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臨床醫學專業實訓中心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實訓中心是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技能課的重要載體,其建設水平決定了實踐課的教學質量。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重點,更新教學內容、加強臨床實踐技能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從建設目標、建設內容等方面對高職院校臨床實訓中心建設進行了探討,以期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臨床醫學;實訓中心;建設;探索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學,熟練掌握臨床實踐技能非常重要。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要擔負起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專業的特殊性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臨床醫學專業核心課程的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診斷學等課程都需要大量的實訓課作為教學質量的保證,因此高職院校臨床實訓中心的建設非常重要,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1]。本文以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了高職院校臨床實訓中心建設的相關情況,以期為高職院校臨床實訓中心建設提供思路和依據。
1建設目標
1.1完善臨床實訓中心管理建設
通過建設,成立以學校教務處和校實訓中心為宏觀管理,以二級教學單位醫學護理學院為具體指導的“學校—教學單位—教研室主任負責—專職實訓員—項目指導專兼職教師+合作單位參與建設與指導”的管理模式。
1.2深化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高職教育要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步伐,必須要密切聯系行業與企業,建立與教學緊密結合的實訓基地,完善實訓條件,探索校院合作的新模式。我校積極與阜陽市各大醫院臨床科室加強合作,讓醫院充分發揮在人才培育中的作用,建立并深化“產教融合、項目化、分段式”實踐教學模式[2]。
1.3加強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
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對于專職校內教師,采用定期選派的方式外出參加培訓、到醫院頂崗實踐鍛煉,與合作醫院進行科研共育等方式加強校內教師的建設;對于校外兼職教師,主要從阜陽市二級甲等以上綜合性醫院臨床科室培養、引進、外聘、合作的方式打造一支認真負責的外聘兼職教師隊伍。
1.4加強實訓中心網絡化建設
建設實訓中心網站,進一步完善網絡資源共享平臺,讓學生更好地從網上進行學習,加強對實訓中心的網絡化建設。并充分運用模擬技術、虛擬仿真技術、計算機模擬患者、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建成集教學過程、質量控制與評價、遠程指導、師生互動、自主學習于一體的可視化實驗教學系統,實現實訓教學的可視化記錄、傳輸、交互和評價。積累形成醫學實訓教學多媒體資源庫,逐步建成泛在學習的臨床技能訓練時間和空間,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教與學的新途徑。
1.5推進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加強與醫療機構的合作,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培訓服務,為區域內臨床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及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優秀畢業生,并積極推動中高職協調發展,為發展地方醫療事業做貢獻[3]。
2建設思路
對臨床實訓中心的建設堅持以“學校為主,企業參與,行業指導”的機制,結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及新變化,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加深與阜陽市各大醫院臨床科室的合作,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不斷升級。通過人才引進、培養、外聘等手段加強專兼職教學團隊建設,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推進課程項目化、模塊化、情景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努力把我校打造成為地區性的各級醫院、社區等臨床機構的人才培訓與業務培訓中心。
3具體實施方案
3.1開展專業調研,形成專業建設動態調整機制
為適應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新變化、新要求,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水平,在正常教學反饋調整基礎上,對行業、企業及畢業生進行周期性的調研,了解目前醫療衛生機構對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需求,并重新定位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崗位就業去向。
3.2完善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為全面落實“樂學善教、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將產業、行業、企業、就業、職業“五業”理念融入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去,全面推動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分階段實施的教學做一體化組織形式,以專業調研為基礎,及時把行業、企業的新變化、新趨勢、新要求、新特點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做到行業與專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內容與工作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臨床教研室積極與行業專家合作,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
3.3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根據本專業的崗位要求,根據專業調研,分析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與對應的學習課程。以助理執業醫師考試大綱為基礎,構建了“一個平臺,三個環節,多個方向”的課程體系。一個平臺,即以“基本素養模塊、職業基礎技術模塊、職業核心技術模塊、職業拓展模塊、職業考證模塊”為平臺,三個環節,即通過“校內實訓、臨床見習和臨床實習”三個實踐環節,培養能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醫藥衛生專門人才。
3.4加強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對于校內教師的培養,定期選派專業骨干教師由專業帶頭人帶隊外出培訓、進修、學習,讓專業帶頭人及專業骨干教師掌握專業最新動態,具備掌握主持精品課程、有一定學術能力和影響力的帶頭人與骨干教師。對于校外兼職教師的培養,從阜陽市各大醫院臨床科室選取3~5名優秀的醫師作為專業兼職教學團隊成員,通過進行外聘教師培訓、交流,提高兼職老師的教學能力。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讓專、兼職教師一起討論和制定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實訓計劃等。通過互相觀摩聽課,讓兼職教師學習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技能;讓專職教師提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3.5實訓基地建設
積極建設與專業核心課程相匹配的臨床診斷實訓室、內科實訓室、外科實訓室、婦產科實訓室、兒科實訓室、康復醫學實訓室、急救實訓室、影像實訓室,以滿足核心課程的實訓教學。實訓基地除了上課時間使用外,在晚自習也保證充分開放,能夠讓學生自主支配自己的時間,隨時可以在實訓基地進行技能練習。通過學生實訓課上自己的實踐和課后苦練,真正深刻理解理論,培養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的能力,做到知行統一[4]。
3.6推進專業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加強校企合作,為合作單位提供智力支持,為合作臨床醫療機構及基層機構提供優秀畢業生;并向社會開放實訓室,讓更多的人了解臨床實訓中心。同時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實訓基地建設可以為周邊的行業、醫院和社區提供技能培訓的服務平臺,從而提高醫學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并為中職學校提供專業服務建設,協調中高職銜接發展,使學校實訓基地緊密服務于社會發展。
4臨床實訓中心建設成果
4.1較好的教學效果“產教融合、項目化、分段式”實踐
教學模式的改革,“學校、醫院、社會”三方合作實踐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醫院-崗位”三位一體的醫學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和管理方案,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提供了保障。學生畢業時既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也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
4.2輻射與帶動通過專業建設,推動了區域醫療衛生機構
臨床醫學的發展,促進周邊同類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建設和中高職專業建設無縫對接,帶動學校其他醫學專業及專業群質量提升[5]。綜上所述,我院臨床實訓中心經過課程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舉措,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顯著改善,社會服務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曉捷,呂智海,張麗華.融創新精神于實踐教學,注重臨床治療學學生應用能力培養[J].中國臨床理論與實踐,2008,14(4):394-395.
[2]王薌斌,陳立典,陶靜,等.臨床醫學本科實踐教學的思路與方法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7,15(12):909-911.
[3]高芳清.實訓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工作的幾點思考[J].實訓室研究與探索,2008,27(2):123-126.
[4]崔艷華.中職院校醫學專業實訓基地的創新建設與發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1-35.
[5]劉彥,何坪,王燕.專科層次臨床醫學專業實訓教學效果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30(5):37-38.
作者:李俊 單位:阜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