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產生的影響。方法50例惡性腫瘤患者為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應用平均數字分配法將其分成實驗組(26例)與對照組(24例),給予實驗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結果實驗組患者SDS、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整體生活質量等分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并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
惡性腫瘤;心理護理;抑郁;焦慮;生活質量
大多數惡性腫瘤患者均會伴有躁狂、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加大患者心理負擔,加重疼痛感,降低生活質量。且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會對臨床治療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出現影響療效、縮短生存期的情況[1]。因此,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是至關重要的。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取得顯著療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細胞學或者病理學檢查確診。其中,31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齡最小者36歲,最大者83歲,平均年齡為(42.5±3.9)歲;疾病類型:21例肺癌,18例乳腺癌,7例消化道腫瘤,4例婦科腫瘤;患者均為晚期:28例Ⅲ期,22例Ⅳ期;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疼痛癥狀。應用平均數字分配法將其分成實驗組(26例)與對照組(24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入院后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主要包括性格、身體素質、家庭、社會關系、工作、文化程度以及睡眠習慣等;并耐心、認真的對患者講解疾病病理表現、治療方法、疼痛原因、緩解方法、持續時間、注意事項等,使患者能客觀性的認識;采取現身說教、暗示以及意像想象法等方式為患者提供發泄內心苦悶、怒氣的機會。給予實驗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心理減壓:護理人員要主動、積極的與患者加強交流、溝通,和患者構建良好護患關系,盡可能了解、掌握患者心理狀態,和患者有效、及時的進行溝通;告知患者腫瘤疾病相關的知識,加強健康宣教,進一步緩解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配合積極性和治療依從性。
1.2.2認知干預:告知患者各種化療方法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治療目的、應對措施以及治療注意事項等,緩解或者消除患者內心顧慮,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積極性;并應用現身說教的方式為患者介紹以往成功治療的案例,并告知患者目前醫療在惡性腫瘤治療方面的新成就,給予患者生存的希望。
1.2.3放松訓練:指導患者進行下棋、讀書、看電視、聽音樂、翻閱報紙、深呼吸、肌肉放松以及讀書等娛樂活動,使患者全身放松,緩解或者消除緊張、恐懼情緒。
1.2.4加強社會支持: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要根據患者不同階段需求給予其評估和支持,最大程度滿足患者需求,鼓勵患者,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家屬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加強交流、溝通,并告知患者家屬要做好陪護、探視工作,可進一步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緊張等負面情緒,最后顯著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1.3觀察指標[2-3]對比兩組患者抑郁、焦慮情緒改善情況以及生活質量。(1)抑郁情緒:應用Zung編制的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抑郁傾向越嚴重;(2)焦慮情緒: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定,主要包括20個項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慮癥狀越顯著。(3)生活質量:應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測定量表進行評定,主要包括角色功能、身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以及總體健康等方面,總分100,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就越高。
1.4統計學方法。本組研究所得數據均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使用“n/%”與(—χ—±s)表示,進行χ2和t檢驗,如P<0.05,則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SDS、SAS評分比。干預前,實驗組:SDS為(62.56±8.15)分,SAS為(64.27±7.03)分;對照組:SDS為(62.59±8.18)分,SAS為(64.35±7.12)分;干預后,實驗組:SDS為(26.63±4.71)分,SAS為(27.35±5.64)分;對照組:SDS為(30.14±6.32)分,SAS為(32.50±4.76)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SDS、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實驗組患者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整體生活質量等分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惡性腫瘤為目前致死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根治。特別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一旦檢查確診就意味著“死緩”。且晚期患者往往合并臟器功能不全、疼痛,采取放化療治療會導致出現感染、消化道不良發應以及脫發等并發癥[4]。因此,惡性腫瘤患者具有較高的焦慮、抑郁發生率。本次研究對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給予實驗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SDS、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整體生活質量等分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心理護理主要從心理減壓、認知干預、放松訓練以及加強社會支持等方面進行護理,其中,通過實施心理減壓和放松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身心的娛樂活動,可有效分散注意力,穩定患者情緒;通過實施認知干預與加強社會支持,加深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知識的了解,認識到化療藥物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進而有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加強社會支持,患者家屬給予更多陪護、關心和鼓勵,使患者感受到親人的關懷,進而減輕孤獨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5-6]。綜上所述,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并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丁娜,胡成文,陶艷,等.惡性腫瘤患者死亡焦慮與焦慮、抑郁的相關性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5,36(18):78-81.
[2]趙秋歌.首次化療惡性腫瘤患者心理護理的觀察[J].醫學信息,2015,28(46):168-169.
[3]程和瑞,翟西菊,亓德美,等.奧氮平治療伴腫瘤相關性焦慮抑郁腫瘤的療效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4):28-30.
[4]崔孝菊.惡性腫瘤患者心理問題調查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106-108.
[5]黃露,梁鍵,林海珍,等.中西醫結合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狀況干預研究[J].光明中醫,2015,30(1):155-157.
[6]張婧.對住院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3):62-63..
作者:余成靜 單位: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