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航空員心理放松訓練成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劉軍王煜蕙杜長偉劉玉華趙春華王開輝馮琦單位:空軍大連航空醫學鑒定訓練中心第一療養科航空心理訓練科第三療養科遼寧大連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2010年8月—2011年2月來我中心參加航空醫學鑒定訓練的現役軍事飛行人員138人,身體健康。均為男性;已婚122人,未婚16人;專科11人,本科125人,碩士2人;年齡23~54歲,平均(35.4±8.0)歲,按年齡分為30歲以下(低年齡組,146例),31~40歲(中間年齡組,56例)及41歲以上(高年齡組,36例)等三組。
1.2方法訓練前,通過與飛行人員晤談,了解其近期工作生活狀況和生活事件。同時采用飛行人員心理健康問卷(MHI)和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飛行人員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結合日常生活中被訓者習慣采用的自我放松方法,分別確定訓練方法,包括漸進性肌肉放松(n=41)、呼吸調整放松(n=55)、意向放松(n=29)和音樂放松(n=13)等。訓練分為學習模式和應用模式兩個階段。首先進入10min的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演示,使受訓者掌握具體放松技巧。然后開始訓練模式,時間為30min。反饋方式為動畫場景,包括玫瑰花開、水滴、枯木逢春和瀑布。分別在放松訓練前、中和后三個時間段采集3min的心率、壓力指數和PNN50平均值。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頻數、t檢驗、F檢驗等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四種放松方法效果比較不同訓練方法的心率、壓力指數和PNN50指標在訓練前、中、后數值變化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F=0.334~2.398,P=0.071~0.774)。
2.2生物反饋訓練各項生理指標比較心率和壓力指數訓練中與訓練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與訓練前、訓練中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PNN50指標訓練前與訓練中、訓練中與訓練后比較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3不同年齡組基礎生理指標比較不同年齡組訓練前PNN50基礎值隨年齡增加呈逐漸下降趨勢,高年齡組明顯小于低年齡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4不同年齡組訓練效果的比較不同年齡組心率、壓力指數和PNN50在訓練中數值變化的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低年齡組分別與中間年齡組、高年齡組在訓練前與訓練中、訓練后心率變化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均P<0.01),余無明顯差異。
3討論
放松是以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的內臟和軀體表現的心身狀態,放松狀態下迷走神經張力增強,PNN50增加,心率和壓力指數下降。有研究顯示,以生物反饋技術為核心結合其他放松訓練方法,訓練前后生理反應差異顯著。本研究綜合分析三項生理指標,同樣顯示飛行人員生物反饋放松訓練效果明顯。尤其以訓練的前半段更好,三項指標變化顯著。訓練的后半段,放松效果持續,但心率指標下降不如訓練前半段。這可能與受訓者不能保持持續注意力,易受外部環境因素干擾以及感覺訓練即將結束,對完成訓練的預期有關。提示我們在訓練的后半段要注意強化反饋誘導,以持續鞏固訓練效果。本研究分別采用漸進性肌肉放松、呼吸調整放松、意向放松和音樂放松等四種方法對飛行人員進行反饋訓練。四種訓練方法各有優點,實際應用中,哪種方法效果更好,如何進行選擇,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問題。本研究比較了四種訓練方法的生理指標變化。從結果上看,四種方法的生理指標并沒有明顯的差異,說明訓練效果無差異。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四種訓練方法之間有共同的技術,比如漸進性肌肉放松、意向放松和音樂放松中都有呼吸調整技術的應用,音樂的放松作用在其他幾種方法中也有體現。另一個原因與在訓練實施前已經根據個體的特點對訓練方法進行了選擇有一定的關系,說明訓練方法并無優劣,適合個體的就是最好的。但具體原因有待設計更完善的實驗加以驗證。該研究表明,不同年齡組生物反饋放松訓練生理指標的變化有差異,尤其是心率的變化,低年齡組要好于中間年齡組和高年齡組,說明低年齡組人群放松效果最好。這與我們在訓練中的觀察是一致的。年輕群體精力充沛,心理單純,生活工作壓力相對較小,對訓練的興趣和感悟能力強和對放松要領理解掌握較快有關;而中間年齡組和高年齡組人群正處于事業的上升期,多擔負一定的領導職務,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對自我情緒狀態的關注度差,學習訓練方法動機不強,因此在訓練中較難放松下來,訓練效果較差。本研究采集三項生理指標:心率是比較好的評估放松狀態的指標之一,心率快慢和人的放松狀態成負相關。壓力指數是人體的舒張壓和肌張力的綜合評估指標,主要反映心率搏動的強弱變化,當壓力指數呈現出逐漸下降的狀態,說明訓練者自我控制的效果越明顯。因其采集的是血管對傳感器沖擊的力量大小,干擾因素較多,因此并不是特異性指標。PNN50是心率變異性(HRV)分析的時域指標,反映自主神經系統對心血管系統的調控及該系統對各種因素的應答,是定量判斷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狀態的一項有用指標。PNN50值越大,說明訓練者自我控制的效果越明顯,控制能力越好。本研究顯示PNN50隨著年齡增加呈逐漸下降趨勢,與相關研究結論一致。不同年齡組之間壓力指數和PNN50指標無明顯差異,說明各生理指標反映放松效果的敏感程度不同,心率指標變化評價心理訓練效果更具有客觀性和可靠性,在訓練效果的生理指標檢測中應以心率變化為主,參考其他指標做出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