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膽囊切除術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單病種質量管理的新型臨床服務模式,是由各相關部門或科室的醫護人員針對特定疾病或手術共同訂出的有順序、有時間性和最適當的醫療服務程序,以加快康復,節約資源,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服務質量[1]。我院近年來對100例全麻腹腔鏡下行膽囊切除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管理,獲得滿意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5年3月~2007年9月期間擇期行全麻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100例,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齡47歲。病種為單純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術前一般情況良好,無合并急性感染及其他慢性疾病,且性別、年齡、病情、學歷、職業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臨床護理路徑的制訂由醫護人員對全麻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做最適當的有順序的時間性照護計劃,結合本院情況制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內容如下。第1天:持入院手續入科室,安排床位;入院介紹;入院評估;入院宣教;制訂護理計劃。第2天:病情監測;常規檢查;檢查結果反饋;醫生制定手術方案;患者簽手術知情同意單;麻醉師看患者,簽麻醉知情同意書;藥物介紹;術前準備及指導宣教。第3天:術日晨準備;留置胃管、尿管;手術室護士接患者;術后回病室;術后當天護理;心理護理;藥物介紹。第4天:停胃管、尿管;飲食指導;活動指導;并發癥的護理;第5天:健康宣教;出院宣教;滿意度測評;辦理出院手續。
1.3方法對照組50例采取傳統醫療護理方法。觀察組50例入院后即按照已制訂的臨床護理路徑實施醫療護理及其他服務;具體實施:①對入院進入護理路徑的患者,由責任護士、主管醫生進行評估,按臨床護理路徑上的指示,根據患者需要進行入院介紹,解釋路徑有關內容和作用,取得患者的理解合作,并在路徑上對患者需要并已執行的內容打勾、簽名,同時在病歷夾封面及病歷一覽表上標明“觀察”以示區別;②責任護士、主管醫生每日按路徑上的指示,根據患者的需要進行落實、評價以達到規范醫療護理的目的;③臨床護理路徑管理組長隨時檢查患者的治療進展及措施落實情況,及時督促指導;④患者出院前按療程進度及療效與設定的路徑成效指標對照,評價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并記錄偏差。
1.4評價標準住院天數、住院費用、患者滿意度。
1.5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方法進行分析。
2結果
觀察組平均住院(5.18±0.72)d,平均住院費用為(4558.00±338.50)元;對照組平均住院(8.16±1.17)d,平均住院費用為(5838.80±318.03)元。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比較,見表1。表1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度比較
3討論
3.1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后住院時間明顯縮短。根據路徑要求以患者住院時間為序,把具體服務項目進行定質、定量、定時、定人,從而減少了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診療護理行為,使環節質量得到了較好控制,明顯縮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
3.2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制訂路徑時以患者為中心采用最佳模式,不僅明顯縮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而且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幫助患者及家屬了解詳細的治療護理過程和時間安排,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促進了護患交流,使患者能積極配合并監督醫護工作,從而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2]。
3.3臨床護理路徑為護理人員提供了一種高效的護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護士工作效率,同時對低年資護士有臨床指導的作用。
總之,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有效地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通過在實踐中的不斷改進,將使臨床路徑更加科學合理,更加充分體現質量管理的最終目的——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從而獲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新晨:
【參考文獻】
1王虹.臨床路徑.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36.
2齊德廣.臨床路徑在部分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患者中的應用.醫院質量,2003,7(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