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職專病理學教課革新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活躍學生創造性思維、增強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避免“填鴨式”教學。教師應該應該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及對象,選擇一種或者多種教學方法,盡量給學生自主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
可采用講座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情景式教學、問題式教學以及標準化病人等,隨著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并沒有一種能解決所有教學問題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使用比拘泥于一種教學方法要有效得多。
比如針對某些病理現象,可以先進行大班講座和教學,然后收集典型的病案組織分組討論,讓學生自己分析病情,做出判斷。最后由此延伸的相關知識點由學生課后自主完成。這就不是簡單地傳授式教學而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承擔相互合作獲得知識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此外還可以將多媒體教學系統引入實驗室,如形態學數碼互動多媒體實驗室,從標本的采集到標本的制作全部由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使實驗教學更加形象化和生動化。
建立低耗高效的教學模式我們應該嘗試建立新的實驗教學模式,逐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教學中重灌輸、輕啟發;重理論、輕實踐;重講授、輕實踐。糾正那種只注重實驗結果而忽視實驗過程的現狀。總體來說,教學模式應該體現醫學人才的培養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雖然我們不能找到普遍有效的教學模式,但是我們希望找到解釋教學模式的統一認識方法,從而自如地把握各種模式。
緊跟學科發展趨勢,積極推進實驗內容的整合首先調整實驗教學中內容陳舊、技術單一的驗證性實驗項目,根據近年來實驗教學改革經驗和學科發展趨勢,增加一些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項目。例如: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凡是能影響心輸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影響動脈血壓。怎樣正確的測量和記錄人體的血壓只是教學的第一步,此時給動物少量放血,動物的血壓在短時間內回升,這是機體自身的代償作用導致的結果,屬于生理學范疇。
如果大量放血呢?當失血量達到全身血量的30%時,動物會處于失血休克狀態,也就是病理狀態,這時候要求學生對動物的血壓、呼吸、心率等指標做進一步觀察,從而啟發他們的思考,失血性休克有哪些臨床癥狀?導致這些癥狀的機制是什么?可以使用哪些升壓藥?應該采取什么搶救措施?這就自然而然引出藥理學和病理生理學實驗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這就避免了對實驗結果的盲目接受。
總之,面對21世紀新形勢下的病理教學特點,病理實驗課教學改革應該體現醫學人才培養要求,我們的醫學教育要遵循本學科發展特點,尊重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方式,促進醫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他們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他們成為真正符合21世紀需要的醫學人才。
作者:彭微劉求梅劉起勝趙蓉單位: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