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年人高血壓臨床治療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對老年人高血壓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探討和評價。方法選取自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間來我院就診的360例高血壓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18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治療,實驗組則是在常規方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綜合診斷干預的方式。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經治療,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且實驗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明顯臨床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結論老年人高血壓具有發病率高、不易控制等特點,在治療過程中采取綜合診斷干預的方式進行治療,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
高血壓;老年人;治療效果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我國高血壓患者占全球總數的33%以上,而且近年來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患有高血壓的人數不斷上升,這是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就老年人高血壓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了評價。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自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間來我院就診的360例高血壓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而且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壓病癥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200例,女性患者160例;年齡為52~74歲,平均年齡為(64.3±1.4)歲;病程為2~10年,平均并成為(3.6±1.5)年;按照入院時的分期標準進行劃分,Ⅰ期患者206例,Ⅱ期患者103例,Ⅲ期患者51例;按照患有并發癥的類型進行劃分,患有冠心病的137例,患有高血脂的94例,患有糖尿病的52例,無并發癥的77例。將所有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80例,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患病情況等方面均無明顯性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療方法兩組高血壓患者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對患者進行日常各項指標的觀察和檢測,如血壓、血脂等,讓患者進行適當的休息和鍛煉,并根據患者病情的情況,使其服用或者是靜脈滴注降壓藥物,同時適當調整藥物的用量等。實驗組患者則是在常規治療方式的基礎上采用綜合診斷干預的方式進行治療。一方面,多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使其保持愉悅的身心,以免受到外界的刺激使病情惡化,而且可以對患者適當的進行一些有關高血壓方面的知識講解,使患者對自身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并適當的進行控制,以免病情的發展。一方面,根據患者自身的患病情況,科學、合理的選擇降壓藥物,對于有其它并發癥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在對其配制降壓藥物的過程中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而且,有時候患者服用降壓藥物會有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因此需要定點對其血壓進行測量,從而合理調整藥物的用量和使用方法。待其血壓穩定之后,要囑咐患者要長期用藥,不得隨意減少藥量或者是停止服用藥物。另一方面,為了保障患者病情能夠好轉和恢復,需要對其生活、工作等方面進行干預。即要注意多加鍛煉,對四肢多按摩,同時要保證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切不可勞累過度;在飲食方面要以低鹽、低脂、多維生素等為原則,而且不能抽煙和喝酒。對患者進行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干預措施,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而且在此期間,如果患者的血壓不穩定,又或者出現不適癥狀,如頭暈、常常犯困等,則需要引起重視,立即向醫生說明情況,以給予及時的治療。
1.3療效評定標準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后,對其治療效果按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標準》進行評定,分為以下三個標準。分別是痊愈: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之后,患者的不適癥狀均有所消失,血壓等恢復正常;好轉:經過治療之后,患者的不適癥狀明顯好轉,血壓下降20mmHg;無效:患者的病情無好轉現象,甚至惡化,血壓經檢測仍高于正常水平。治療的總有效率=(痊愈+好準)/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采用數學統計學軟件SPSS13.0對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正負標準差(x±s)以及百分率的方式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如果P<0.05,則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結果
2.1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的比較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后,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實驗組患者僅有2例治療無效,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89%;而對照組中有21例患者治療無效,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8.33%。可見,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明顯性差異,研究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高血壓患者血壓值的比較經過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血壓控制值為(146±11)/(89±12)mmHg,而實驗組患者則為(129±11)/(77±10)mmHg。也進一步說明了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要優于對照組,兩者之間存在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3討論
高血壓具有發病率高的特點,易引發諸如心腦血管、冠心病等并發癥,并且對腦、腎以及心臟等器官造成損害;而且如果患有高血壓后沒有及時進行治療,任其發展,還會因此出現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形成血栓。可見,高血壓只是慢性疾病中的一個基礎性疾病,它還會演變和惡化。因此,需要對高血壓的治療以及預防引起重視。而且在傳統治療中發現,僅采用常規方式對其進行治療,效果并不明顯。一是因為患病人群多數為老年人,其自我調節機制遠遠不如年輕人,因而血壓控制較難,上下波動范圍較大;二是由于是老年人群,降壓藥物的使用量不宜過大,只能循序漸進增大藥量。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對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診斷干預的方式進行治療,并與采用常規方式治療的對照組相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綜上所述,老年人高血壓具有發病率高、不易控制等特點,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綜合診斷干預的方式進行治療,而且治療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璐.中藥在冠心病結合并高血壓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4,(22):155-155,156.
[2]趙樹斌.老年人高血壓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4,(1):19-21.
[3]王文惠.高血壓臨床治療與年齡因素探討[J].當代醫學,2014,(24):82-82,83.
[4]陳濤.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高血壓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8):156-157.
[5]江濱,吳升平,王文志等.5029例北京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現狀分析[J].中國循環雜志,2013,(z1):3-3
作者:孫登峰 單位:河南省濮陽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