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技能大賽對預防醫學教育的促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首屆全國大學生公共衛生綜合技能大賽旨在推進公共衛生實踐教學改革,加強公共衛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具有崗位勝任力的公共衛生人才。
關鍵詞:公共衛生綜合技能大賽;預防醫學;教學改革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公共衛生面臨著新的挑戰,對公共衛生人才的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培養具有獨立崗位勝任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預防醫學人才是高等醫學教育者面臨的現實問題[2]。為全面推進公共衛生實踐教學改革,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公共衛生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大學生人文關懷精神和公共衛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教育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于2018年4月21日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公共衛生綜合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大賽”)。大賽以堅持實踐性、應用性為導向,以提升高校教學水平、促進教學改革和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為目的,宣傳并倡導大健康觀,動員全社會加強對公共衛生的重視。大賽結束后,如何將培養參賽選手的教育資源推廣至所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效能,深化預防醫學教育改革,這是大賽留下的新命題。大連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大賽為契機,對公共衛生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創新。
1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教育現存的共性問題
預防醫學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規律以及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學科,以預防疾病、改善環境及增進健康為基本目標[3]。進入21世紀,人類健康風險劇增,包括新發和重發的傳染病、與有害產品消費和不良生活方式相關疾病的全球擴散、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等。因此,全球醫學衛生教育專家委員會呼吁,醫學院校應該為加強衛生系統建設、滿足現實社會對衛生保健的需求而改革醫學教育[4]。預防醫學作為醫學主要一級學科,在醫學教育中的重要性也隨著人們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日益彰顯。醫學教育正面臨著許多問題與挑戰,傳統的醫學教育教學方法受到嚴重沖擊。預防醫學專業教育方面,教師本身大多缺乏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實踐工作經驗,學習及工作經歷局限在大學校園內。帶教實驗課的大多數為年輕教師,雖然具有博士學位,但缺乏實戰經驗和實踐技能儲備,不能滿足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要求。大多數高校在教師評價機制上重科研成績、重基礎研究,忽視實踐應用性研究,因此偏離了實踐技能的學習與培養,并且在體制上高校與公共衛生一線單位聯系不夠緊密,也限制了年輕教師獲得實踐鍛煉的機會[5]。另外,傳統實驗教學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一定局限性,比如不包含臨床基本技能的實踐內容,驗證性實驗比較多,創新性、研究性實驗開展較少等。因此,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出的學生知識結構相對單一、理論與實踐脫節、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不足、現場處置能力偏低等,表現出局限性與不適應性。大連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存在上述共性問題,包括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如學生所學知識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實習基地種類單一、學生社會實踐機會少等。此次大賽為我校構建新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提供契機,將公共衛生技能大賽內容納入本科實踐教學,實現以賽促教,有助于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2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構建實踐教學新體系
本次大賽的目的是要解決高等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狀,同時要促進臨床和預防的有機結合,來解決老百姓的健康問題。通過大賽將書本知識靈活地運用到模擬實踐中,從而促使學生具備現場處置能力,更好地提升整體素質。大賽基本技能部分設置4個站點(臨床基本技能、個體防護、樣本采集和現場檢測、衛生處理),涉及4個不同的公共衛生事件場景(公共場所的現場急救、醫院疑似禽流感患者的生物樣本采集、水污染事件發生后的水樣采樣和皮膚炭疽病流行工廠車間的消毒)。大賽內容充分體現社會公共衛生實際需求,而教學過程中以驗證性實驗完成的只是部分知識,缺乏系統性和實踐性。備賽過程中,各高校與當地疾控部門緊密配合,共同培訓參賽選手,促進了高校教育與行業聯動。2017年,大連醫科大學正式啟動本科教學水平審核評估工作,同年6月進入整改落實階段。公共衛生實驗教學中心借鑒國內高校的改革模式、經驗,結合大賽考核范圍及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核內容,探索構建了全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并付諸實踐,見圖1。構建的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兩個平臺:公共衛生實驗教學平臺、實踐教學基地平臺;加強“三個建設”:教學實踐平臺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管理體制建設;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大學一至四年級;第二階段,大學五年級。
2.1開設公共衛生基本操作技能實訓必修課
大賽基本技能部分主要是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實際工作中開展的項目,而現有教學內容中缺乏。針對這一現象,增設公共衛生基本操作技能實訓必修課,實現以賽促教的實踐教學模式轉化,使實踐教學最大限度接近社會就業崗位需求。擬設定16學時,內容參照本次大賽的考核內容,包括臨床基本技能、個體防護、樣本采集、現場檢測儀器的操作和衛生處理5個部分。開課時間定于第十學期,學生完成專業實習和考研工作,準備畢業論文期間,以集訓方式于一周內完成。初期為我校2014、2015、2016級預防醫學專業學生開課,連續3年,考核成績納入畢業總成績。
2.2搭建多維度實踐平臺,強化公共衛生綜合技能訓練
以往學生實習基地主要集中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部門。針對社會對公共衛生人才的需求,建立多層次、多維度實習基地可以強化公共衛生綜合技能訓練,有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大連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是與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建的公共衛生學院;大連醫科大學與大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建大連市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在原有省、市、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習單位基礎上新增教學基地,包括有實力和發展潛力的企業(健康管理機構)、“三甲”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國家級心血管病中心等單位,也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單位。實習基地立體式多維度,不僅可以提升專業實習效果,也為學生提供了多層次的就業渠道。
2.3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大賽規定的比賽內容中,基本技能部分很多知識在理論課或驗證性實驗教學中涉及,比如樣品采集和檢測儀器的操作,學生都接觸過,但和現場實際操作還有差距。實驗指導教師雖擁有博士學位和很強的教學科研能力,但缺少實際工作經驗,沒有實戰經歷,因此在培訓選手備賽期間,大多數高校都是邀請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業人員來培訓的。培養和鍛煉一支理論水平高、專業技術能力強的高素質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也是實踐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可以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提升教師專業教學水平,通過學術活動、集體備課等環節提升教師對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2.4建立一套多元化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方法和實驗中心管理制度
針對不同實踐教學內容,制訂相應的考核評價辦法,如驗證性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依據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實驗報告計分;公共衛生綜合技能培訓依據現場操作過程計分;科研能力訓練依據撰寫研究報告計分等。對學生注重過程考核,對教師則關注教學效果。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深化預防醫學教育改革。美國公共衛生教育提倡基于能力的教育模式,而實踐是培養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教育機構與實踐者共同承擔起實踐教學的責任[6]。建立以公共衛生需求為導向的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實施以培養崗位勝任能力為核心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改革,幫助學生樹立以預防為主的健康服務理念,并將現代社會嶄新的教育理念貫穿其中,以滿足全社會對公共衛生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暉,郭秀花,張淑華,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成效[J].基礎醫學教育,2016(8):636-638.
[2]郝加虎,陶芳標,胡傳來,等.以培養崗位勝任能力為核心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改革[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6):65-66.
[3]傅華.預防醫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4]黃錕,朱鵬,張臘香,等.以公共衛生需求為導向,構建留學生預防醫學立體化教學模式[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6(2):314-317.
[5]倪進東,熊詠珍,唐煥文.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現場實踐技能培養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17):5-6,9.
[6]張薇薇,鄧曉東,葉云,等.美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對我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教育的啟示[J].現代預防醫學,2017(8):1532-1536.
作者:耿成燕 李匯華 嚴嘯 曹軍 李秋娟 單位:大連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