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蛇毒藥理作用的探索方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胡建國單位:安徽三聯學院護理系安徽合肥
蛇毒是從毒蛇頭部毒腺分泌的有毒液體,是一種重要的天然動物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現已被應用于溶栓、抗癌、止血、止痛等方面。傳統上蛇毒分為神經毒、血循毒與混合毒。尖吻蝮是我國十大劇毒蛇之一,其毒液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統,引起出血、腫脹與局部組織壞死。已經發現尖吻蝮蛇毒多屬絲氨酸蛋白酶、金屬蛋白酶和磷脂酶A2家族,部分蛋白質可能屬于去整合素家族。現就尖吻蝮蛇毒生理活性及藥理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凝血作用
研究表明,尖吻蝮蛇毒具有較好的凝血作用,我國研制的一類新藥“蘇靈”已應用于臨床,該藥是從我國特有的尖吻蝮蛇毒中分離的一種類凝血酶。對尖吻蝮蛇毒類凝血酶的研究最早是1967年的ChengHC和OuyangC等,他們于1971年和1972年相繼分離出2個類凝血酶組分,并經動物實驗表明均有不同程度抗凝作用。何麗芬等從尖吻蝮蛇毒中分離出2個促凝血成分,并對動物創傷性出血具有較好的止血作用。唐松山等經12年的努力從尖吻蝮蛇毒中獲得了5個新的類凝血酶,并對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劉敏涓等對從尖吻蝮蛇毒中分離的類凝血酶的凝血機制進行分析,證實該組分雖能迅速使人血漿凝固,但由于其不能激活因子,致使所形成的血塊呈膠凍樣。因為該類凝血酶在正常血管內不完全發揮作用,而只促進出血部位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不引起正常血管內血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新型止血藥,可以應用于臨床。
2抗栓作用
蛇毒中具有抗栓作用的有兩類蛋白質,一類是能直接溶解纖維蛋白(原)的酶,稱為纖維蛋白(原)溶酶(簡稱纖溶酶,fibrinolyticenzyme,FLE)。它除了降解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外,對人體內的纖溶酶原無激活作用,無水解其他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膜,具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另一類是通過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來延緩凝血過程,不具有酶的活性。這一類酶最早是由Atoda等從日本黃綠烙鐵頭蛇毒中純化得到,并對該抗凝血蛋白的抗凝機制加以探討,證實是通過與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子X在鈣離子的作用下形成1∶1的復合物而達到延長凝血時間的;后來,Lu等從皖南尖吻蝮(Agkistrodonacutus)蛇毒中分離出一種抗凝血因子ACFI。劉清亮等對該抗凝血因子研究發現,ACFI中含有鈣離子,并且證實其抗凝血活性和空間結構與鈣離子有關。隨后徐小龍等通過改良分離方法從尖吻蝮蛇毒中分離出另一種抗凝因子ACFII,并對該抗凝因子的抗凝血機制進行研究,發現與ACFI類似,均為第二類。翟寧等從尖吻蝮蛇毒中分離出一種新的抗凝血因子,并對其理化性質進行研究,發現其無纖溶活性、無磷脂酶A2活性和出血活性。錢小江等從湖南產尖吻蝮蛇毒中分離出纖維蛋白溶解活性組分,并在體外溶栓實驗證實其有明顯的溶栓作用。雷丹青用3種層析方法分離出較純的纖溶酶且酶活力大大提高。由于纖溶酶組分中含有的出血成分難以被分離,臨床應用價值不明顯。黎肇炎等通過努力獲得無出血成分的纖溶酶,為纖溶酶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周先麗[18]通過實驗證明,尖吻蝮蛇毒類凝血酶和纖溶酶均具有明顯的溶栓作用,但是溶栓的強弱有別,纖溶酶的直接作用強于類凝血酶,因此類凝血酶是一緩慢溶栓劑,使血管再通為漸進性,增強缺血區血管的耐受力,避免血液灌注所致血管破裂,對血栓形成的早期具有較好的作用,兩者聯合使用可減少用藥量,且能達到抗凝和溶栓效應。
3抗癌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蛇毒的深入研究發現,許多單一組分具有抗癌活性,其作用機制大致可分為3個方面:(1)解離素,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腫瘤內血管增生及腫瘤之間的黏著;(2)細胞毒素,直接作用于癌細胞膜殺傷細胞作用;(3)誘導細胞凋亡。目前在尖吻蝮蛇毒中也發現有抗癌成分。段濤等從廣西尖吻蝮蛇毒中分離出一細胞毒素I3-H3,對體外培養的人肺癌細胞株(A549)、人胃癌細胞株(BGC)和人鼻咽癌細胞株(KB)有較強抑制和殺傷作用。章良等從皖南尖吻蝮蛇毒中分離出兩種抗癌成分ACTX-6和ACTX-8,對人肺癌細胞株(A549)最敏感,且熱穩定性較好。雷丹青等從尖吻蝮蛇毒中分離出一種小分子多肽K組分,具有抑制雞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有可能成為抗腫瘤血管增生的活性多肽。李映新等研究該K組分對體外培養的人卵巢癌細胞株A2780的增殖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機制可能與抗細胞黏附、誘導細胞凋亡有關。
4其他生理作用
研究發現,尖吻蝮蛇毒還有改善微循環、降壓和神經毒性作用。林振桃等從尖吻蝮蛇毒中分離出具有擴張微小血管、降低血壓作用的組分,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小板鈣內流及內鈣動員,從而使血小板胞漿游離鈣離子濃度降低等有關。李萬德等研究發現,尖吻蝮蛇毒對蟾蜍交感神經的快興奮性突觸后電位(f-EPSP)有阻抑作用。陳興智等發現,在尖吻蝮蛇毒的作用下He-la細胞和THP-1細胞感染弓形蟲速殖子的百分率均明顯提高。
5展望
尖吻蝮蛇分泌毒量較大,且活性酶類豐富,是一種寶貴的藥用資源,目前的研究僅僅局限于類凝血酶的研究,亦有抗腫瘤的作用報道,而其他生理或藥理研究較少;首先尖吻蝮用于祛風除濕已久,其蛇毒中是否也具有該藥理作用尚待研究;其次,目前市場上所用的蛇毒抗凝和抗栓藥有副作用,這些藥均是酶制劑,直接作用于人體必然會引起不良反應,同時由于生化分離技術局限,難以將有效成分和出血成分分離,這有待進一步研究;再有,蛇毒中除有活性酶類外,還有其他活性多肽,目前對尖吻蝮蛇毒中活性多肽的研究報道較少,而事實上口服蛇毒或蛇酒中真正起治療和保健作用的可能就是活性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