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產科護理新模式對產婦不良情緒及分娩結局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產科護理新模式對產婦不良情緒及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選擇本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產科新模式護理,觀察對比兩組產婦不良情緒和分娩結局。結果: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產婦不良情緒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分娩結局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產婦實行新模式護理,有助于降低產婦不良情緒,提高分娩質量,降低產婦疼痛,減少產后出血。
【關鍵詞】產科新模式護理;產婦情緒;分娩結局
絕大部分女性都要經歷分娩的過程,由于分娩知識了解不充分、心理準備不足以及社會、家庭帶來的變化等外界影響,大部分產婦孕期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這對產婦后期分娩造成極大影響[1]。為保證母嬰安全以及身心健康,實行有效的護理方式對改善產婦不良情緒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次研究中,筆者選擇本院收治的120例產婦,對其中部分產婦實行產科新護理模式,效果顯著,現有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32歲,平均年齡(26.2±2.3)歲;孕期37~39周;初產婦2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7.2±3.1)歲;孕期36~40周;初產婦23例。入院時經檢查和超聲均為單胎、頭位,產婦骨盆測量等均在正常范圍內,且均無嚴重并發癥。兩組患者在年齡、孕期和產前檢查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包括飲食護理、用藥及輸液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新模式護理干預。
1.2.1產前護理
產婦入院時,護理人員進行自身及醫院環境和病房設施的介紹,幫助產婦適應周圍環境,調整待產心態,根據產婦自身條件、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信息與其交流,幫助消除負面情緒??梢圆捎靡魳贰⒂跋?、圖片等手段,幫助產婦了解順產的優點,消除恐慌心理,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幫助產婦及其家屬端正對胎兒性別的態度,努力消除“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
1.2.2待產護理
待產前,護理人員“一對一”幫助產婦,創建和諧溫暖的待產環境,產婦進入手術室待產時,由經驗豐富的助產護士與產婦溝通交流,對產婦全方位評估,針對產婦的各項指標給予生理、心理上的支持,幫助產婦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分娩過程的安全性,降低產婦產后出血。
1.2.3分娩護理
產婦分娩的產房內可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將其音量調至產婦接受的范圍,護理人員幫助產婦分散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緒;通過觀看分娩示范性影像,對產婦進行梅拉茲呼吸法訓練,采用半坐臥位或屈膝仰臥位,放松肌肉,呼吸由緩慢深呼吸到稍微加快呼吸速度,根據產婦自身情況進行呼吸調整,有效的呼吸訓練法,可顯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減少產婦一定程度上的陣痛;產婦分娩產生強烈的宮縮前,助產護士可對其從脊柱開始,到腰部骶尾部撫觸,進行撫觸干預,引導產婦放松肌肉,并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正面評價,增強信心。
1.2.4產后護理
產婦分娩后,需要護理人員對其身體各項指標進行檢查、記錄、分析,并采取飲食護理、用藥護理以及產后心理護理,避免產婦分娩后出現不良情緒以及產后并發癥。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不良情緒、分娩結局進行比較。不良情緒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正常、輕度焦慮、中度焦慮、重度焦慮,改善率=正常率+輕度焦慮率;分娩結局主要包括對分娩方式、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的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取均數±標準差(珔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不良情緒比較
新模式護理后,觀察組產婦不良情緒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產婦分娩結局比較
新模式護理后,觀察組產婦分娩結局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對女性來說,分娩是一種極端應急事件,其過程不僅造成生理應激,還會引起精神應激。由于經驗不足,尤其是初產婦易出現抑郁、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這對產婦內分泌造成極大的影響,子宮平滑肌收縮功能同樣受到影響,導致胎盤物質交換減少、心跳加快等病癥,造成胎兒缺氧、缺血,對胎兒的發育生長有不良影響,另外,分娩中產婦心理處于恐懼、焦慮狀態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分泌提高,容易引發胎兒窒息、產后風險增大等情況。傳統護理無法達到解決產婦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產婦子宮無法正常收縮,不但加劇產婦痛感,極大程度上降低分娩質量。徐春霞[2]選擇240例分娩初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產科新模式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剖宮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負面情緒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從本次研究來看,觀察組產婦不良情緒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分娩結局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與徐春霞學者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對產婦采取產科新護理模式能夠有效降低產婦不良情緒,提高產婦分娩質量。
參考文獻
[1]葉敏儀,張巧璇,范巧如,等.分析產科新護理模式對初產婦抑郁及焦慮情緒、分娩方式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5,36(16):3684-3685.
[2]徐春霞.產科護理新模式對產婦焦慮和分娩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1):17-19.
作者:李娜鶯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