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白血病抑制因子對胚胎著床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在女性不育治療中的廣泛應用,胚胎在子宮內膜著床與否已成為能否獲得最終妊娠的關鍵。白血病抑制因子是一類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的細胞因子,與女性的生殖能力密切相關,其參與卵泡及胚胎發育、滋養細胞侵襲及胚胎著床,在輸卵管性不孕、不明原因不育等中的作用已得到證實,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綜述。
【關鍵詞】
白血病抑制因子;胚胎發育;內膜容受性;不孕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在女性不育治療中的廣泛應用,胚胎種植率低已引起人們的關注。胚胎著床是胚胎與子宮內膜相互作用并植入子宮,這一過程的完成取決于胚胎的質量、胚胎植入子宮的能力和良好的子宮內膜容受性。近來,大量研究證實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胚胎發育和胚胎著床中起重要作用。
一、LIF的結構和功能
LIF是1986年由Metcalf等發現的一類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的分泌性糖蛋白,最早發現其能誘導小鼠髓樣白血病細胞M1的分化并抑制其增殖,因此而得名[1]。人的LIF基因位于第22號染色體上,由三個外顯子和兩個內含子組成。成熟的LIF蛋白因其在不同組織中表達糖基化的差異,分子量為32~67KD不等。LIF受體可表達在多種細胞表面,例如神經細胞、巨嗜細胞、巨核細胞、脂肪細胞、肝臟細胞、乳腺上皮細胞等。LIF通過結合靶細胞膜上的受體LIFRβ,并使之與gp130結合,完成信息由細胞膜到細胞核的傳遞,激活JAK酶并磷酸化下游的STAT蛋白,激活下游的轉錄子完成信號轉導實現其生物效應[2-3]。大量的動物實驗已證實LIF在哺乳動物生殖過程中的作用,發現其在子宮內膜定位、表達,并可調控卵泡的發育及胚胎的著床。
二、LIF與子宮內膜容受性
胚胎著床需要一系列精密的調控過程,需要多種細胞因子的參與。胚胎通過輸卵管的運送在子宮內膜進行定位、粘著和侵入完成其種植,并且子宮內膜和胚胎同步性發育是妊娠成功建立的關鍵。正常的子宮內膜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而LIF表達于子宮內膜的腔上皮和腺上皮細胞,在月經周期的分泌中晚期其表達量達到峰值,與胚胎的“種植窗”相吻合,并且LIF表達定位在胚胎著床附近的子宮內膜上皮或基質細胞[4]。LIF的表達不僅與子宮內膜種植窗的開放時間吻合,還與胞飲突的表達及消退和胚胎種植時間一致,應用免疫熒光和免疫鍍金透射電鏡證實LIF在胞飲突上強表達[5-6]。LIF和胞飲突共表達參與胚胎種植的過程,可能是子宮內膜容受性的標志。在輔助生殖技術控制性促排卵中黃體期添加雌激素能改善小鼠子宮內膜中胞飲突的發育及LIF蛋白的表達,從而增加了子官內膜容受性[7]。在LIF基因缺失小鼠模型的研究中發現,LIF基因缺失小鼠胚胎發育正常但不能著床,其子宮內膜無蛻膜反應,若將該基因缺失的小鼠胚胎移植到有LIF基因表達的小鼠子宮內或在LIF基因缺失宮腔內注射重組LIF則胚胎可以發育到足月[8]。LIF通過結合子宮上皮細胞的受體活化STAT3發揮其在胚胎種植中的作用,當小鼠的STAT3基因被條件性敲除后,胚胎不能與子宮腔上皮粘附而導致著床失敗的原因在于調控腔上皮細胞完整性和胚胎粘附的連接復合物表達異常,如:E-鈣粘素,α-連環蛋白,β-連環蛋白等以及基質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下降[9]。因此,若LIF/STAT3信號通路發生異常必然會影響子宮內膜的容受性導致胚胎著床失敗。然而,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不孕不育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有了一定認識,但不明原因的不育仍是困擾生殖專家的難題。對不明原因不育達1年以上的患者進行內膜活檢,發現內膜源性LIF在分泌中期達到高峰,而在不明原因的不育婦女中分泌減少,可能與LIF基因在編碼區發生了基因突變有關[10-11]。因此,“窗口期”LIF及時大量的表達在胚胎著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仍需要大量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進行探索。
三、LIF與卵泡及胚胎發育
眾所周知,卵泡周圍微環境對于卵母細胞發育、成熟至關重要,影響卵母細胞受精、減數第二次分裂及早期胚胎發育。卵母細胞受精后,由受精卵發育至2細胞、4細胞、8細胞至桑葚胚最后形成囊胚種植于宮腔。將第4天齡的鼠的卵巢行體外培養發現,添加LIF可提高原始卵泡向初級卵泡的轉化率(59%vs.45%),促進卵泡發育和成熟[12]。卵丘卵母細胞復合體在體外與精子進行共培養18h時,添加rhLIF(100ng/ml)組的囊胚形成率、孵化率和形態學指標(細胞數)高于對照組,但到桑葚胚期的卵裂率并無明顯差異,表明LIF在胚胎著床前的發育起重要作用[13]。還有學者發現LIF可促進卵丘的擴張,在小鼠胚胎體外培養過程中,添加1000ng/mlLIF+rFSH比單獨使用rFSH有較高的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和出生率[14]。LIF通過磷酸化MAPK3/1和STAT3,激活LIF/MAPK3/1及LIF/JAK/STAT3信號通路介導卵泡成熟。對牛的卵母細胞成熟和早期胚胎發育研究發現,在體外培養液中添加25ng/mlLIF可促進卵母細胞的核成熟和卵丘卵母細胞復合物的完整性,且卵母細胞表現出較高的皮質顆粒細胞遷移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然而在添加MEK抑制劑U0126后,部分阻斷了LIF介導的核成熟[15]。豬的卵丘卵母細胞復合物體外成熟實驗也表明LIF能促進卵母細胞核成熟,MⅡ率顯著高于未添加LIF組,并發現LIF/STAT3信號通路的蛋白LIF、LIFR、STAT3表達于卵母細胞和卵丘細胞表面,添加LIF組磷酸化的STAT3(p-STAT3)的表達明顯增高[16]。在促排卵周期人卵泡液中LIF的濃度及其與卵泡發育關系的研究中發現,卵母細胞成熟的卵泡液LIF濃度顯著高于未成熟者[(33.7±11.1)ng/Lvs.(18.0±10.5)ng/L](P<0.01)[17]。又有學者對輔助生殖行促排卵的患者進行研究且對卵泡液里LIF含量進行測定,發現LIF在E2為1500~4000pg/ml(4740~12640pmol/L)組最高,在E2<1500pg/ml(4740pmol/L)組中表達最低;在不同年齡組表達無顯著性差異。LIF<15pmol/L和≥15pmol/L組間受精率、可用胚胎率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并且LIF濃度與受精率、可用胚胎率成正相關[18]。因此,E2水平的升高促進LIF的生成,進而影響卵母細胞的受精和胚胎發育。
四、LIF與滋養細胞侵襲
胚胎的種植實質是啟動了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并且與滋養細胞的侵襲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LIF通過促進滋養細胞進入細胞周期的G2期,同時活化STAT3和ERK1/2級聯信號通路刺激滋養細胞的增殖[19]。運用絨毛外滋養細胞系HTR-8/SVne研究LIF在滋養細胞侵襲和前列腺素E2(PGE2)產生的作用中發現,LIF可以上調PGE2受體表達和PGE2的合成,促進滋養細胞的侵襲和胎盤的形成[20]。LIF還可通過活化STAT1和STAT3增加滋養細胞的侵襲力,同時通過促進細胞基質纖連蛋白、玻連蛋白、層粘連蛋白的粘附增加絨毛外滋養細胞的侵襲力[21]。LIF降調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因子(TIMP1)、TIMP2和TIMP3基因的表達,因此減少了與促進滋養細胞侵襲力相關的酶的表達,上調poFUT1的表達,激活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母胎界面滋養層細胞的遷移和侵襲[22-23]。總之,LIF通過促進滋養細胞侵襲力的增強而使胚胎成功著床于子宮腔內。
五、LIF與輸卵管性不孕
正常的受孕過程是輸卵管通過纖毛的擺動和蠕動使胚胎輸送至宮腔,確保了胚胎著床于宮腔內。輸卵管上皮細胞與“種植窗期”的子宮內膜有一定的相似性,LIF在分泌中晚期表達量最高,增殖期較低[24]。輸卵管積水是導致胚胎著床失敗引起不孕的原因之一,其并不影響子宮內膜胞飲突的密度和比例,但LIF、整合素β(3)、MUC1在子宮內膜腺上皮和腔上皮的表達降低[25]。LIF在輸卵管積水患者子宮內膜著床期的表達遠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分泌中期LIF陽性表達者僅有21.4%(15/70),78.6%(55/70)的患者表達缺失或僅呈弱陽性表達,而手術后可提高著床期LIF的表達[26-27]。因此,輸卵管積水婦女窗口期LIF表達降低,一定程度上影響子宮內膜的容受性,進而影響胚胎的著床。
六、展望
LIF作為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效應的因子,其在胚胎著床方面的機制研究越來越深入,近年來成為了研究的熱點。LIF介導了胚胎著床的一系列過程,包括卵泡發育、子宮內膜容受性增加、滋養細胞的侵襲等。LIF也是影響人類不孕不育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其在生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提供了廣泛的理論基礎,對提高胚胎質量和治療成功率具有重大意義,為不明原因不育婦女及輸卵管積水的不孕婦女提供新的診療思路。因此,LIF在生殖醫學的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方面都有廣闊的前景,但LIF在其他原因不育例如多囊卵巢、卵巢功能低下及男性不育等患者中的研究尚不深入,其分子生物學機制仍不明確,尚需要后期的深入研究探討,以期將基礎研究進行轉化應用,為廣大不孕不育夫婦帶來福音。
作者:王倩 陳圓輝 徐曉航 張亞楠 姜李樂 張翠蓮 單位:鄭州大學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