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身疾病心理護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良好的醫患關系和護患關系是病人康復的關鍵。確立新型的護患關系具有五大優點:
1·1通過心身相關的綜合分析,可以了解病人愿意說些什么,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忌諱什么。從而預測可能發生的動機和行為,以便及時采取必要的心身防護措施。
1·2通過對病人心身反應的深入了解和科學分析,有可能采取行之有效的、針對性較強的綜合醫療對策。
1·3建立新型護患關系,尊重病人,關心病人,一切從病人的健康出發。大量臨床實踐證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一切心理治療成功的基本保證。
1·4做好心理護理工作,能解除病人的心身癥結。為此,護理人員必須通曉心身醫學專業知識和技巧,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和品質,還需要掌握其他臨床醫學科學知識。
1·5科學的精神衛生和全面心身健康概念,是建立在全面的綜合—整體的心身健康觀點上的。它可以調動病人主觀能動性,提高病人自我抗病能力,預防不良心理刺激因素,促進心身健康。
2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是指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在社會環境方面,除了讓病人熟悉醫護人員外,還應該向他們介紹病友,促進病友間的交流。還要做好家屬、親友和患者單位的工作,讓他們配合護理,以解除病人的后顧之憂。作為病人所處的自然環境,宜幽靜;醫院布局要協調;病室裝飾要講究;床鋪要潔凈舒適;病房樸實、安靜,但又豐富多彩;病室、走廊空氣要清新。
3直接對病人實施心理護理
3·1溝通:溝通是指人和環境之間互相發生影響的一個過程。溝通有2種形式:一是言語性溝通,即護患之間通過語言交流,其中語氣語調等起著很大的作用。其二是非言語性溝通,亦稱軀體語言交流,即用表情、眼神、姿勢、動作等進行交流。非言語溝通通常是潛意識促動的,所以能比言語更精確地表示感受。
3·2理解:是指對溝通所得的信息,進入到病人角色中去體察,取得一致的認識。做好心理護理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病人表現出的不良心理和預期會有的不良心理進行護理,更重要的是進入病人內心深處的護理。人們已經明確心理應激在大多數疾病的形成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動員病人一起來積極尋找心理應激源對理解病人,理解他所患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護士應該利用與病人相處時間多的優勢,把握心身病癥患者的疾病發展變化過程。
3·3同情:患病后,病人處在痛苦、焦慮和恐懼之中,護士應該對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痛病人之所痛,想病人之所想,細心護理病人。護士在病人面前應該莊重、大方、嚴肅,取得病人的信賴和好感。
3·4支持:在做好以上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護士可采取勸導、啟發、理解、同情、支持、提供保證和消除顧慮的交談方法,幫助病人認識疾病,改善心境,提高信心,從而促進病人心身康復。
3·5安撫:在進行心理護理時,對久病者,要進行安撫,對長期臥床的病人給予局部輕柔的按摩,對患兒抱抱,都可以使病人感到親切、溫暖,體會到護士的關心和體貼,從而達到心理上的滿足。