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晚期惡性腫瘤臨床療效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觀察華蟾素注射液治療晚期惡性腫瘤臨床療效。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療的100例晚期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按是否給予華蟾素注射液治療分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給予華蟾素注射液治療1個療程,輔以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只給予對癥支持治療。觀察患者腫瘤大小,體力狀況,癌癥疼痛,不良反應的變化。對瘤體療效方面:治療組臨床獲益率為40.00%,高于對照組的36.0%,但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體力狀況療效方面:治療組提高+穩定例數占72.0%,高于對照組的42.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癌癥疼痛療效方面:治療組緩解+部分緩解例數占80.0%,高于對照組的52.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華蟾素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的生長,改善體力狀況,緩解癌癥疼痛,在姑息性治療晚期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方面,具有一定療效。
關鍵詞:
華蟾素;惡性腫瘤;治療
蟾蜍系我國傳統藥材,有解毒消腫、殺蟲化積、破堅血、行水濕、除脹定痛的作用,臨床用于治療惡癥、瘰癘、腫瘤等。目前,華蟾素注射液(ICF)是中華大蟾蜍皮水溶性成分制成的注射液,主要含有蟾毒內脂等有效成分。經臨床研究及臨床實驗表明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且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可靠[1]。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華蟾素注射液治療不能手術和放、化療的100例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療的100例晚期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按是否給予華蟾素注射液治療分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治療組華蟾素注射液,每支20mL,含生藥1g。所有病例均以華蟾素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用2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只給予對癥支持治療。1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3觀察指標腫瘤大小;體力狀況;癌癥疼痛及不良反應。1.4統計學處理數據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χ—±s),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療效評定標準對瘤體療效評價采用UICC標準。完全緩解(CR):可見腫瘤持續1個月及以上時間消失;部分緩解(PR):腫瘤兩個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徑乘積縮小50%及以上并持續1個月以上;穩定(NC):腫瘤兩個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徑乘積縮小不足50%,增大不超過25%并持續1個月以上;惡化(PD):腫瘤兩個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徑乘積增大超過25%,并出現新的轉移灶。體力狀況療效:采用國際常用的Karnofsky生活質量評分法,計分增加10分為提高,下降10分為降低,不變為穩定。癌癥疼痛療效:可停用對癥止痛治療的為疼痛緩解,對癥止痛治療的藥物劑量及頻率降低的為部分緩解,對癥止痛治療的藥物劑量及頻率無明顯降低的為無緩解。
2.2治療結果。
2.2.1對瘤體療效采用華蟾素注射液的治療組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20,臨床獲益率40.0%;給予對癥支持治療的對照組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18,臨床獲益率36.0%,對比兩組臨床獲益率,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2體力狀況療效采用華蟾素注射液的治療組提高+穩定例數為36例,有效率為72.00%;對癥支持治療的對照組提高+穩定例數為20例,有效率為為40%,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認為華蟾素注射液的治療組體力狀況療效優于對癥支持治療的對照組。
2.2.3不良反應應用華蟾素注射液的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血常規、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無明顯變化。4例用藥后出現發熱現象,為一過性中等度熱,給予對癥治療后熱退,8例有局部刺激感,尚不劇烈,可繼續堅持治療。
2.2.4癌癥疼痛療效治療組緩解+部分緩解例數為40例,占80.0%;對照組緩解+部分緩解例數為26例,占為52.0%,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認為治療組癌癥疼痛療效優于對照組。
3討論
研究發現,在癌痛患者中一半以上患者中至重度疼痛,1/3患者為難以忍受的重度疼痛,晚期癌癥患者中2/3患者有疼痛,所以緩解癌痛成為改善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方面。民族醫學認為癌腫多由熱毒引起并伴有疼痛等癥狀,而蟾蛛性情溫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寮,軟堅散結,化毒定痛之功能。華蟾素(Cinobufacini)系傳統中藥中華大蟾蜍皮的水制劑,主要含有蟾毒內脂等有效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化瘀潰堅等作用,已列為國家級中藥保護品種。蟾蜍作為藥物治療疾病由來已久,其藥性理論記載,首見于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2]。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華蟾素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的生長,改善體力狀況,緩解癌癥疼痛,在姑息性治療晚期惡性腫瘤方面,具有一定療效[3]。
研究表明,華蟾素注射液在提高中晚期癌癥患者生存質量及細胞免疫功能方面有顯著療效,并能抑制腫瘤的生長,提高近期療效,提高生存期。本文研究發現,治療組臨床獲益率為40.00%,高于對照組的36.0%,但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體力狀況療效方面:治療組提高+穩定例數占72.0%,高于對照組的42.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癌癥疼痛療效方面:治療組緩解+部分緩解例數占80.0%,高于對照組的52.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參考文獻
[1]梁朝輝,張維彬,汪波.華蟾素在腫瘤防治中的意義[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11(15):1512-1513.
[2]左小東,崔永安,秦叔逵,等.華蟾素抗腫瘤作用的臨床研究進展[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1,8(3):178-180.
[3]牛靜秀,謝廣茹,劉東穎.華蟾素注射液治療晚期消化系統惡性腫瘤30例療效觀察[J].天津中醫藥,2011,25(2):698-700.
作者:金京哲 單位:遼寧省丹東市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