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核心勝任力的護理教育課程設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勝任力本位教育的概念勝任力本位教育(CBE)是一種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強調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三者融為一體的整體教育理念,有助于綜合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9]。護理勝任力本位教育是指能夠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專業知識和技術的能力、獨立處理和解決病人健康問題的能力以及塑造學生良好專業素質的教育[10]。
1.2護理核心勝任力本位教育的興起護理勝任力本位教育最早由Bueno于1978年倡導。1984年Alspach首次在重癥監護護士崗前培訓中采用勝任力本位的培訓模式。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護理學院首先應用Lenburg的勝任力結果與績效評估模型(COPA)實施了勝任力本位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2004年美國護理聯盟呼吁,護理教育改革應具有創新性,并提出“勝任力本位教育”可能成為護理教育的第4代范式[9]。護理勝任力本位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2005年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開展了護理勝任力本位教育的改革研究,并在國內首先采用護理勝任力本位教育模式[14]。洪芳芳等[15]將護理核心勝任力本位教育模式應用于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研究發現,該教育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潛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護理核心勝任力。
2護理教育課程設置的現狀
課程設置是學校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系統的核心環節,社會對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的要求都需要通過課程來實現。課程設置作為課程結構的總體規劃或具體安排,是為達到一定的培養目標安排課程內容,確定學科種類及教學時數,編排學年和學期順序,形成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的活動[16,17]。
2.1國外護理教育課程設置現狀目前國際上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模式主要包括以學科為基礎的護理課程、綜合性的護理課程及以能力為基礎的護理課程[。美國的護理教育較為重視醫學軟科學,即將醫學和一切人文社會科學相融合,引出醫學判斷、分析和評判科學,如美學、社會學、哲學、法律學、心理學和倫理學等課程,并把這些課程作為主課或必修課。此外,護理課程中還特別增設了全球多元化護理內容,包括家庭護理、遠程教育、跨文化教育以及與護士流動有關的課程。美國的護理課程設置體現了重視護生價值觀的形成、重視當前衛生保健的需求重點及重視現代護理發展的趨勢。英國護理教育的課程安排體現了從高等教育層面盡可能掃除機械劃分學科帶來的障礙,體現了醫學和護理學的科學整體觀,同時結合護理學科的人文性特點,注意加大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比例,普遍開設靈活廣泛的選修課程。澳大利亞護理教育理念先進,教學形式靈活,教學內容實用,注重護生能力的培養,各級各類院校護理教育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均依據澳大利亞錄用護士(enrollednurse)、注冊護士(registerednurse)、護士從業者(nursepractition-er)的從業能力標準制訂,以使學生完成學業即具有從業的能力。
2.2我國護理教育課程設置現狀我國的護理教育長期以來一直沿用美國的醫學教育課程設置模式,分為公共基礎課程、臨床專業課程、臨床實習3個部分。公共基礎課程包括政治、外語、數學、化學、生物、計算機等;專業基礎課程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組胚學、藥理學等;護理專業課程除護理學基礎之外,還包括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精神科護理學等[19]。
3基于核心勝任力的護理教育課程設置改革
全球醫學教育已開始了以培養學生職業勝任力為目標的第3代改革。傳統的課程設置模式已不能適應高素質護理人才的培養需求,國內外相關研究者對護理教育課程設置進行了以培養護生核心勝任力為導向的改革,以期構建出能夠培養護生勝任未來崗位需求的新型課程體系。
3.1國外基于核心勝任力的護理教育課程設置改革美國科羅拉多護理學院應用Lenburg的COPA模型,經過2年的研究,開創了勝任力本位課程,學院在學士、碩士和博士等所有學位教育層次中推行COPA這一理論架構及課程模式,由該模型建立的勝任力本位課程模式是系統、完善且富有潛力的教育體系,能夠在多種情境中為多種教學目的服務。日本對護生教育課程設置進行過多次改革,2008年再次對護理教學課程進行了調整與修訂,更加注重培養護生的從業能力,認為21世紀護理專業教育應注重培養護生在所有場所的護理實踐能力、應對變革和變化的創造力、問題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與相關從業者與家屬的協作能力、與人的尊嚴相關的認識、全球協作之感6方面的能力[19]。
3.2我國基于核心勝任力的護理教育課程設置改革盧玉仙等[24]在提高護生核心勝任力理念指導下,確定高職外科護理課程的認知、技能、情感3個培養目標,依據課程培養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并對課程進行改革,結果發現,基于培養核心勝任力的護理課程改革有助于提高護生的職業能力。王敏等從樹立整體護理觀念、理論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改革、考核評價方式改革4個方面探討了基于護理核心勝任力的高職內科護理學教學改革方法。洪芳芳等從確立以護理勝任力達成為目的的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護理課程設置及護理專業特色培養方案、采用護理勝任力教學模式、建立合理的護理勝任力評價體系等方面構建了護理勝任力本位教育課程模式。蔣玉宇等[27]基于職業勝任力培養已成為當今高等護理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探討了護理教育改革中的問題和對策,提出課程設置必須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必須將社會與文化元素融入護理教育課程設置中,才能實現職業勝任力的培養目標。涂麗霞等研究得出,以核心勝任力為導向的護理教育,應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多方面著手,以使護生得到全面發展。
4小結
21世紀的護理教育著眼于護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護理核心勝任力的綜合培養,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相比,我國護理教育培養目標明顯不足,缺乏對學生應具備的知識及能力方面的具體標準,尤其缺乏培養學生護理核心勝任力方面的要求。因此,護理教育應當大膽借鑒國外勝任力本位課程模式,重視護生核心勝任力的培養。加強開展以培養護生核心勝任力為導向的護理教育課程設置改革,建立健全具有專業特色的護理課程設置,充分突出護理學科的特點,設計護理核心勝任力結構,按照核心勝任力培養需求進行課程設置的改革,從而在有效解決有限教學時間與無限教學內容之間矛盾的同時,提高護理畢業生勝任未來崗位所需的護理核心勝任力。
作者:梁雪亭 王千心 孫田杰 單位:蘭州大學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