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PBL教學法在實習生護理教學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問題引導(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在腫瘤內科專科實習生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腫瘤內科實習的60名護理專科實習生按照進入科室的批次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30人,對照組采取PBL教學,觀察組采取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教學,在入科第1天及實習1個月后采用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Mini-CEX)對兩組帶教效果進行評估,并對兩組實習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考核。[結果]兩組實習生教學后臨床演練評量表(Mini-CEX)各維度評分均較教學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教學后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實習生教學后理論知識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均較教學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教學后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腫瘤內科專科實習生護理臨床帶教中采取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模式進行教學,有助于教學效果及實習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問題引導教學法;工作坊;腫瘤內科;實習生;護理教學
護理臨床帶教是護理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護理專業學生通過臨床護理實習,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良好的結合,在畢業前獲得實際操作技能。專科實習生相對于本科實習生,學習基礎和理解能力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實習生的學習能力,是護理臨床帶教老師的主要教學要點。問題引導(PBL)教學法是常用的教學模式[1],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通過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及掌握需要的內容。工作坊是一種參與式及體驗式的學習模式,讓學員能更好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也是近年來臨床常用的教學模式[2-4]。PBL和工作坊如果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往往獲得效果有限,目前在臨床上將以上兩種方法聯合用于護理教學的報道顯示聯合兩種方法教學可提高教學效果[5-7],但是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應用于專科實習生教學之中的研究相對較少,我院在近年來嘗試將兩種教學模式進行結合,為專科護理實習生的臨床教學提供一定參考檢驗,現將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在腫瘤內科專科實習生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腫瘤內科實習的護理專業專科實習生60名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實習生均與我院簽訂實習協議;②在腫瘤內科完成實習計劃;③實習生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因病、因事等原因無法完成腫瘤內科實習計劃者。60名護理專業專科實習生女57人,男3人,帶教老師人員固定,均帶教經驗≥5年,有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經科室、護理部帶教資質考核合格,兩組實習生學習計劃完全相同。將實習生按照進入科室的批次分組,前3批30名實習生為對照組,后3批30名實習生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2.13±1.35)歲,觀察組年齡(22.15±1.30)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教學計劃兩組實習生在腫瘤內科學習時間為1個月,教學計劃設置為集中理論授課、護理大查房教學、技能培訓學習,集中理論授課為2周1次,護理大查房為1周1次,操作技能培訓為2周1次。教學老師均為“一對一”方式,即一個老師帶1名實習生,同時不再帶教未納入研究的其他實習生。1.3教學方法1.3.1對照組采取PBL教學。①在授課前選取適宜的教學內容,認真備課。②帶教的具體實施:提出問題并且解答,在理論授課和操作技能培訓時均在課前、課中及課后提出問題,如胃癌發病機制、病理、病因、治療方法等,讓實習生去解答,帶教老師了解及掌握實習生掌握的知識水平,引導實習生去學習及記憶,使其了解自己的知識不足之處能更好地去學習。針對臨床病例進行討論。在授課、查房和操作培訓時均將具體病例納入教學過程,帶教老師或者實習生提出問題,帶教老師針對性地進行問題解決。1.3.2觀察組采取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模式進行教學。1.3.2.1成立工作坊科室內帶教老師成立教學工作坊,組長1人(護士長或總帶教),其他帶教老師為工作坊成員。1.3.2.2帶教的具體實施①小組分組:5人為1小組,成立學習小組。②提出問題并且解答:在理論授課和操作技能培訓時均在課前、課中及課后提出問題,讓實習生參與其中,互動解答問題。③課前準備:課前1周將授課內容或操作培訓內容發給實習生,教師布置任務(如設計的情境案例、培訓內容相關操作視頻等),實習生進行前期內容學習物品準備,找到自己的問題,然后查閱相關知識,和小組內的同學在小組內進行分組討論,然后進行自評、互評。④在1周后開展具體授課、操作培訓及查房等。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讓實習生進行解答,參與互動,帶教老師進行教師評價。⑤教師總結及實習生自我總結。在每次教學結束后帶教老師和實習生進行本次教育內容的總結,進行反思,學習內容再強化。1.4評價指標在入科第1天及教學1個月結束時對納入研究的實習生進行綜合評估,包括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等。①迷你臨床演練評量表(Mini-CEX)評價[8-9]。該量表包括護理評估、健康教育、臨床判斷、身體檢查、操作技能、組織效能、人文關懷7個維度,根據具體內容進行評分,7~9分為優良,4~6分為合乎要求,1~3分為有待加強,由帶教老師對帶教的實習生完成評價。②理論知識考核:科室教學團隊命題,考試時間90min,考核內容為專科知識,題型包括填空題(20分)、選擇題(20分)、簡答題(20分)、案例分析題(40分),滿分100分。③操作技能:科室教學團隊統一選擇腫瘤內科常用技能操作,對實習生進行操作考核,包括基本操作技能(50分)、專科操作技能(50分),滿分100分。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腫瘤內科收治的病人病情相對較重,為消耗性疾病,而且需要進行放化療,病人體質相對較差,同時普遍有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10-12],腫瘤內科護士在具有較高的專科護理能力的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護理能力,因此腫瘤內科對護士專科護理要求高,要有較過硬的綜合護理能力。因此,在腫瘤內科學習的實習生也需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需要掌握的護理知識和技能也較多,而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特點是填鴨式的教學,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PBL教學法是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或者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法,也叫“項目式教學法”,是一種通過讓學生展開一段時期的調研、探究,致力于用創新的方法或方案,解決一個復雜的問題、困難或者挑戰,從而在這些真實的經歷和體驗中習得新知識和獲取新技能的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教學方法,PBL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創意思維、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批判思維的能力。目前,PBL在國外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學方法,在各個領域均有廣泛的應用,尤其在教學中學生為了成功地完成項目,必須整合自己各個學科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促進團隊協作,最終對自己或他人的表現做出評價,就是PBL教學法的精髓[13-15]。PBL在實施過程中利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教案等手段,將需要學習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相似的情景之中,老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學習。學習環境具有“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大要素,而PBL教學法就是依據以上四大要素而創立。PBL教學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參與性和學習主動性,在課前、課中及課后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需要學習的知識,能加快專業理論知識向臨床實際操作能力的快速轉化,進一步加深認識,切實對需要學習的知識做到融會貫通。目前,PBL教學法是醫學教育的主要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教學法有所進步,大多數醫院在對學生進行醫學教學時主要是采取傳統模式上引導學生提問,結合了PBL教學法,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教學質量相對也好[16-18]。工作坊是一種分班為特點的學習組織形式,分為小組,然后進行組內討論,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同時能啟發發散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培養解決矛盾、溝通交流、臨床問題解決的能力,能讓學生更好地去發現問題,大家一起探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強調真實性,這樣學生有更好的學習參與性。工作坊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中均有實踐應用的報道[19-21],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工作坊的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感,培訓時提升學生的實際培訓效果,臨床實踐落實較好,能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過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集體討論、情景模擬、老師點評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習積極性,契合了醫學人才培養需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對工作坊教學法,還需要教學老師有豐富的教學全科護理2020年3月第18卷第7期·771·經驗,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也要有更好的參與性和創造性、互動性,還要有靈活的授課技巧。有報道顯示,如果將工作坊應用到操作性較強的知識學習過程中,如醫學操作技巧等學習,對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效果更好[19-21]。我院是護理專科實習定點醫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每年都帶教護理專業實習生,讓實習生獲得更多的實踐能力。我科護理實習生主要是專科學歷,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差,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科采取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方法進行了護理教學,結果顯示實習生護理評估、健康教育、臨床判斷、身體檢查、操作技能、組織效能、人文關懷、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均得到了明顯提升,而且明顯優于采取PBL教學,說明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對提升實習生的學習效果更好。與臨床相關報道結果一致[4-6],說明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用于護理專科實習生的教學是可行的。綜上所述,在腫瘤內科專科實習生護理臨床帶教中采取PBL教學法聯合工作坊模式進行教學,有助于教學效果及實習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黃鈺清 陳瑩瑩 徐永榮 陳國連 葉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