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知識產權強區項目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適應新形式下知識產權工作要求,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推進科技創新,發揮好知識產權工作在全區經濟、科技發展中的作用,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市、區)工程實施方案》精神,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知識產權綜合能力建設為核心,以服務高新技術產業、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特色新興產業為主線,以健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運行機制和發展環境為重點,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優化制度資源、發揮市場作用、促進誠信競爭、增強核心競爭力,為全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強區工程為契機,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戰略在我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政府對知識產權工作的宏觀政策引導,構建完善、高效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和協調機制;積極引導、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開展技術創新和發明創造,進一步提高每百億元GDP專利授權數、發明專利申請數和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大力培養和造就一支較高素質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提升服務全區科技創新整體水平。圍繞創新體系建設,完成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快知識產權的產業化進程,著力培育有利于區域發展的自主知識產權。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化、規范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執法協作機制,增強運用知識產權制度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二)近三年具體目標
1.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真貫徹實施國家、省、市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圍繞創新驅動引領轉型發展,進一步修訂加強知識產權創造、管理和保護的政策和措施,將知識產權納入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和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
2.增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持續增長,發明專利占專利申請量比例明顯提高,每百億元GDP專利授權數和發明專利申請數分別達400件和32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8件。注冊商標申報件數位列全市前茅。
3.加速知識產權產業化進程。積極引導、推動、扶持一批專利技術產業化企業,提高企業專利技術實施率、專利產品占工業產品產值的比重和自主知識產權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鼓勵企業及時轉化自主知識產權專利。重點支持6項專利技術實現產業化,扶持培育4個高新技術企業依靠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實現產值上億元。幫助企業組織實施省、市級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新增省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示范企業40家以上。
4.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完善執法協調機制,積極開展聯動執法和專項維權行動,務實開展維權托管、專利保險等工作,依法公正、高效調解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嚴肅查處冒充專利和假冒他人專利等行為,依法維護和保障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進一步遏制侵權盜版等現象。
5.強化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切實將《專利法》、《質量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及相關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列入“六五”普法內容,不斷創新宣傳形式,拓寬宣傳領域,做到經常化、制度化,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和法制觀念,營造和濃厚尊重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6.完善知識產權服務功能。發揮區生產力促進中心職能,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效能,加強對知識產權中介機構的服務管理。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鼓勵龍頭企業發展知識產權聯盟。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預警機制,支持和引導行業開展維權活動,增強企業保護知識產權的能力。
7.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力度,知識產權培訓人數達500人,新培養企業知識產權工程師60名,知識產權后備人才10名。整合資源,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優勢,建立知識產權人才培育平臺,選派企事業人員到高校學習知識產權工作,提高對知識產權政策把握、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和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
三、工作重點
1.健全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充實力量,強化職能,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構建設,健全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管理。加強中介服務機構建設,鼓勵和發展知識產權(專利)、評估、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新增1家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建設,指導各級專利示范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重點行業骨干企業設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加快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依托高等院所和佰騰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資源共享、高效運作、服務有力的一站式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為轄區企業及個人提供科技創新綜合性服務。
2.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能力。落實專利資助政策,鼓勵企業積極申請各級專利和品牌商標,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名牌產品,切實提高全區知識產權整體水平。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建設,貫徹執行《省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加快實現知識產權工作系統化、規范化目標。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動銀企對接,促進知識產權評估、入股、許可、流傳、交易、質押、融資等各個環節有效銜接,提升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
3.加快知識產權轉化和產業化步伐。認真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投入,強化服務,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轉化和產業化政策,不斷提高企業專利技術實施率和自主知識產權經濟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裝備制造等五大戰略性新型產業,加大共性關鍵技術的開發力度,培育一批專利大戶,造就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突出的企業集群,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自主知識產權高地。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爭取和落實各級扶持政策,積極開展專利價值分析試點,引導民間資本投入專利轉化運用,鼓勵企業實施和運用知識產權成果,加速知識產權產業化進程。
4.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和健全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加大科技、工商、公安、文體、質監等部門聯合執法力度,逐步建立跨地區、跨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及時調解處理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健全和完善維權托管工作制度,加強與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大學專利培育和營運中心的聯系與協作,為托管企業提供良好的專利維權服務。鼓勵和引導企業建立自我保護機制,申請涉外專利,注冊涉外商標,參與知識產權戰略聯盟,增強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5.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搭建知識產權人才培育平臺,充分利用轄區高校的學科優勢,整合資源,搭建知識產權人才培育平臺,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信息暢通、對接需求,為開展知識產權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實施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工程,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力度,針對企業負責人、業務主管和專職人員,開展多層次的知識產權培訓,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工程師和知識產權人。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區里成立了“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強區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知識產權局,負責組織、協調、督查和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區工程創建工作。各街道、園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強化合力,切實將創建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加強工作調研,針對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現狀及重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專題調研,提出對策措施,促進創建工作不斷深入。要加強督促檢查,加大專項和聯合執法力度,邀請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執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創建工作順利實施。
2.強化綜合保障。將知識產權納入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框架,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逐步加大各級財政的投入力度,完善獎勵和資助政策,規范知識產權相關資金的管理,鼓勵企業制定和落實專利獎酬兌現和專利參與收益分配的激勵措施。落實獎懲考評機制,進一步強化對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品牌培育、科技項目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產品)認定等方面的績效綜合考評。
3.濃厚工作氛圍。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充分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和“普法宣傳周”等契機,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知識產權普及活動,在電臺、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開設知識產權知識宣傳專欄或專題節目,不斷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和法制觀念,優化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