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護理教學改革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材的創新與特色,使整體護理與辨證施護有機結合
我校使用的《兒科護理學》為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王雁主編的全國醫學高職高專護理專業規劃教材,該教材以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應用型高級護理人才為目標,突出實用性與理論知識“夠用”的特點,教材內容既包含深入淺出的理論知識,又與護理臨床實際密切配合;把“以人為中心”的現代護理觀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內容中,在對患兒實施護理的同時,對其健康史、發病機制和身體狀況能夠正確認識,并適當介紹本學科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與新進展。與以往的教材相比,該教材突出了嬰兒撫觸、中藥外敷、推拿按摩、拔罐等中醫特色護理在兒科護理學中的具體應用,實現了中西醫護理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充分顯示了我國高職高專護理教育的特色,填補了我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實用護理教材的空白,使中西醫護理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全面的護理理念與思路。該教材一經使用,反響強烈,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將“以教師為主體”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教學方法多樣化,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病案討論、角色扮演、PBL、學生講課、課間見習、教學實習、技能訓練等多種教學方法,同時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多種媒體配合使用,如PowerPoint、CAI課件、VCD、錄像等,形象、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三、實踐教學的創新,建立“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
利用模擬醫院、教學基地、網絡平臺建立課堂實踐教學、臨床見習實習、網絡資源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在鞏固基礎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加大臨床專科護理技能操作以及中醫護理技能操作的訓練。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做到“早實踐、多實踐、反復實踐”,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四、護理文化內涵的創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我校始終堅持“用愛心領航,用責任護航”,并將其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始終,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尼采曾將教育分為兩種:一是生存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識,贏得生存競爭;二是文化教育,其目的是追求人文精神,實現生命意義。護理教育顯然屬于后者。因此,護理教育的人文定位應該偏重人文知識傳播和人文精神養成,而不僅以人文學術的專深為目標。因為人文教育的實質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養人文精神。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我國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這就要求護理教育者真正樹立育人理念,轉變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具價值取向,實行品德與技能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全面發展教育,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不僅要對學生進行“何以為生”的技能教育,而且要對其進行“為何而生”的人生理想教育,將“為學”與“為人”有機地結合起來。
五、結語
經過以上一系列的創新性研究與實踐,我校培養的中西醫護理技能兼備的護理專業學生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學校也實現了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達到了同行業國內領先水平。
作者:王雁于麗麗尚慶娟劉紅霞單位: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