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護理方法
1.1.1對照組產婦入住是普通的病房,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給予傳統的健康指導。
1.1.2觀察組產婦入住家庭式溫馨病房,給予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產科健康教育圍繞家庭為中心,對分娩各個時期(產前、產時、產后)進行護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產前:從確定妊娠之日進行首次產前檢查開始,就采取一對一模式對孕婦及家屬進行孕期醫學健康教育宣教講解。從個人衛生、膳食、心理健康、運動、孕期監護、分娩用物準備、母乳喂養、準爸爸角色扮演等方面進行指導,讓孕婦保持樂觀積極的心里,不會對分娩產生恐懼感。(2)產時:讓產婦指定一個親人陪伴其待產、分娩,可以減輕家庭成員間的分離性焦慮。由經驗豐富的助產士進行全程陪伴指導,給產婦持續的生理上的支持和幫助及精神上安慰鼓勵,在待產過程中教會產婦減輕疼痛的方法,緩解產婦的緊張情緒,使產婦樂于接受,積極配合,順利完成分娩過程。(3)產后:責任護士給予產褥期保健的指導,包括飲食起居、適當運動、新生兒護理方法、母乳喂養技巧等,積極與產婦及家庭成員溝通并在日常生活的護理中給予協助。出院后給予計劃生育健康指導,提供母嬰咨詢電話,產后訪視及復診具體時間,于出院后3d內、產后14d、產后28d由護理人員到家中進行訪視,了解母嬰健康狀況,產后42d為母嬰做健康檢查并隨訪6個月觀察母乳喂養情況,為產婦及家屬提供延續性的健康照顧。整個護理過程按照產婦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家屬的要求進行統籌安排,制定最優的護理方案,協調家屬共同完成。
1.2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方式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情況觀察組產后出血率為1.43%、剖宮產率為32.86%、總產程時間為(8.23±2.13)h、新生兒Apgar評分為(9.3±0.5)分、新生兒窒息率為3.57%,均優于對照組。
2.2兩組護理方式在其他方面的比較觀察組對母嬰護理知識掌握情況(96.43%)、純母乳喂養率(87.14%)、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98.5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3討論
現代產科護理在原有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已有很大革新,不但強調護理環境的優越,也注重健康教育以及患者自我護理的理念,試圖從護理環境到產婦心理等多個層次保證護理效果,產科護士可以為產婦保健提供具體措施,強化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進而可以將整個護理理念融入產婦的日常生活,提升產婦的生活品質以及健康水平。
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可以維持整個護理環境溫馨、和諧,宣講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健康教育,詳細講解各種護理方法,有效改善產婦、家屬以及護士之間的關系,保證產婦具有良好的分娩環境。家庭化溫馨病房配備所有家用電器,配備單、雙人床各一張,嬰兒車配備一輛,從而營造一個家的氛圍,可以有效穩定產婦的情緒,使其具有安全感,使整個護理過程如同親人的呵護,盡可能減少護理給產婦帶來的陌生感,從而保證休息質量。整個護理計劃按照產婦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家屬的要求進行統籌安排,制定最優的護理方案,協調家屬共同完成,使護患之間建立了信任,有利于各方面有效的溝通。該種護理方法可以對分娩的各個時期(產前、產時、產后)進行護理,出院后給予產婦以及家屬相關指導,保證有效的隨訪次數。整個護理過程囊括了講解、健康手冊、模型演練以及示范,全方位地利用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行護理,提高護理質量,維持產婦、家屬以及護理人員之間的良好關系。
當然整個護理過程也需要產婦以及其家庭成員的共同配合,家庭成員需要給予正面能量,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也要積極學習產科護理的相關知識,保證可以理解護理人員的安排和意見,也可以從容處理遇到的小問題,進而可以保證從細節上關心、體貼產婦,尤其是產婦的丈夫,更需要認真學習產科護理的基本知識,盡可能親近、體貼和照顧自己的妻子,從而保證護理的效果,提高產科護理的順應性,最終達到各方一致的目的-產婦和嬰兒健康。
從本文的研究結果可知,采用以家庭為中心的安全性和高質量的健康照顧這種產科護理模式后,產婦產后出血率減少、剖宮產率下降、縮短了總產程時間;新生兒Apgar評分增高、新生兒窒息率降低,而母嬰護理知識掌握率、純母乳喂養率以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都顯著高于常規護理??梢哉J為,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模式可以改善母嬰結局,幫助產婦及家屬提高保健意識,提高純母乳喂養概率,促進家庭凝聚力,維持產婦家庭與醫院的良好關系,真正落實以病人家庭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促進母嬰健康。
作者:吳江紅單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