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母子保健服務成果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馬娟娟姚玲馬雪蕾單位:甘肅省靜寧縣婦幼保健站
孕產期保健
(1)孕產婦死亡情況:通過項目實施,靜寧縣孕產婦死亡率有所下降。表1顯示,該縣孕產婦死亡例數由2005年的4例下降至2011年的0例。(2)孕產婦保健情況:表2顯示,項目實施后2011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產后訪視率、孕產婦系統管理率有明顯提高,與2005年比較,分別提高了12.38%、48.47%、10.57%、13.78%、15.24%。
兒童保健
(1)5歲以下兒童死亡情況:表3顯示,2011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是9.92‰、8.44‰、5.91‰,較項目實施前200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了15.50‰、13.27‰、9.63‰。(2)兒童保健情況:表4顯示,項目實施后的2011年新生兒訪視率、3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4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均有提高。較2005年分別提高14.17%、41.85%、12.45%,其中,3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提高幅度最大。
討論
1.2005—2011年靜寧縣孕產婦保健情況
孕產婦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政治、經濟、文化、醫療衛生、婦幼保健工作水平及母嬰安全的重要指標之一[1]。除了直接影響期望壽命外,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項目實施后,為降低孕產婦死亡率,①建立和完善了靜寧縣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和“危急癥搶救中心”,制定“靜寧縣孕產婦急救工作程序”和“靜寧縣孕產婦急救治療工作操作規范”;②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開展孕婦學校,有效提高了孕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③在項目支持下,通過派出去和引進來的方式,提高縣、鄉兩級產科醫務人員處理產科危急重癥和醫療保健服務的能力,推廣產科適宜技術,對高危孕產婦進行專案分級管理。這些措施的實施,有效降低了孕產婦死亡率,由2005年的70.62/10萬下降至0。
同時,產前檢查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產后訪視率,以及孕產婦系統管理率明顯提高,因為在母子系統保健項目實施期間,靜寧縣根據實際情況,將“降消”項目與母子系統保健項目相結合,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降消”給予補助,產婦須憑借母嬰系統保健卡1及其他相關手續可享受補助,這樣既可以促使孕產婦早建卡,做好產期檢查,同時住院分娩率也得到提高。
2.2005—2011年靜寧縣兒童保健情況
項目開展過程中,①逐步建立和完善兒童保健管理制度。村醫利用項目配發的嬰兒秤等簡易設備,在產婦出院后對新生兒進行訪視,并填寫母嬰系統保健卡2的產后訪視新生兒情況記錄表。同時,將兒童保健工作與防疫工作相結合,村醫為兒童注射疫苗前先進行常規體檢,用兒童保健卡和生長發育監測圖記錄體檢結果,并對家長進行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兒童常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指導。對篩查出的體弱兒童上報鄉衛生院,由鄉級兒科醫師進行專案管理。
②舉辦新生兒死亡評審會議,由縣級產、兒科專家對死亡的新生兒進行討論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③通過對縣、鄉兩級產、兒科醫師進行培訓及舉辦新生兒窒息復蘇大賽,有效提高了產、兒科醫務人員技能水平。通過這些措施,靜寧縣5年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都有明顯下降,5歲以下兒童死亡中,出生窒息、肺炎早產或低出生體重為其主要原因。下一步工作應強化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培訓、推廣預防早產技術、推廣應用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監測技術,進一步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
3.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由于靜寧縣經濟基礎薄弱,農民群眾文化程度不高,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困難,同時因群眾傳統生育觀念頑固,懷孕后不主動進行產前檢查及其他保健服務。雖然開展的培訓次數多,但由于業務人員知識技能水平低,導致培訓效果不明顯,特別是對孕產婦高危因素早期識別能力相對較差,不能保證及時轉診和搶救,導致孕產婦和新生兒急救成功率不高。而且鄉級婦幼衛生人員短缺,專干不專,身兼數職,婦幼保健職能發揮不夠。村級保健人員年齡偏大,知識落后,嚴重影響了項目工作質量。
母子系統保健項目在靜寧縣實施以來,在項目理念的引導下,逐步建立了比較規范化的母子系統保健管理和服務模式,將孕期、圍產期、新生兒、嬰兒和幼兒的保健服務緊密聯系在一起,方便操作,應延續項目服務模式,促進該縣婦幼衛生事業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