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影響因素分析
1.1專業知識和技術因素
1.1.1護理技術實際操作能力差,兒科護理操作難度大,護士應具有過硬的頭皮針穿刺技術。否則有如下風險:①在輸液時,靜脈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偏低,反復操作又會極大地增加患兒的痛苦,引起家屬的不滿、投訴。②危重患兒搶救技術不熟練,如對小兒洗胃、吸痰等護理操作;危重患兒搶救時不能及時建立靜脈通道,使藥物不能及時輸入,延誤搶救,發生糾紛。
1.1.2專業知識水平不高,對兒科患者疾病的常規護理知識掌握得不夠全面;患兒病情變化快,臨床判斷能力差,出現異常不能及時發現并報告醫生,采取補救措施;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及項目缺失,護士責任心差,對護理記錄不重視,書寫不規范,涂改,對患兒病情變化沒有記錄,記錄時間不正確;護士對患兒家屬的知情告知在護理記錄中缺失,護理記錄與醫療記錄不一致,護理記錄中寫的措施,護理工作中沒做。
1.2病房管理因素
1.2.1病房設施管理因素:小兒好動好奇心強,如地面過滑致跌倒、床旁無護欄造成墜床、熱水瓶放置不當致燙傷以及觸電、誤服藥物等意外傷害。
1.2.2病房環境安全管理因素:兒童年齡小,抵抗力差,容易發生院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的流行季節,不同病種患兒多同住一房間;感染性與非感染性患兒沒有嚴格分室收治;沒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導致發生交叉感染。
2防范措施
2.1加強護理質量管理,健全監督和質量控制機制。護士長不定時檢查各班人員崗位職責履行情況、各項護理制度執行情況、護理技術操作熟練程度、危重患者搶救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各項護理文書記錄情況、醫囑執行情況,及時發現不安全隱患。對存在的原因認真分析,科內每月進行缺陷分析或安全隱患討論,提出改進措施與建議。對護士進行安全教育,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每位護理人員的差錯防范意識。
2.2提高專業技能,加強業務學習和操作技能培訓,對護士根據年資不同,采取分層培訓,熟練掌握基礎理論、專科理論、基礎操作和專科操作,還要掌握兒科常用藥物的作用機制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項。通過培訓使護士理論知識得到全面的掌握,專科技術水平提高。定期對護士進行理論和技術考核,提高護士業務素質,防止差錯。加強護士職業素質培養,提高責任心,并鼓勵護士參加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拓寬護士知識面。
2.3患兒用藥安全管理。兒童用藥劑量小,品種多,對劑量要求非常嚴格,配藥的計量要精確。組織業務學習,學習新藥的性能、用法、注意事項。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保證用藥安全。兒童年齡小,藥物用量少,需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可以使用輸液泵、注射泵。提高護士的靜脈穿刺技術水平,力爭“一針見血”,輸液時盡量使用留置針,并對家屬和患兒做好宣教。多觀察注射部位,看局部有無滲漏、腫脹,如有滲漏、腫脹立即更換注射部位,并對滲漏部位給予25%硫酸鎂濕熱敷,減輕局部腫脹,保證用藥安全。
2.4做好病房管理。合理安排病室,根據病種分室收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要分開;病室清潔,空氣新鮮;減少陪護人,禁止患兒串房,做好消毒隔離工作,病室內空氣每日消毒1次,每次至少30min;做好醫護人員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加強病房設備管理,藍光箱、防火栓、暖氣、電插銷等定期維修,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床檔加固,以防患兒墜床;對家屬做好安全宣教。
3結論
護理安全直接影響護理質量的問題,是每一個護理人員關心和認真對待的問題。兒科護理工作風險高,技術要求高,要求管理者嚴格管理,通過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護理技術操作水平,增強護士責任心,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查找護理存在的安全隱患,并認真分析,排除安全隱患,確保護理安全,提高護理水平。
作者:薛嘉欣單位:陜西省武功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