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醫學教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本課題通過對100位帶教老師以及在我院兒科五年制2006屆、2007屆醫學實習生100位發放抽樣調查表,客觀評價五年制醫學實習生的敬業精神和臨床工作表現,以及對帶教老師敬業精神和臨床工作能力的評價,為探討創新兒科醫學教學提供參考。共發放200張問卷,其中100張問卷是教師對五年制醫學實習生在兒科臨床實習中表現的評價,另外100張問卷是五年制2006屆、2007屆醫學實習生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回收200張,回收率100%。采用描述性統計的方法。
2結果
五年制醫學實習生在臨床實習中胸懷愛心,愛護患兒,對患兒有同情心,實習態度好,尊敬老師,積極重視查房,病史書寫能力和邏輯思維比較好,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水平比較好,從整體上受到患兒、帶教老師以及實習醫院的高度重視和肯定。但五年制醫學實習生吃苦耐勞精神,互相協作精神尚待提高,應注意多同患兒溝通,主動關心患兒,多實踐,提高基本操作能力。表2中看出廣大教師能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師德好,認真貫徹教學大綱精神,語言表達合理清晰,積極調動學生積極性,服務態度好,主動關心患者,與患者溝通好,但應該更多積極開展新技術,熟練掌握計算機,專業英語,爭取在教學工作方面更大的突破。
3討論
作為一個合格的兒科醫學生,必須具備愛醫學、愛人類、吃苦耐勞、勤奮工作、為患者保守秘密、不斷學習、開拓進取、不斷探索、研究、提高。臨床工作中發揚更多的吃苦耐勞精神,互相協作精神,并注意多同患兒溝通,主動關心患兒,對患兒耐心、細心、愛心。多實踐,提高基本操作能力。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具有較寬闊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這是對現代醫學人才的知識結構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學科學的發展,兒科醫學教育事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必須不斷完善、充實和發展兒科醫學教育事業,以適應全社會兒童不斷增長的衛生健康需求。我們必須加強醫學理念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兒科醫學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刻苦敬業,關愛生命,救死扶傷,既要有精湛的醫術,又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樹立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積極參加研究生深造,積極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培訓。繼續醫學教育是一種高層次的教育,是大學畢業后,接受規范化的畢業后醫學教育之后進行的知識更新教育,是一種知識技能補充,增新、拓寬、提高的追加教育、終身教育,必須掌握兒科的急救知識及專科常見病的診治技術,加強臨床技能培訓,完成結合臨床工作的科研論文。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向臨床醫生過渡的關鍵時期,臨床帶老教師應引導醫學生掌握好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注重醫學生兒科臨床實踐基本技能的培養,理論與臨床結合能力。對嬰幼兒一定要倍加愛護,防止跌倒、燙傷等。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一定要多加觀察,除了認真查房以外,經常巡視病房,同患兒家長多交流,掌握患兒的病情。對患兒要有同情心,愛護患兒,尊重患兒的隱私,更多的進行臨床病例的實習,實習操作動作要輕柔。改進教學方法,教師結合患兒更多的床旁講解示范、鑒別診斷,增加討論和實際動手的機會,同時醫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把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打破老師只是講,學生只是聽的醫學教育僵化模式,體現醫學教育的靈活性、基礎性、復合性、重要性。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法,以病床為中心的臨床教學,問題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采用啟發式教學,重視教學互動、教學相長,培養兒科實習生臨床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實習生的科研思維和創新精神。對實習生進行醫學法制教育,充分認識目前嚴峻的醫療形勢,依法行醫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辦事。今后的工作中應增加親情教育,把學生們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當做自己的孩子來關心愛護,手把手的把技術教給他們,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大學、醫院、帶教老師的溫暖,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開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取好的方法,促進學生將理論聯系實際,把課程學好。總之兒科醫學教育新探索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兒科工作者今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作者:龔紅蕾徐美玉李鵬程索桂海單位:南通大學附屬醫藥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