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風險管理下的產科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護理,即在產婦入院后按常規指導其完成相關輔助檢查,耐心向產婦介紹住院環境及主治醫生、主管護士,向產婦講解分娩有關知識,告知產婦及家屬醫院的相關制度及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等。研究組實施風險管理護理:①成立風險管理小組:經護理部同意后成立風險管理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產房和病區各選擇1名年資較高的護理人員為副組長。②尋找風險因素:小組所有成員共同對以往的風險事件進行分析,尋找護理風險因素,主要包括:針對產科住院患者特點的風險管理措施缺乏;夜間值班護士少,對產房和病房不能同時兼顧;產房忙時工作環節的疏漏;母嬰同室,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監護不到位;護理記錄與醫囑不符;護理人員用語不規范,未能和產婦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護理人員缺乏法律意識等。③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并實施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風險和法律知識教育,如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護法》、《護士職責》等,樹立其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定期舉辦降低護理風險知識的講座,并結合臨床案例共同進行討論,總結經驗;定期召開護理安全分析會議,查找影響護理安全隱患;嚴格實行告知風險義務,讓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在進行護理操作之前,向產婦解釋操作的目的和意義,并告知風險因素,取得產婦和家屬的配合及諒解;指導產婦及家屬統一進行物品的擺放,將熱水瓶、銳器放在遠離新生兒較遠的地方,防止燙傷等意外的發生;注意保持新生兒呼吸道的通暢,防止衣物、痰液等阻塞呼吸道;為新生兒及產婦系腕帶;每日對產婦的有關情況進行評估,并盡量滿足其要求,以減輕患者思想負擔,維持樂觀的狀態;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及胎心的變化,發現異常時及時告知醫生;協助產婦進行下床活動;做好產婦乳房的護理,指導其行母乳喂養;做好新生兒臍部、口腔、眼部的護理;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嚴格遵醫囑用藥,并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保持病室及病區的安靜、清潔,定期繼續擰消毒;加強對護理人員業務水平的培訓,鼓勵其進行繼續教育,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培養護理人員與產婦溝通的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嚴格按制度辦事,以保障各項護理措施及制度順利實施且準確得到落實;合理排班及安排配置人員,如以老帶新;交接班時對高危人群及病房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重點交接,使醫護人員做到心里有數,以便重點進行觀察。
1.2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觀察指標為護理投訴、護理糾紛、護理差錯的發生率、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采用統一自制問卷進行調查,滿分100分,得分越高,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投訴、護理糾紛及護理差錯事件發生兩組護理投訴、護理糾紛及護理差錯事件發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兩組護理滿意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產科是一個高風險性的科室,具有急診多、夜診多、出診多、病情進展快、且護理服務對象周轉頻繁的特點,護理工作稍不到位即可造成投訴、糾紛等事件的發生。但產科的護理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當護理人員預測可能發生風險事件時及時的作出反應,做到預防在先,搶救時從容應對,為患者贏得搶救時間。風險管理實施的核心內容就是利用制度進行防范、約束各項操作工作,以達到對風險事件進行預防的目的。
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本院產科開展風險管理,首先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及時查找風險因素,并執行相應的預防措施:首先對護理人員進行風險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培訓,較好的使護理人員形成了風險預防理念和意識,從而對風險因素和危險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以規避風險事件的發生;其次針對產婦和家屬積極的進行風險告知義務,既保護了其的知曉同意權,又取了其對風險預防工作的配合;且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針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操作,既有效的保證了母嬰的安全,又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是保證護理工作順利實施和患者獲得優質服務的基礎,也是控制風險事件發生的重要環節,故積極加強對護理人員業務水平的培訓,鼓勵護理人員繼續進行深造;并制定嚴格的規章管理制度及合理的安排護理人員上班、值班,從多個層面共同防止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與2012年4月~2013年3月實行常規管理的階段相比較,2013年4月~2014年3月實行風險管理階段的護理投訴事件、護理差錯事件、護理糾紛事件的發生率都有明顯下降(P<0.01),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有明顯提升(P<0.01)。
總之,產科護理關系到母兒的健康,風險性較大。風險管理的實施可使護理人員在每個環節做到“精益求精”,有效的保護了母兒的安全,并提高護理質量,是一種實用性較強,收獲頗多的護理管理模式。
作者:鄭雨陽單位: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