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應對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探討兒科超藥品說明書用藥中所存在的問題,從目前兒科用藥的現狀出發,分析用藥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策略來解決問題。通過指導兒科藥品超說明書用藥的規定,以及具體從操作、技術和管理層面上的措施,來應對兒科超藥品說明書用藥中所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兒科;超說明書用藥;應對策略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是指在藥品服用過程中使用超出藥品說明書指示劑量范圍的使用方法。當前,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在國內兒科用藥中十分普遍,而且沒有特別指定的兒科超說明書用藥,大夫和患者需要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并存在一系列兒童倫理、醫療管理、藥品不良反應等問題[1]。
一、兒科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現狀
一項研究調查了美國25所兒童醫院的15萬5000名住院兒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兒童至少有一次超說明書用藥。兒科醫院的超標使用率高達50%~90%。對歐洲國家醫院兒科進行調查,超說明書用藥的比例達到了50%。而這些藥品在2歲兒童和青少年的使用率最高,占兒童處方的一半。而有85%的癌癥兒童和90%的新生兒處方也超出了說明書使用的范圍。有學者對此進行研究發現兒科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說明書上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出許多,用藥失誤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也明顯增加。我國學者對兒童用藥的現狀進行了研究,表明兒科門診手冊的比例為41%,住院兒童的比例超過78%。在1112份病歷中,有507條處方從藥品說明書中取出,占45.59%。國內有學者調查了3142份兒科門診處方后發現,處方藥超說明書占11%,其中呼吸和抗生素類藥物分別占40%和26%,以祛痰藥和抗生素為主。特別是在年齡較小的兒童中超說明書用藥現象更為普遍[2]。
二、兒科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原因
說明書自身缺陷及兒童用藥信息缺乏:2010年7月底一項關于登記資料的調查顯示,僅2.27%的藥品注冊信息清楚標示為兒童使用。僅6%的藥品注冊審批信息標注為兒童用藥,大多數為治療消化和呼吸的藥物以及解熱鎮痛藥。缺乏兒童用藥信息很大的原因是兒童的臨床試驗有限,甚至沒有進行試驗,因此缺乏可用性的安全數據、藥代動力學數據,以及該年齡組的劑量發現研究數據缺失,沒有參考的用藥劑量。缺乏兒童劑型:由于缺乏適合兒童年齡和體重的劑型,導致兒童用藥劑量無法準確地衡量。在臨床使用中有時將成人劑型的藥物減少用量,例如將片劑藥品粉碎后減少用量,或者將膠囊溶解在水及其他溶劑中,制備兒童藥品的劑量,由于無法精確的計算藥物的使用量,缺乏足夠的證據評價,可導致藥代動力學的改變。缺乏臨床記錄: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的兒童沒有處方藥記錄。如藥房使用片劑制成的混合液,屬于臨時配制用藥,通常是將成人劑量稀釋或減少用于兒童,缺乏有效的監管,存在嚴重的用藥風險,增加醫療糾紛的發生率。說明書的差異性:在藥品說明書中,我國與國外之間的差異導致發生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發生。例如,在歐洲,奧美拉唑的明確適應人群為小兒。而國內臨床應用的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嬰兒禁用,沒有泮托拉唑的使用經驗,不推薦臨床數據未提及的兒童使用蘭索拉唑、埃索美拉唑[3]。
三、兒科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策略與建議
指導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原則:基于兒童超說明書使用的現狀,必須要規范用藥[4]。該專業協會的研究人員,編寫了有關人工醫學的相關專家共識。2016年初,學組專門為兒科臨床藥理學編寫并出版了《中國兒科超說明書用藥專家共識》。這些專家就兒科藥品說明書的引進、用藥管理和專業指導的操作過程達成共識。
管理層面兒科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應具備以下內容:兒童超說明書用藥5個環節的分級管理。具體內容包括:①證據分類管理的來源:超說明書使用證據的主要來源已經被納入到診斷和治療的國際、國內標準,但不包括在規范和專家共識,基于證據的4個不同層次的個人經驗,應基于證據的可靠性水平,制定相應的分類管理。②藥品分類管理:根據普通藥品和特種藥品(如高危藥品)的特點和用藥后的不良后果,對藥品實行分類管理。中藥注射劑和抗腫瘤藥物應比規定的藥品規范更嚴格、更明確。③醫生處方權的分級管理:國家對非限制性和明確性的抗菌藥品,特殊限制等級三級抗菌藥物處方權管理,可以參照處方特權管理模式,不同醫生對不同等級藥品的處方權進行評估。④吸毒者分類管理:根據兒科患者的年齡組,如新生兒、嬰兒、兒童制定青少年亞組制定了不同的管理和指導。⑤病種分類管理:根據常見病、罕見病、難治性疾病,制定不同類型的疾病使用超藥物分類管理。
操作層面:醫院成立超說明書用藥評價專家組,并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超藥品說明書外使用的藥物,給予信息和證據支持,知情同意,關閉標簽使用的原因和效果等,并經倫理委員會或(和)經證監會批準獲得藥品管理,關閉標簽的藥物許可證。醫生作為非處方用藥的主體,應嚴格遵守醫院的有關規定,加強自律,提高專業知識水平,避免藥物濫用。藥劑師對非處方藥的處方,要嚴格審核和調配,還要區別對待,靈活處理;注意避免自己的法律風險,當藥品標簽異常違規時,藥師也應拒絕調配。藥房處方應手工收集、評價和不良反應監測和報告。
技術層面:有必要建立非處方藥數據庫,以便利臨床醫生和藥劑師的用藥。組織專家定期評估和更新。上述指示的管理包括在醫生的操作系統和藥劑師的藥品管理系統中,有提示、記錄和警報用于非處方藥的使用;有證據表明對非處方藥物的使用進行干預,并提供結果和信息反饋。藥師可利用該系統定期進行統計、匯總、分析和建立數據庫,根據臨床醫師和藥師需要來制定,方便臨床的用藥。
參考文獻
[1]張伶俐,李幼平,梁毅.全球住院兒童超說明書用藥現狀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12(2):176-178.
[2]張伶俐,李幼平,梁毅.全球門診兒童超說明書用藥現狀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12(3):305-313.
[3]曾雪花,周炳豐.住院兒科藥品說明書之外用藥的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6):113-114.
[4]薛麗萍,汪琪.兒科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調查分析[J].中國藥房,2008,19(4):315-316.
作者:沈瓊麗 單位:672600大理州永平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