和創優評差活動中發現的有關部門和黨員干部超時辦理、冷橫硬推、吃拿卡要報以及企業“三亂”等問題,查處1-2起反面典型,在全縣進行公開處理。要強化責任追究,對干擾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黨員領導干部,一律先停職停崗,再進行調查處理,一經查實,還要上追一級,追究單位主管領導和主要領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